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路创意实验
定价:32.00元
作者:卢明智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030339874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这本《数字电路创意实验》由卢明智等人编著:数字电路课程从早期认识O与1开始,进入数字IC的实习与使用,迄今PLA、PLD、FPGA……及各式整合型大1C相继问世,使得数字电路课程中的系统整合变得格外重要。教导学生如何把现有的中小型数字IC(如TTL、CMOS……)组成实用的线路,将是未来数字电路教学的主要趋势,以迎合门阵列的系统规划及相关接口电路的设计。
内容提要
本书自成体系,作者以轻松的口吻详尽地介绍了数字电路实验,从原理的认识至学会数字IC的设计,循序渐进、浅显易懂,自学与初学者皆能简单上手。
本书分为9章:数字电路实验板的功能与制作、数字电路实验接线参考、数字电路实验板的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数字电路实验板应用范例、自己做一支实用型逻辑笔、许多好玩又实用的小实验、为交通警察做一个米轮尺、为体育老师做一台百米赛跑多人计时器、频率计与转速计变成超速报警器。这些内容与数字电路实验板相结合,边做边学,即使在家也能做数字电路实验。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实验”类教材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集中于讲解基础的与非门、或非门这些基本逻辑的堆砌,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作者对于高级数字系统设计的考量非常深入和前瞻。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经典案例,更引入了诸如FPGA初步概念、甚至是一些嵌入式系统中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影子。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有限状态机(FSM)的设计部分,讲解得极其透彻,从状态图的绘制到Karnaugh Map的化简,再到最终的硬件描述语言(如果涉及的话,这里用更贴近口语的描述替代),每一步的逻辑推导都非常严谨,层层递进,让人感觉不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参与一场严密的逻辑构建过程。很多我过去在其他教材上感到晦涩难懂的概念,通过这本书的实例串联起来后,一下子就打通了任督二脉,这种知识体系的构建感,是很多零散资料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那种复古的科技感配色,加上清晰的字体排版,初拿到手里就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油墨印得很匀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不过,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在视觉呈现上的用心。很多技术书籍要么过于枯燥,要么图示模糊不清,但这本在电路图的绘制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了。每一个逻辑门的符号、每一个元器件的标识,都力求简洁而精准,配合着恰到好处的色彩区分,让复杂的电路结构也能一目了然。尤其是那些实验步骤的插图,简直就像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每一个连接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省去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看图不仔细而导致的无数次返工和调试的痛苦。从拿到书的第一天起,我就忍不住翻阅了其中的几个章节,光是欣赏这些精心制作的图表,就已经觉得物超所值了,它用视觉语言传递知识的效率,比单纯的文字描述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绝不是随便糊弄出来的印刷品能够比拟的。
评分从实操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简直是无可估量。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它非常注重“可复现性”。书中所列举的每一个实验项目,其所需的基本元器件清单都列得非常详细,而且推荐的替代方案也考虑得十分周到,这对于资源有限的个人爱好者或者小型实验室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更关键的是,作者在描述实验步骤时,总是会提前指出“你可能会遇到的错误类型”以及“检查的顺序”,这种预判能力,是只有经过多年一线实践才能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我按照书中的步骤搭建了其中一个多级计数器电路,结果一次点亮,效率高得惊人,这直接证明了这本书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的卓越能力。它真正做到了,读完这本书,你手上就能立刻做出一些像样的东西来,而不是停留在“看完就忘”的窘境。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中那种“启发式”的教学风格,它似乎总是在引导你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就这样做”。举个例子,在讲解时钟同步和去抖动电路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先设置了一个看似简单却隐藏了大量陷阱的实际应用场景,让读者先去尝试用最直观的方式解决问题,然后引导你去发现现有方案的不足,最后再引出更健壮的解决方案。这种“先挖坑再填土”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探索欲望,让我对电路设计中的“鲁棒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搭建一个能工作的电路,而是如何设计一个在各种实际工况下都能稳定可靠运行的系统,这种对工程实践的重视,是教科书里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虽然讲解的是高深的数字电子学原理,但行文却带着一种资深工程师分享经验的亲切感,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有些地方甚至能感觉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电子世界的热爱和幽默感。例如,在描述某些特定芯片的特性时,作者会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其工作原理,让那些原本需要大量记忆的参数变得生动起来。这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即便是面对一些需要反复咀嚼的概念,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经常在深夜里捧着这本书阅读,不是因为时间紧迫,而是因为那种阅读体验实在太吸引人,仿佛身边就坐着一位耐心又博学的老师,随时为你答疑解惑,这种人情味十足的教学方式,在冰冷的理工科书籍中是极其难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