RTDK 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 9787030453129 科学出版社

RTDK 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 9787030453129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著
图书标签:
  • 木材识别
  • 濒危木材
  • 珍贵木材
  • 贸易木材
  • 林业
  • 生物多样性
  • 环境保护
  • 植物学
  • 科学出版社
  • RTDK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晓月草堂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3129
商品编码:2961061880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

定价:88.0元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030453129

字数:1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刘东生主编的《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包括26种常见于国际贸易和可能涉及的濒危与珍贵木材,通过简明文字和典型特征图片,分别对每个物种的形态特征、分类、分布、保护级别、识别特征等进行了介绍,并列出了与其主要相似木材的区别要点。
本手册可供林业、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木材贸易执法人员,以及从事木材科学研究、检验鉴定、教学、生产、贸易等工作的单位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古建筑的木构体系与演变》 导言:木之魂,千年筑 中国,这片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土地,其建筑艺术的灵魂,无疑深植于木材之中。不同于西方偏爱石材的坚固与永恒,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榫卯结构、灵活的斗栱体系和对自然的敬畏,构建了一部用木头写就的恢弘史诗。本书旨在深入剖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的形成、发展、结构原理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尘烟,触摸梁柱间的温度,理解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 第一章:中国建筑的物质基础——木材的选材与预处理 木材不仅是建筑的骨架,更是承载文化与技艺的载体。本章将详尽阐述古代工匠如何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地域气候和结构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木料。 良材的择取标准: 探讨古代文献中对“栋梁之材”的记载,包括年轮的疏密、纹理的走向、木材的含水率以及抗压、抗弯强度的要求。重点分析如松、柏、楠木、杉木等主要建筑用材的特性对比。 防腐与耐久的秘密: 详细介绍古代木材的预处理技术,包括“蒸煮”、“日晒”、“浸渍”等传统工艺。阐述利用生漆、桐油或草木灰等天然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以抵抗虫蛀和湿气侵蚀的经验智慧。 木材的尺度与规范: 考察宋代《营造法式》等重要规范中,对木材规格的标准化定义,解析“材份”制度如何确保全国范围内大型工程的材料统一性与结构精确性。 第二章:榫卯的艺术——结构力的完美平衡 榫卯结构是中国木构建筑的“DNA”,它以木材自身的凹凸咬合,实现了无钉连接的坚固与柔韧。本章将聚焦于这一精妙绝伦的连接技术。 基本结构件的解析: 深入剖析柱(Standing Element)、梁(Horizontal Beam)、檩条(Purlin)的各自功能与相互关系。 榫卯的分类与应用: 系统梳理常见的榫卯类型,如燕尾榫、十字榫、穿带榫、十字连榫等,并结合实例分析它们在墙体承重、屋架连接、楼板固定等不同部位的应用策略。 柔性抗震的奥秘: 解释榫卯结构如何通过允许一定程度的微小位移和摩擦,有效消解地震等外力,实现“以柔克刚”的抗震效果,这与现代建筑的刚性连接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章:斗栱体系——力传导的华彩乐章 斗栱,作为中国古建筑最具识别性的元素,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是实现屋顶荷载向柱身传递的关键构件。 斗栱的起源与演变: 追溯斗栱从早期简朴的垫木到唐宋的雄大、再到明清的程式化、装饰化的发展脉络。 结构力学分析: 详细解构“斗”、“栱”、“昂”等组件的功能,如何通过层层出挑,扩大出檐深度,有效保护下部木结构免受雨水侵蚀,并平衡巨大屋顶的重量。 等级制度的体现: 探讨不同等级的建筑(如宫殿、寺庙、民居)在斗栱的开张数、出跳方式上的差异,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地位和礼制规范。 第四章:屋顶的艺术与科学——承载天地的重量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往往是造型最为复杂、体量最为庞大的部分,其设计融合了排水、采光和象征意义。 坡屋顶的类型学: 区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等主要屋顶形式,分析其在结构上的差异与适用场景。 瓦作与排水系统: 考察筒瓦、板瓦的铺设技术,以及屋脊(正脊、垂脊、戗脊)的处理工艺,确保雨水快速、有效地疏导。 飞檐翘角的美学: 分析向外向上扬起的飞檐,如何在视觉上减轻屋顶的厚重感,并探讨其对室内采光和通风的影响。 第五章:从平面布局到空间意境 中国建筑的空间组织并非仅仅是功能的堆砌,而是一套遵循礼制、强调序列和意境的哲学表达。 中轴对称与院落组合: 阐释以院落为基本单元,通过多重院落(如四合院、宫殿群)的轴线组织,体现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和内向、含蓄的文化心理。 木构架的“可拆卸性”: 探讨木构建筑在功能变化时,其结构部件的相对独立性,使得建筑可以在不完全破坏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修缮、迁移乃至重建。 色彩与装饰语言: 分析油漆的色彩(如红、黄、青绿)在不同建筑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梁枋上的彩绘图案(如龙凤、山水、吉祥纹样)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结语:木构传统的现代启示 在钢筋混凝土主导的当代,重审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价值,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建筑美学的重要启示。本书最后将展望传统木构技术在现代抗震设计、绿色建筑材料应用方面的潜力,冀望于在现代文明的语境下,重新唤醒木之魂魄。 --- 本书特色: 结构透视图丰富: 配备大量精确的手绘剖面图、节点放大图和三维还原图,直观展现复杂的榫卯与斗栱连接过程。 案例精选: 以故宫、天坛、应县木塔等标志性建筑群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地方性民居实例进行对比研究。 跨学科视角: 融合了建筑史学、结构力学、材料科学和传统工艺学的知识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收到一本《RTDK 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感觉它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相当独特的位置。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和材料学略有涉猎的读者,我一直对木材的微观结构和宏观表现之间的联系感到着迷。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识别手册”这几个字,让我立刻联想到它可能包含大量的细节描述和实物对比。我猜测,书中会详细解析不同木材的年轮、导管、射线等微观特征,并且将这些微观特征与我们日常观察到的木材颜色、纹理、光泽等宏观表现联系起来。我期待它能够解答一些我长久以来的疑惑,比如为什么同一种木材会有不同的颜色变化,或者不同种类的木材在加工后会有怎样的差异。这本书或许还能提供一些科学的测试方法,帮助我们去量化和验证木材的某些特性。它不仅仅是一本“看图识木”的工具书,更可能是一本能够引发我们对木材科学更深层次思考的入门读物。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木材既好奇又有些犯愁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家里的老家具,还有一些在市场上见到的所谓“红木”感到疑惑,究竟哪些是真材实料,哪些是滥竽充数?每次想了解更多,不是信息碎片化,就是过于专业难以理解。看到这本《RTDK 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我的眼睛都亮了!书名就直击痛点,而且提到“科学出版社”,感觉专业性和权威性就有了保障。我猜想,这本书的图片一定非常丰富,而且标注清晰,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区分木材。我特别期待它能详细介绍一些市面上常见的濒危和珍贵木材,比如黄花梨、紫檀之类的,它们的外观特征、纹理、颜色、甚至气味,是不是都有细致的描述?我设想,也许它还会包含一些辅助鉴定的方法,比如通过密度、硬度来判断,或者是木材的切面特征,能够帮我们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识别体系。对于那些想要在收藏、购买或只是单纯了解木材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能够让我们避免被忽悠,也能更深入地欣赏木材的美。

