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今天孩子缺什么——我和中学生的交流笔记
定价:22.00元
作者:肖复兴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4-01
ISBN:97875387209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为“青春三部曲”的作者,作家肖复兴有多篇文章入选大中小学课本,他长期同孩子,尤其是中学生有广泛密切的联系。此书直指当代中学生普遍缺失的三大症结。作家与中学生们娓娓交谈。每一篇笔记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当代的家长和老师是极其有益的;细心的中学生朋友们在这本书中也可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启迪。
目录
A卷 成就感 & 快乐感
失败的春游
夜闯大连港
主题班会与象征性长跑
毕业生的自白
痛苦的“石人教”
作弊——考试的倾斜
戏中戏
为什么我们要长大
一本书和一张照片的悲剧
对大花猫的倾诉
更危险的是什么
为了一张绿卡
辍学的孩子
为了“议价学费”
丑姑娘的烦恼
漂亮女孩的苦衷
教材与体制
你是戴十字架,还是戴团徽?
与澳大利亚社会代表团座谈
《夏天》和《蔚蓝花》
学校社会只隔一堵墙
糖葫芦串一样长的问题
商店门口的喜剧
想起我当学生时
B卷 情沟通 & 感恩之心
鹅黄色的窗纱
泛滥的爱
小政治家风波
母亲的笑和父亲的毛巾被
理解和爱是一个圆
一只孤雁
永不褪色的友谊
北京的相逢
我多想寻找爸爸
多么可怕的六小时
爸爸妈妈锁起我
“残”忍的爱
父母的含义是什么
口哨和树
多一些“如果”
自杀的红灯
情感教育
叔叔的故事
遥远的冷饮店
如果一刀下去
……
C卷 早恋的引导 & 性知识教育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这部作品,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真诚与勇气。他毫不回避地展示了在与中学生打交道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误解,甚至是挫败感。这种坦诚,使得整本书的气氛非常接地气,没有丝毫的虚伪或粉饰。文字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构建一种“在场感”,让人感觉自己正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场景之中,亲历那些情绪的起伏。特别是在描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深刻影响孩子成长的瞬间时,作者的笔触尤为精准有力。他没有急于下判断,而是选择耐心倾听和记录,最终呈现出一种近乎诗意的理解。这种对“不完美”的接纳,恰恰是当代教育领域最稀缺的品质之一,也是这本书最动人心弦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丰富且多层次的,它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更像是一次深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只不过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作者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他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够穿透中学生们精心构建的“酷”与“不在乎”的外壳,直达他们内心深处对意义、归属感以及自我认同的追问。书中的案例,无论是关于学业压力、社交焦虑,还是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波动,都带着强烈的真实感和时代烙印。它不像传统教育读物那样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抛出了更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导读者——无论你是家长、老师还是路人——去重新审视我们与下一代沟通的方式。这种启发性,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物理形式,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理解这个特定年龄段群体的复杂心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得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僵硬的章节划分,而是散发出一种自然的、流动的气息,就像日记或者信件的集合体,充满了生活的有机性。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反而更符合我们记忆和理解复杂人际关系的真实过程。每次翻开书页,都会带来新的惊喜和触动,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遇到哪一种形态的青春期侧影。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记录这些交流时,始终保持了一种克制而又饱含热情的平衡感。他似乎在用一种更慢的节奏,对抗着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的匆忙感,提醒着我们,真正的连接需要时间去沉淀、去雕琢。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风格如同走进了一间满是旧书和温热茶香的书房,作者以一种极为亲近、娓娓道来的口吻,描摹了那些在青春期边缘徘徊的孩子们的心灵图景。读来让人不禁想起自己年少时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与困惑,那种渴望被理解却又害怕被看穿的微妙心理,被作者细腻地捕捉并呈现出来。他没有采用宏大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片段,将复杂的人性与成长中的阵痛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眼神的交汇,都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和人与人之间真挚的联结感。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世界里那种特有的“小宇宙”的刻画,那种对世界充满好奇又时常感到无助的矛盾状态,被描摹得入木三分。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能透过文字的缝隙,看到那些正在成长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涌动与挣扎。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关注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观察者来说,这部作品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照。它以一种近乎人类学家的严谨和艺术家般的情怀,捕捉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书中的对话片段如同切片样本,清晰地展示了代际差异在认知、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上的具体体现。它迫使我们停下来,审视我们自认为熟悉的那个“青少年”形象,是否已经被快速变迁的社会环境所重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他者”视角,帮助我们打破自我中心的思维定势,从而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找到更具同理心和适应性的立足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