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家精要”丛书:《阿尔都塞》
定价:20.00元
作者:张羽佳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613766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总有人对他面露不屑且不无揶揄地说:“阿尔都塞,那个犯,疯子,主义者。”
他确实是一个“疯子”,但更是当今*富于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被人们永远铭记与怀念。
这本小书也许会带你进入阿尔都塞的世界,在那里,你会感受到他的孤独与执着。
内容提要
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内容简介:
阿尔都塞,法国哲学家。本书生动描写了阿尔都塞坎坷的一生:童年时在忧郁中度过,青年时被送进德国集中营,中晚年时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但作为一位思想锐利、才华横溢的哲学家,丝毫没有阻碍他对哲学的思考。作者用通俗的话语对其创立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流派进行深入解读,高度评价了他在哲学方面的贡献。
目录
引言
第1章 早年经历
我的名字叫路易
父母与童年
战争与集中营
信仰的抉择
爱情的邂逅
教学与著作
第2章 宗教情结
《青年基督教》时期
神学的马克思主义
致让·拉苦劳瓦的信
第3章 与黑格尔主义的相遇与分手
亚历山大·科耶夫的影响
高等研究资格论文
人,那个夜晚
告别新黑格尔主义
第4章 保卫马克思
“法兰西的贫困”
“认识论的断裂”
青年马克思问题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
矛盾与多元决定
理论实践的概念
第5章 阿尔都塞的方法
阅读《资本论》
新的阅读观
何谓“症候”
第6章 “结构主义”与阿尔都塞
“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
历史与结构
结构因果性
《资本论》的对象与结构
第7章 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列宁的笑声
哲学的改造
哲学就是战场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
第8章 党内生活与政治斗争
阿尔都塞与1956年危机
与法国党的立场分歧
向往中国,崇拜毛
阿尔都塞与1968年的“五月风暴”
第9章 意识形态理论
李森科事件
意识形态的定义
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意识形态无历史
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
第10章 更多的思想侧面
文艺理论与美学思想
与精神分析学的同盟
对18世纪法国哲学的评论
马基雅维利的孤独
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
第11章 变故与毁誉
悲剧性的一幕
婚姻与疾病
《来日方长》
死后的喧嚣
结语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张羽佳,1975年生,黑龙江肇源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的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有《本真存在的路标——马丁·海德格尔》(合著)、《阅读·诠释·实践:马克思的当代境遇》等,译著有《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吸引眼球,那种深沉的色调和简约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对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很多相关的书籍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篇幅浩大让人望而却步。这套“大家精要”丛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但“精要”二字又让人心生期待,希望它能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提供一个相对友好的切入点。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目录和前言。作者的行文风格似乎非常注重逻辑的清晰和脉络的梳理,这对于理解阿尔都塞那种复杂且充满辩证张力的理论体系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结构再现”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核心概念的阐述部分,期待能看到作者是如何以一种既忠实于原著精神又不失现代阐释视角的方式来呈现这些观点的。总的来说,初次接触的感受是,这本小册子或许能成为我系统学习阿尔都塞思想的一块坚实跳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碎片化的阅读层面。它仿佛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着我如何穿越那片复杂晦涩的哲学迷宫。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它在力求“精”与“要”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它没有试图将阿尔都塞所有浩如烟海的著作进行面面俱到的复述,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精准地挑选出了那些构成其思想大厦的基石。这对于时间有限但求知欲旺盛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大福音。我注意到书中在处理诸如“无意识的偶然性”和“历史的终结”这些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时,作者似乎采取了一种非常克制的叙述手法,既没有过度拔高,也没有轻易否定,而是着重于还原阿尔都塞在特定历史语境下进行论证的思维路径。这种沉稳的姿态,让读者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种批判性反思的习惯。我尤其欣赏那种在关键术语旁会附带的简短注释或引文出处,这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后续追溯的便捷性,避免了许多“二手解读”中常见的空泛化倾向。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于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演变方向,都有了一个更扎实的基础认知。
评分从出版和装帧的角度来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出品一向给人以扎实可靠的印象,这本《阿尔都塞》也不例外。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装订也牢固,即便反复翻阅也不易损坏,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查阅和思考的学术普及读物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品质保障。更重要的是,版式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使得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也相对较低。在阅读像阿尔都塞这样文本密度极高的哲学著作时,舒适的阅读界面能够极大地降低读者的认知负荷,让人能够更专注于思想的穿透性而非仅仅是文字的辨识。我个人对这种注重细节的出版态度非常赞赏,因为它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传播的尊重,而不是敷衍了事地将内容堆砌在廉价的材料上。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这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实属难得。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阿尔都塞复杂的理论体系时,采取了一种结构化、分层次的讲解方式,这让我联想到建筑学中的框架构建。它似乎先勾勒出理论的宏观轮廓,然后才逐步深入到各个支撑点和连接部件。例如,书中对“延宕”(Retard)和“作用”(Effectivity)这两个看似抽象的概念的解释,就采用了多角度的对比分析法,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理解模型。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法,有效避免了初学者在面对“拉康式”的哲学语汇时可能产生的眩晕感。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在解释这些晦涩理论时,很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当代社会现象作为类比,虽然这些类比本身并非阿尔都塞原著中的例子,但它们极大地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让那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斋中的概念,立刻变得“活”了起来,具有了分析当下问题的工具属性。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评分总而言之,我对这本《阿尔都塞》的整体评价是:这是一本极具诚意和学术价值的入门或进阶读物。它成功地在学术的深度与普及的广度之间找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交汇点。它不是那种追求猎奇或简单标签化的“速成指南”,而是引导读者真正去理解一个思想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梳理脉络时所下的功夫,那种清晰的逻辑流淌,让原本看似胶着的理论问题,变得豁然开朗。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阿尔都塞对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性综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和框架都是非常值得信赖和尊重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个哲学家的传记或论述,更像是一份精良的思维训练手册,教我们如何以一种更具批判性和结构性的眼光去看待权力、意识形态和历史的运行机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