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机械原理(第三版)
原价:41.20元
作者:于红英 王知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040418880
字数:420000
页码:353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机械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并融合机构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修订而成的立体化的机械原理教材。《机械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一体化培养;运用可视化技术展示解析法和图解法的各自优势和特点;引入科研成果更新了传统教学内容。文字教材和配套数字化资源的内容力求少而精,并在注意讲清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增加了工程技术人员实用的理论、方法、设计软件或设计资料,以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书名:机械原理(第三版)
原价:41.20元
作者:于红英 王知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040418880
字数:420000
页码:353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机械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并融合机构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修订而成的立体化的机械原理教材。《机械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一体化培养;运用可视化技术展示解析法和图解法的各自优势和特点;引入科研成果更新了传统教学内容。文字教材和配套数字化资源的内容力求少而精,并在注意讲清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增加了工程技术人员实用的理论、方法、设计软件或设计资料,以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本教材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启发性”很强。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激发我对机械世界的探索欲。书中对各种机械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描绘,从简单的杠杆到复杂的自动化设备,都展现了机械原理的无限可能。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仿生机械,讲解了如何模仿生物体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来设计机械,这让我大开眼界,也深刻体会到了机械设计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开放性的设计问题和思考题,鼓励我们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我甚至会尝试自己去画一些简单的机构草图,然后尝试分析它们的运动特性,这让我对机械原理的学习充满了乐趣。这本书不仅为我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机械工程的热情,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期待。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毕竟机械原理这类教材,往往写得枯燥乏味,充斥着大量公式和抽象的概念。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意外”。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工程导向”的编写风格。书中很多理论的引入,都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工程问题,比如在介绍连杆机构时,不仅仅是讲解了其几何关系,还穿插了曲柄滑块机构在内燃机、压力机等设备中的具体应用,这让我对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动态分析部分的介绍,也更加注重实际工程中的考量,比如摩擦、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近似计算的方法,这对于我们未来进行实际的工程设计非常有指导意义。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提供了一些由专业工程师设计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也让我看到了机械原理在解决实际工程挑战中的强大力量。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教材,它让我看到了机械原理的魅力所在,也为我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收到!我将以一个读者的口吻,为您创作五段风格迥异、内容详实的图书评价,且不包含您指定的书名内容。 这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原理(第三版)》的学习体验,真的可以用“惊喜连连”来形容。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机械原理无疑是奠定基础的关键课程。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同类书籍,但这本书在概念的阐述上,尤其是关于机构的运动分析和综合部分,显得尤为清晰透彻。作者们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将复杂的理论拆解成易于理解的逻辑链条,配以大量形象生动的插图和实例,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死记硬背”并不是学习机械原理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对于自由度和速度瞬心法的讲解,图文并茂,再配合书中精心设计的例题,我真的能一步步跟着思路走,直到彻底掌握。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机构的分析,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背后的物理原理,这对于我理解机构的实际应用和设计思路非常有帮助。我甚至会时不时地翻阅前面的章节,重新回顾一些基础概念,因为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我一步步走进机械原理的奇妙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严谨性”是我最看重的方面,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同类教材的关键之处。作为机械工程的入门书籍,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无论是运动学还是动力学的公式推导,都经过了严密的数学论证,而且步骤清晰,逻辑严谨,让我能够完全理解每一个环节。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规范化的图纸和标准件的示例,这对于我们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表示方式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动力学分析的部分,书中对各种力矩、惯性力的计算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这对于我们进行机械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做”,更教会了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这种严谨的学习态度,无疑是未来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所必需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机械原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叙事能力”,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的语言风格流畅自然,读起来不像是在“啃”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交流。作者们在讲解概念时,善于运用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机械运动具象化,比如在解释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用到了“固定点”和“移动的粒子”来类比,一下子就让人豁然开朗。而且,书中对于一些难点和易错点,都进行了特别的强调和提示,这大大减少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弯路”。我最喜欢的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会深入探讨“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某种机构会有这样的运动特性,为什么这样的设计在工程上会更优。这种追根溯源的学习方式,让我对机械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合理,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其中的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