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道皇皇——梅墨生太极拳理念与心法
定价:118.00元
作者:·梅墨生著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304892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千招其实只是一个中定劲儿;繁华终归不过几笔浓淡墨也。
内容提要
梅墨生在文化界名声很大,在太极拳界也具有影响力,博学多识,精通书画、中医、武术等国学,其一家之言对读者来说具有性和借鉴价值。对太极拳拳理的解读,结合技术应用和练拳实践。写太极拳,在字里行间融入了书画、中医等国学理念,在中国传统哲学层面归于一理。
目录
编 千招一手
“曲中求直”即吞吐
“沾连黏随”是太极拳技术的核心
“知觉运动”是听劲的另一种表述
“中和”是太极拳修炼的高级境界
“不丢不顶”和“不丢顶”
关键在对“动静之机”的把握
如何做到“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养气”与“纯刚”
“转关”就是转换
松沉,是太极拳初级功夫
明太极理,练太极拳
太极拳的修炼就是练就丹田混元气
太极拳与内丹学
太极之根在丹田
心斋与太极拳听劲
要认清推手训练和推手竞技的不同
“敷盖对吞”——在内为气,外显为劲
招法是基础,劲力是目标
第二编 至文至武
“三家相聚”谈养气
对《太极拳论》的解读
理则一——从孙禄堂两篇武学文章谈起
效天法地成太极
“内外太极”“大小太极”解
拳论?拳谱?练拳
拳以内劲为宗
如何理解“无极生太极”
太极拳三说
太极拳四题
太极拳五探
太极拳形与意之体会
以武演道说虚空
易经是诞生武学的根本
“正宗”其实是一个话语权
一片神行解密深——太极拳十二说
第三编 道涵武功
《道德经》与内丹养生浅探
《道德经?二十一章》与太极内功
内家?内气?内劲?内功?内丹散论
太极拳修炼与丹田及内功
健身站桩功
演“道”之艺──太极拳与书法艺术通感二题
大道显隐——我读李经梧
李经梧太极内功
大隐闲闲归道山——悼念胡海牙先生
道隐无名——琐忆恩师俞敏先生
第四编 堂上开示
尘心与道念
太极拳与内功养生
武与艺——中国文化的理念和精神
健身气功与道家内丹
太极拳的“〇”与“一”与“二”
不使气流行于气
太极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功与内丹漫谈
养生?功夫?艺术
太极拳究竟练什么
开始是人练拳,后来是拳练人
中国书画与传统太极文化理趣
附录
大道显隐有心传——梅墨生太极访谈实录 // 赵江峰
拳为心画——与书画家、太极拳家梅墨生对话 // 余功保
内家拳——让张三丰愈加神秘
太极先贤轶事
后记
作者介绍
梅墨生,号觉公。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中国武术七段。早年从民间隐逸武者俞敏先生习武,为太极拳大家李经梧、道家仙学泰斗胡海牙先生入室弟子。为道家南宗太乙门第23代传人。曾向佛家显教传印法师、显密双修仁祥法师学显密佛学。在海外有奇缘得黄老学派传人授道家洗髓功及小九天功。有关于艺术、文化、武术、气功等多部著作发表。
文摘
序言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颠覆性的,它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武学理论著作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身心合一的深度探讨集。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于“内敛”和“不争”的强调,这不仅是对太极拳技击层面的指导,更是对现代人浮躁心态的一种深刻反思与疗愈。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读到这样一本要求读者沉下心来、回归本源的作品,实属难得。它不仅是指导我进行拳架练习的工具书,更像是一盏指引我探寻内心平静与生命真谛的明灯,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和启迪,价值深远,值得反复咀嚼。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颇具匠心,它没有采取线性叙事,而是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展开方式。一开始似乎从一些基础的站桩入手,但随着章节的推进,话题的广度迅速拉伸,涉及到了中医经络学、易学原理,甚至隐约触及到一些美学的概念。我惊喜地发现,作者似乎非常擅长用精准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去描绘那些难以言喻的“气感”和“意境”。比如,他对“沉坠”与“轻灵”这对矛盾体之间微妙转换的描述,简直是神来之笔,让我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身体内部能量的流动与蓄发。这种层层递进、融会贯通的写作手法,使得即便是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被其强大的逻辑链条所吸引,逐步领略到其高妙之处。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阐述其武学思想时,所流露出的那种罕有的、近乎哲学的思辨深度。他似乎并不满足于停留在招式口诀的层面,而是致力于挖掘太极拳背后那个更为宏大、更为普适的“道”的体现。我注意到其中有大量的篇幅是在探讨“虚实相济”、“刚柔并济”这些看似陈旧的词汇,但作者的解读角度却极其新颖,常常引用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来佐证,使得原本晦涩的内家心法变得可触可感。这种由表及里,由技入道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传统武术的认知边界。读完某些章节后,我常常会合上书本,陷入长久的沉思,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的起居行走中去体悟这种“中道”的平衡感,那种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把开启内在和谐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一绝,封面那一抹沉稳的墨绿色调,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立刻就给人一种庄重而又深邃的感觉。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纸张本身的质感,厚实而富有韧性,翻页时的触感细腻,似乎每一次翻动都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的选择既古典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度,行距和页边距的留白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丝毫没有视觉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为全书奠定了高雅的基调,让人忍不住想慢下节奏,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笔每一画。初读时,仅仅是欣赏这本“器物”本身,就已经觉得物超所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外有分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在我看来,是极其克制而又饱含热情的。它避开了武术著作中常见的夸张和自诩,用词极为考究,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千锤百炼,力求精确地传达出其核心理念。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心法”部分时的态度,他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谦逊的引导者姿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在解释一些关键的技法要领时,他常常会用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比如将人体的结构比作榫卯连接,将呼吸比作风箱的开合,这些生动的类比,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前辈在炉火旁促膝长谈,不急不躁,句句珠玑,让人心悦诚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