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活学活用电子制作技巧
定价:32.00元
作者:(日) 松原拓也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030339850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利用PIC微控制器进行电子电路实验的指导书。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微控制器的基本知识、电子板的组装、微处理器的编程、MCU基板的制作方法、输入基板的制作方法、输出基板的制作方法、模块化基板的组合应用、组合技术的应用等。本书注重于提高读者的动手能力,在制作电子电路的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市售的套件,而使用单独购买的散件,既能使读者充分了解电子电路的内部原理,又可以节省开支。
本书可供电子爱好者阅读,也可供工科院校电子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排版和视觉呈现上来说,这本书也给我带来了极佳的阅读体验。我以前看的很多电子书,图片模糊不清,或者标注的元件位置和实物图对不上,非常令人抓狂。这本书的图文配合几乎是完美的,所有的插图都清晰锐利,特别是涉及到元器件的实物细节、PCB的走线布局时,放大后依然能看清每一个细节。这种高品质的视觉呈现,对于需要进行细致比对的电子制作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书中的术语使用非常规范,但绝不生硬,总能在关键时刻用更通俗的语言进行补充解释,确保了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无障碍地吸收知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从内容深度到制作细节,再到阅读体验都全面在线的优秀读物,它真正做到了让“技巧”不再是空谈,而是可以立即应用到你下一个项目中的宝贵财富。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动手能力有点“水泥”的电子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电子制作充满热情,但每次打开电路图,感觉就像在看天书一样,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参数能瞬间浇灭我所有的热情。这本《活学活用电子制作技巧》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完全抛弃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学院派说教,而是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原本复杂得令人望而生畏的技巧,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轻松掌握的小步骤。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你只要照着做,肯定能成功”的引导方式。比如,讲到焊接时,它不仅告诉你用多大功率的烙铁,还细致地描述了焊锡丝融化后应该呈现出的那种完美的“火山”形状,甚至连操作时手腕的角度都有图示。读完关于面包板和洞洞板使用的那一章,我感觉自己终于摆脱了对原型板的恐惧,现在自己搭一个简单的LED闪烁电路,完全不需要对着网上的教程磕磕绊绊地找元件了。这本书最大的功德就是,它把“电子制作”从一个需要天赋的领域,变成了一个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学会的实用技能,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实践世界的大门。
评分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书时,对“技巧”这个词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心想无非又是些换个外壳的重复内容。但读着读着,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的“技巧”是渗透在每一个制作环节中的“窍门”和“诀窍”,是那种只有资深工程师在无数次失败后才能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举个例子,书中关于如何高效地拔出插针(Pin Header)而又不损伤PCB焊盘的那个小妙招——用斜口钳轻轻卡住基座,然后垂直向上提拉——这个动作看似简单,我以前操作时总会搞得一团糟,弄坏了我的好几块实验板。掌握了这个技巧后,我的工作效率和对实验板的保护程度都大大提升了。这种点石成金的瞬间,贯穿了整本书,它不是教你“怎么做电路”,而是教你“怎么更聪明、更少浪费地做这个电路”。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感觉自己的成品不够“专业”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通往下一个水平的阶梯。
评分我平时工作比较忙,阅读时间非常碎片化,所以我对书籍的“可检索性”要求很高。这本《活学活用电子制作技巧》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索引和章节划分都非常直观,当你遇到一个具体问题时,比如“如何处理线束的绝缘层而不损伤导线”,你能在几秒钟内翻到对应的页面找到明确的图文解答。它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永远在线的“电子制作导师”。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完一个技巧后,会立刻附带一个“反面案例警示”,比如“如果你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虚焊或短路”。这种预见性的提醒,极大地减少了我的试错成本。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我桌面上那本随时会摊开,用来快速查阅和确认操作细节的“工具书”。这种实用至上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实际需求的深刻理解。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不像很多技术书籍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理论让你头晕脑胀。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是从“为什么要做”到“怎么安全地做”,再到“如何做得更漂亮、更耐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元器件挑选和替换的那部分。以前我买元件,总是随便挑个最便宜的,结果做出来的东西要么不稳定,要么寿命短。这本书里,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解了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电容和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细微差别,以及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妥协。这已经超越了“技巧”的层面,上升到了“工程思维”的层面。我甚至开始留意起我买的工具的保养方法,而不是用完就扔在一边。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实用性的强调,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普通入门手册的范畴,它培养的是一种对电子产品制作的尊重和严谨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