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等待绽放:一位高考母亲的陪考笔记(修订版)
定价:32.00元
作者:丁立梅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55136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1)针对性:处于高考阶段,在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怎样处理他们的那些烦忧,本书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和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2)指导性:书中全是作者备战高考的亲身经历事件,因此对许多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具有借鉴意义。(3)实用性:本书既可以当做家教书指导高三孩子如何备战高考,也可以当做随笔散文来读,抚慰心灵。
内容提要
本书记录了一位母亲陪儿子备战高考200多天的心路历程,记述的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孩子,在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勇直追,实现高考*后一个月的完美冲刺,*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故事。本书展现了高考给考生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缓解压力、克服焦躁、跨越心理障碍的科学方法,无论对考生还是家长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书带给读者的启示是:没有什么不可能,如果有付出,肯定会有收获!
目录
辑 一只新剥开的笋
窗外,暗夜的天幕上,星星们在跳舞。而我仿佛看见无数的太阳升起,水波都开了花。
一只新剥开的笋成功的另一层含义闲话一箩筐痘痘你说红楼有点小意外时间是海绵里的水知不足而后补每种植物,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阳光善待每一个爱它的人芝麻开门:上好“适应”课
第二辑 刹那烟火
刹那烟火,看时耀眼,过后,却是一地灰烬。
正道通天游动的心一只漏了气的气球月考刹那烟火小病记劳动改造人太平盛世花开前的疼痛不过眨眼之间曙光一线乌云来袭芝麻开门:一起走过低迷的时光
第三辑 流星雨
星星渐渐隐没,天空一点一点变亮,云彩增多,它们缠绵在一起,一会儿拉成一条丝线,一会儿铺成一匹锦缎,散射出奇异的光芒。
换一种心情来过体育课也是忧伤的送伞回眸父子之战流星雨紫茄荚子有的人是鞭策出来的青春,青春男生女生的那些事儿当纯真遇上不做玻璃人儿芝麻开门:捡拾起那一地鸡毛
第四辑 破茧成蝶
我亲爱的小孩啊,你会不会也破茧而出,从一只毛毛虫,变成展翅的蝴蝶?
封你一个大王做两个梦几件事冷战知子莫如父想做文盲妈妈心悦君兮君不知名的滋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凡尘的善良你准备好了吗驿动的青春浮躁破茧成蝶一路的花,自会为你开放芝麻开门:找到一把前行的桨
第五辑 多梦的季节
绿树成荫,繁花遍地,追梦的少年只管策马扬鞭,一路飞奔。
不亦幸福哉乐晕了的那个人坚忍,是人类的品质一颗柔软的心冬天的太阳,是长着小绒毛的满地找牙小不忍乱大学望前路长咨嗟一个世界,两重天地你是我们的太阳背水一战给父亲的信门半开一只鸵鸟芝麻开门:给孩子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第六辑 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图腾
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图腾。像尘世中的每一个人,哪怕再低微,他也有自己的信仰。
儿大不由父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寒假开始神仙的日子新年随想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图腾冲突分享感动某小孩貌似要破壳而出欢欢喜喜过元宵芝麻开门:拟一份可操作的度假计划
第七辑 无处不飞花
下一个春天到来时,我的小孩,你在哪里呢?是不是如愿地走在某条樱花大道上?
一股淡香风头正劲咸鱼大翻身全面开花箭在弦上浓墨重彩大调整太阳好得很春天做娘的心真正的春天,迟迟不肯来上帝的礼物春天徘徊不前一树一树的花开无处不飞花小劫康复又遇小劫菜花开得还很烂漫芝麻开门:全面开花与重点突破
第八辑 等待绽放
等着你的绽放我的小孩,或许你只是寻常的一朵花,将淹没于红尘纤陌中。可是,对于我来说,你是的,你的绚烂,将无可替代。
杀出重围剑指南山直线追击深入敌营拔剑四顾百步穿金甲千里走单骑万般终归一败北,朝天阙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非拼命无以成学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不抛弃,不放弃不愤不启艰难困苦,玉吾于成荷露尖角低到尘埃温故而知新不畏浮云蜀道难不成功,便成仁知耻后勇沉默中黄河九曲终到海梦里花开一团麻行走的灵魂定性,定性那只魔瓶天蓝蓝征战之始俄倾风定光阴如梭做个笑到后的人人生一场重要的仪式花事碰落光阴一湖平静的水太阳花开了等待绽放芝麻开门:调整心态,轻装上阵
作者介绍
丁立梅笔名梅子,喜欢用音乐煮文字。出版有作品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你有蔓草,我有木瓜》《向着美好奔跑》《风景这边独好》《暖爱》《遇见》《暗香》等近四十部。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有文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及大语文教材。被读者誉为“暖人心的作家”。据不完全统计,丁立梅的作品已经有:《如果蚕豆会说话》入选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入选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通用《语文》教材;《留香》命中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被选作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那些疼我的人》被选作2015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牛皮纸包着的月饼》被选作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秋天的黄昏》被选作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菊事》被选作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现代文阅读;《从春天出发》被选作201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蓝色的蓝》被选作2013年浙江绍兴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蓝色的蓝》被选作2013年江苏徐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挂在墙上的蒲扇》被选作201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现代文阅读;《书香作伴》被选作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现代文阅读;《掌心化雪》被选作201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现代文阅读;《品味时尚》被选作201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你并不是个坏孩子》被选作2010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菊有黄花》被选作2009年四川省凉山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萝卜花》被选作2009年桂林市、百色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蔷薇几度花》被选作2009年南京市中考现代文阅读;《每一棵草都会开花》被选作2008年徐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小扇轻摇的时光》被选作2007年河北省中考现代文阅读;《那些温暖的》(片断)被选作2007年江西省中考现代文阅读;《一朵栀子花》被选作2006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祖母的葵花》被选作2006年淮安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爱的语言》被选作2005年南通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文摘
