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别让孩子伤在小学2
定价:28.00元
作者:饶雪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20
ISBN:9787544734714
字数:11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10’0000家长和小学老师诚意推荐!
继2012畅销家教书《别让孩子伤在小学》之后,饶雪莉再度写给万千家长和老师的心里话
中国式家长贴心的家教秘籍 家校互动的智慧与技巧
小学生家长困惑的问题,孩子上学没烦恼,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巧妙配合
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打交道?请看《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巧配合?请看《别让孩子伤在小学2》
内容提要
继《别让孩子伤在小学》之后,小学教师饶雪莉再度敞开心扉,从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巧配合的角度,针对小学生家长关心困惑和小学老师揪心也难解决的问题,为他们一一做贴心解答,教会孩子家长和老师家校互动的智慧与技巧,让孩子快乐度过人生中重要的六年。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打交道?请看《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巧配合?请看《别让孩子伤在小学2》。
目录
作者介绍
饶雪莉,是一名的小学语文教师,全国小学观摩课金奖得主,四川省辅导员。
她,也是一个用心为孩子们写故事的儿童文学作家,已经出版儿童小说三十余部,是孩子们喜欢的“老师作家”。
她的代表作有《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和《甜蜜园小学》系列。
她大的梦想是能建造一座四季芬芳的甜蜜园小学,并向所有家长和孩子发出邀请卡。
找到她,和她共同实现甜蜜梦想……
文摘
序言
这本教育类的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鸡娃”大潮中摸索的家长们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一口气读完了,感受颇深。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腔调,而是充满了实实在在的案例和充满智慧的建议。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剖析,非常细致入微,让我这个旁观者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内心挣扎与需求。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同伴关系”的维护策略,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范本。我立刻就在家里的实际情况中进行了尝试,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与小团体之间的摩擦明显减少了。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没有仅仅聚焦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而是将“情商”和“抗挫折能力”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强调了这些软技能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对于那些被各种补习班和超前教育压得喘不过气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股清流,它提醒我们,慢下来,关注孩子成长的内在需求,远比外在的数字更重要。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育儿书籍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走进来的,毕竟市面上的“成功学”太多了。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去焦虑化”的叙事风格。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坐在你对面,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和你聊家常。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的学习拖延症”的那一章,作者没有一味指责孩子不够自律,而是深入挖掘了拖延背后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任务难度设置不当,或者害怕失败的情绪在作祟。书中提供的那套“任务拆解与即时反馈”系统,操作起来毫不费力,却极大地提升了我家那位“磨蹭大王”的执行效率。我发现,很多我们成人眼中简单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山。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如何降低孩子的心理门槛,让他们更愿意主动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上的革新,更是一种对孩子主体性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死板,而是采用了“问题—分析—对策—情景再现”的循环模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总能保持高度的代入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家校沟通”部分的论述。过去,我总觉得和老师交流是一件让人紧张的事情,生怕被指责是“不负责任的家长”。但书中提供的那几段与老师高效沟通的“标准台词”和“沟通时机选择”,简直是化解尴尬、建立盟友关系的黄金法则。我试着用书里的建议,与班主任进行了一次坦诚的交流,气氛一下子融洽了许多,我们双方都更专注于为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指责。此外,书中对“电子产品使用边界的设定”也给出了非常现实且可行的建议,它承认了现代科技的必然性,而不是一味地禁止,这种与时俱进的观点让我倍感亲切和实用。
评分我是一个对理论性内容不太耐烦的读者,但这本教育读物却能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教育心理学概念阐释得清晰明了。它在某些章节中穿插的那些“孩子语录”和“家长内心OS”的对比,简直是神来之笔,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后又陷入沉思。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口头禅,在作者的解构下,立刻暴露出了其潜在的伤害性。比如,对于“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句式,书里给出的替代方案是引导孩子进行“内部参照比较”,即和昨天的自己对比进步,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无疑是更健康、更有利于长期发展的。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术”,更在于重塑我们的“道”——即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耐心和洞察力去浇灌。
评分从行文的流畅度和信息的密度来看,这本书绝对是近期我读过的教育类书籍中的佼佼者。它没有空泛地谈论“爱与自由”,而是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工具箱”。其中关于“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那一块内容,我感觉是整本书的精华之一。作者没有直接要求孩子制定复杂的日程表,而是从孩子每天最喜欢的活动(比如玩乐高或看动画片)入手,引导他们逆向规划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这种“由乐入学”的策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动力。我发现,当孩子感到自己“掌控”了局面,而不是被动接受任务时,他们的责任感会瞬间飙升。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平衡——既关注孩子的个体感受,又兼顾现实的学习目标,为我们这些生活在快节奏社会中的家长,提供了一个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教育蓝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