评分

作为一名木工艺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深入理解木材的书籍。市面上的木材书籍很多,但大多侧重于某种特定木材的工艺应用,或是过于宏观地介绍木材种类,缺乏对具体木材细致入微的辨识指导。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RTDK 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点明了书籍的核心内容——识别珍贵和濒危木材。我推测,这本书会非常注重图片的质量和呈现方式,每一类木材都应该有不同角度、不同切面的高清大图,以便读者能够直观地对比学习。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对每种木材的“故事”有所介绍,比如它的生长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为何会成为濒危或珍贵的木材,这样不仅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也能让我们对木材产生更深的情感连接。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木材可持续利用的知识,那将是锦上添花,毕竟在当下,了解木材的来源和保护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我期待它成为我案头必备的木材识别工具书。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古老而珍贵的木材充满了敬畏之情,它们承载着历史的痕迹,也蕴含着大自然的智慧。当我在书店看到《RTDK 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必定是深耕木材领域多年,对各种木材的习性、价值、甚至潜藏的风险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识别”,更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木材的故事。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遥远的森林,去了解这些珍贵木材的生长环境,感受它们生命的律动。书中关于“濒危”的提及,也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知识普及读物,更可能包含着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呼吁和思考。我希望从中学习到如何尊重和善待这些来之不易的自然馈赠,如何在了解木材价值的同时,也能不忘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这本书,或许能够成为我与自然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让我更加珍视和理解那些默默奉献的木材。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自然界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形态各异、价值不菲的木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本名为《RTDK 常见贸易濒危与珍贵木材识别手册》的书,它的出现,像一扇窗户,为我打开了通往木材世界的另一扇门。我设想,这本书的编纂者一定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木材专家,他们将毕生的所学倾注其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可能是一部关于木材生命的百科全书。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濒危与珍贵的木材,从它们的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到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再到它们在历史上的用途和文化意义。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为什么某些木材会如此珍贵,它们的稀缺性体现在哪里,以及它们的商业价值是如何形成的。此外,书中对于“濒危”的解读,也让我对其社会责任感有了高度的认可,它不仅仅是关于木材的识别,更是关于对地球资源的保护意识的唤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