序言
翻阅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像是一本“非标准”的家庭相册,记录的不是孩子可爱的瞬间,而是母亲心路历程的剧烈起伏。它很少着墨于具体的考点解析,这正是我欣赏它的地方,因为那些内容网上随处可见,但真正稀缺的,是情绪的“管理学”。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接受不完美”的部分。在那个“唯分数论英雄”的大环境下,如何说服自己,接受孩子可能无法达到“最优解”的现实,并且仍然能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这种内在的和解,比任何外部的成功都来得艰难。作者似乎成功地描绘了这种挣扎,那种一边希望孩子飞得更高,一边又害怕他翅膀太累的矛盾心态。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踏实的安慰,它告诉我,你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自我怀疑,都不是你一个人在经历。它像是一个安静的、懂得你的朋友,在你最需要倾诉的时候,递过来一杯温水,让你在无声的陪伴中,积蓄起下一次面对黎明的勇气。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修订版”名字很吸引人,它暗示了作者在第一版之后,可能又经历了一轮新的反思和沉淀。对于一个已经“毕业”多年、孩子进入大学的母亲来说,我更关注的是那些“过来人”的复盘和修正。人都是会遗忘痛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倾向于美化那些最艰难的时刻,只留下光鲜的结局。因此,修订版提供的视角就显得尤为珍贵,它像是一面更诚实的镜子,照出那些在最初的冲动中被忽略的教训。我好奇,在时间沉淀之后,作者是否对某些坚持的做法产生了动摇?比如,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鸡血”口号,在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后,是否变得有些苍白无力?我特别期待看到她如何平衡“教育的执着”与“人生的宽容性”之间的张力。这本书的价值,也许正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跨越时间的对话框架,让现在的焦虑者和未来的过来人,能够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互相印证,互相校准,避免重复的弯路。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并非那些具体的应试技巧——说实话,那些每年都在变——而是作者对于“等待”这个动词的深度诠释。我们总是在“等待”一个结果,等待填报志愿的那一刻,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等待”本身的状态。作者似乎捕捉到了这种状态下母亲们普遍存在的“时间膨胀感”:白天的时间被琐事填满,一眨眼就过去了,但夜晚,每一分钟都拉得很长,仿佛时间被凝固在了焦虑的琥珀里。她对于如何利用这些“等待时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重新拾起被搁置的爱好,比如和丈夫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甚至只是安静地整理旧相册。这提醒了我,孩子的成长和奋斗是单向的,而我们作为母亲,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回溯与重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转换,让我开始思考,如果这次陪考经历是终点,那么我在这段“等待”中,是否也完成了我自己的某种蜕变?如果只关注结果,那么过程中的自我消耗就显得太不值得了。
评分这本“等待绽放”——光是这个书名就足够让人心头一紧,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那个熟悉的、充满焦虑与期待的战场。我记得我是在一个深夜,孩子已经睡了,我拿着手机刷着推荐书单时,不经意间点开了它。当时的心情很复杂,既是作为过来人对“陪考”这段经历的怀旧与反思,也是作为一个仍在泥潭里挣扎的母亲,对一种“经验之谈”的强烈渴求。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其实挺朴素,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这反而让它显得更加真诚,仿佛真的是一本被翻阅了无数次、写满了笔记的随笔集。我特别关注那种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实感,毕竟,高考这件事,从来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柴米油盐、情绪波动、以及无数个失眠之夜的具象化。我期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独家秘籍”,但更深层的渴望,或许是找到一种共鸣,知道自己那些难以言说的煎熬和喜悦,并非孤例。那些关于如何平衡“推一把”和“放一放”的微妙尺度,关于如何在孩子面前扮演“定海神针”的角色,这些都是我急需汲取的力量。我期待作者能坦诚地剖析那些高压时刻下的内心挣扎,而不是仅仅呈现一个完美的、无懈可击的“成功母亲”形象。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感受,简直就像是突然撞见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心有灵犀的战友。我清晰地记得,书里描述的那种清晨,阳光还没完全洒进房间,但你已经醒了,不是因为闹钟,而是因为大脑里那些关于分数、关于志愿、关于孩子早餐吃不吃得下的预演,已经自动循环播放。那种细腻到近乎偏执的观察,比如孩子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里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都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神经。我经常在想,我们这些母亲,是不是都有一种“读心术”的潜力,专门用来解读孩子那些微小的、试图掩盖压力的信号?作者的文字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是非常接地气的,像是在厨房里一边切菜一边跟你拉家常。我特别欣赏她处理“危机事件”的方式,比如孩子一次重大的失常发挥后,是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重建信心,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指责与自我谴责。这种处理冲突的智慧,比单纯的“坚持到底”更有价值,因为它关乎亲子关系的长期健康,这比单一场考试的结果要重要得多,不是吗?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高考指南,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一个更清醒、更有韧性的母亲”的成长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