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1-象棋竞赛规则
定价:15.00元
作者:范孙操,姚垚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0946434
字数:
页码:1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象棋竞赛规则2011》对部分条款、棋例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力求文字阐述更准确、棋例条款更简明、判罚尺度更合理。在《规则》文字条款部分,结合规范竞赛体制,在抓好赛风赛纪管理以及文明礼仪等方面做了调整和修订。根据项目发展需要,提出了促进象棋发展进一步推动群体性象棋活动的理念,具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象棋群体比赛简明规定》,为象棋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规范的制度保障。
目录
章 行棋规定
条 棋盘和棋子
第2条 行棋和吃子
第3条 将军、应将、将死、困毙、自杀
第4条 胜、负、和
第5条 摸子、落子、纠正错误
第二章 比赛规则
第6条 计时
第7条 记录
第8条 犯规
第9条 对局结束
第三章 比赛通则
0条 比赛办法
1条 团体赛比赛种类
2条 先后手确定
3条 成绩计算
4条 名次确定
第四章 比赛附则
5条 比赛组织
6条 棋手须知
7条 裁判职责
8条 处分权限
第五章 裁判细则
9条 退出比赛
第20条 迟到
第21条 超时的裁定
第22条 提和的裁定
第23条 待判局面的裁定
第六章 棋例
第24条 术语解释
第25条 棋例总纲
第26条 棋例通则
第七章 棋例细则
第八章 棋例参考图
附录
附录一 象棋群体比赛简明规定
附录二 循环赛对局秩序表
附录三 积分编排制定位编排法的编排原则和编排方法
附录四 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和单淘汰制
附加 赛对局秩序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那种复古又带着现代感的排版,让我在书店里一眼就被它吸引住了。 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就知道里面的内容肯定下了不少功夫。 我是那种对传统文化有着莫名的情怀的人,尤其对那些需要深思熟虑才能有所得的技艺更是着迷。 看到这本书的定价,我就知道它绝对不是市面上那种浮于表面的指导手册,而是真正深入到内核的典籍。 翻开前几页,那种对弈精神的阐述,就已经把我完全抓住了。 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棋盘上瞬息万变的战场,以及棋手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 这种将“术”与“道”完美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对即将展开的规则学习充满了期待。 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走,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走,背后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整体感觉,这本书在视觉和内容的铺垫上,都做到了极高的水准,让人在还没真正开始阅读核心部分之前,就已经进入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它像是一把钥匙,正准备开启一扇通往精妙世界的大门,让人迫不及待想知道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智慧结晶。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历史背景的梳理,那种对几代宗师思想的尊重和继承,使得这本书的厚重感油然而生,绝非一般快餐式的读物可比拟。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个新的爱好——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力游戏规则,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空白。 坦白说,我对许多官方规则的理解总是停留在“知道怎么走”的层面,但真正想深入到“为什么不能那样走”的时候,就常常卡住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妙,它没有直接把密密麻麻的条文堆砌在一起,而是采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耐心地在你耳边为你解析每一个细节的来龙去脉。 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特殊情况处理的那几个章节,很多在实战中模棱两可的问题,在这里都得到了非常清晰、甚至带着历史沿革的解释。 这种详尽到近乎吹毛求疵的严谨态度,对于一个追求规则精确性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感觉自己对这项运动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 相比于那些只注重招法介绍的教材,这本书更像是一部规则的“百科全书”和“修订史”,把原本可能枯燥的条文,讲得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感,反而有种探案解谜的快感。 它成功地将技术规范,转化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智力探索过程。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最担心的就是排版问题,因为涉及到大量的符号和特定术语的表述,如果排版不当,阅读体验会瞬间崩塌。 幸运的是,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 字体选择大气沉稳,对比度适中,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 更让我惊喜的是,那些复杂的走法示例和局面图,清晰度高得惊人,每一个着点、每一个交叉点都标注得干净利落,完全没有出现“黑乎乎一团”的现象。 很多规则书中为了节省篇幅,会对一些关键的图例进行简化处理,但这本书似乎完全不吝惜篇幅,力求还原现场的真实感。 特别是涉及到一些非常规的判例解析时,书中插入的小框注释和图示的配合,简直是神来之笔,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字描述,瞬间变得直观易懂。 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带着这本书去参加任何级别的比赛,都能随时翻阅并迅速找到所需的参考依据,它的参考价值绝对是顶级的。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这项运动的真正尊重,也极大地提升了读者获取知识的效率,绝对是高品质印刷的代表作。
评分我平常工作压力很大,所以寻求的阅读材料通常都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本书虽然厚重,但它的“即时效用”超出了我的预期。 它并非那种只停留在理论探讨上的高深著作,而是巧妙地将规则的严谨性与实战中的应用场景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比如,书中对“超时判负”或“和棋判定”的几种不同情境的分析,不仅仅是引用了官方条文,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这些规则背后的平衡考量——为什么在特定情况下,规则会偏向于哪一方的利益。 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作为普通参与者的策略制定能力。 读完后,我在和朋友们进行非正式对弈时,明显感觉自己的临场应变更加自信了,不再因为对规则细节的不确定性而产生任何犹豫。 它像是一个内化的裁判系统,在你脑海中时刻校准着每一个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这种将规则学习转化为实战优势的过程,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最宝贵的馈赠。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老派”的读者,习惯于通过阅读实体书来建立知识体系,对于电子版或者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一直不太感冒。 这本关于竞赛规则的书籍,完美地满足了我对传统阅读体验的执念。 它的装帧设计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拿在手里阅读,更容易让人心静下来,专注于那些需要反复推敲的条款。 翻阅的时候,那种纸张特有的微小摩擦声,配合着严谨的文字,构建了一种非常专注的学习氛围。 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对照查阅的章节,实体书的页码定位和快速翻阅的优势是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 我发现,当我把这本书放在桌面上,随时可以根据思考的需要进行标注和折角标记时,我对知识的吸收和记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本书的内容编排,明显是按照一个逻辑清晰的“知识树”构建的,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判定,层层递进,非常适合需要构建完整知识框架的学习者。 它不仅仅是一本规则书,更像是一个可以陪伴我长久学习和查阅的“案头工具书”,其长远的价值远超于初次阅读时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