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外资:趋势及影响 |
| 作者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 定价 | 135.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09225299 |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致谢缩略语前言章 引言 1.全球现状和问题 2.评估农业中的外资规模 3.农业FDI的来源 4.FDI的流动模式 5.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发展中国家对农业投资的迫切需求 7.包容性商业模式的发展潜力 8.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9.本书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第二章 FDI趋势综述 1.简介 2.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农业FDI相较于其他经济部门仍然相对较低 4.农业FDI的来源地和目的地第三章 吸引FDI的政策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巴西:改善FDI投资环境 1.导论 2.巴西FDI 2.1 巴西FDI的相对重要性 3.巴西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3.1 农业投资环境的演变 3.2 巴西萨凡纳农业发展 4.巴西农业FDI投资环境 4.1 巴西FDI的有利环境 4.2农业投资环境模型 5.改善商业环境吸引农业FDI 5.1 总体进程 5.2投资环境关键影响因素的改进 6.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二)坦桑尼亚:坦桑尼亚农业领域私人投资分析 1.导论 2.监管和激励框架回顾 3.坦桑尼亚的投资 3.1 FDI 4.剥离政策 5.WTO《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协议) 6.激励框架 6.1 税款豁免 6.2 出口加工区项目 7.坦桑尼亚的土地政策和相关问题 7.1法律执行的制度框架 8.大规模土地投资在坦桑尼亚近的趋势 9.进行大规模土地投资在坦桑尼亚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0.大规模土地投资的现有商业模式 11.FDI对坦桑尼亚农业的影响 12.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三)泰国:外国投资和泰国农业发展 1.简介 2.泰国农业的背景和FDI数据 2.1泰国农业发展概述第四章 农业投资对当地发展影响的商业模型第五章 综合结论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书名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外资:趋势及影响》,ISBN号是9787109225299,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也参与其中。 初读这本书名,我本以为它会是那种洋洋洒洒、篇幅宏大的学术专著,充斥着复杂的理论模型和晦涩的数据分析。然而,翻开目录,却惊喜地发现它以一种相当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农业领域外资涌入的现状。书中并未回避问题的复杂性,而是用大量生动的案例,比如非洲某个国家引进的跨国农业巨头如何改变了当地小农的生产模式,以及亚洲地区吸引外资投资水稻种植基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挑战,来阐述“趋势”这一概念。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影响”时所展现出的平衡性,既肯定了外资在技术引进、规模化生产、市场对接等方面可能带来的积极作用,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其潜在的风险,如土地兼并、对本土农业生态的冲击、以及可能加剧的贫富差距。尤其是在探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时,作者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好”或“坏”,而是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外资、不同的投资领域以及不同的政策调控手段所产生的差异化结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考究,没有使用过多空洞的套话,而是用朴实而有力的文字,将复杂的经济现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在与你娓娓道来。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纯粹的经济学视角,而是将社会、文化和环境维度也纳入了对外资影响的考量之中。在探讨“土地利用模式变化”时,书中不仅分析了外资可能导致的土地集中化和农作物结构调整,还触及到了这些变化对农村社区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冲击。例如,书中对某个非洲国家引进大型农场项目后,传统耕作方式的式微以及对当地社区凝聚力的影响的描写,就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一直认为,任何形式的“发展”都应该回归到人的福祉和长远的社会可持续性上来,而这本书恰恰展现了这一点。它鼓励读者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审视农业外资,理解其不仅仅是资本的流动,更是各种社会力量、文化观念和生态关系的互动。书中还对如何构建更健康的农业外资合作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虽然并非是直接的“解决方案”,但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影响”的细致拆解。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宏观层面的数字,而是深入到微观层面,探讨外资的进入如何触及到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肌理。比如,在关于“就业影响”的章节,书中并没有简单地说“增加了就业”或“减少了就业”,而是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以及这些岗位对当地社区的经济贡献和可持续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女性劳动力”在农业外资项目中的角色和待遇的分析感到触动,这部分内容通常容易被忽略,但作者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让我看到了外资对性别平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深远影响。此外,书中对“市场准入”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探讨也十分精彩,它揭示了外资如何可能通过其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在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影响到本土农民的定价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它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引述研究报告、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的片段,让整个论证过程更加生动和可信。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对农业发展前景感到忧虑的读者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外资:趋势及影响》这本书就像是一张详尽的“诊断报告”。它没有夸大其词地宣扬外资的万能,也没有过分地渲染其负面效应,而是呈现了一种更为客观和冷静的审视。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的部分,作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引进外资后,本土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程度,揭示了外资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的政策导向、制度环境以及与外资的互动策略。有一段关于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发展热带水果出口的案例,让我深思。初期确实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后期却因为过度依赖跨国企业的标准化要求,导致本土品种的消失和对单一市场的脆弱性。书中对这些“副作用”的披露,让我对“发展”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单纯的经济增长并非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可持续性和包容性。这本书的逻辑严谨,论证充分,让我不仅看到了趋势,更看到了趋势背后的驱动力,以及这种趋势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评分我一直对全球化浪潮下,农业如何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重新定位这一议题充满好奇,尤其想了解那些相对弱势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资本的洪流时,究竟是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还是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外资:趋势及影响》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探究的欲望。它并没有给我灌输某种预设的观点,而是像一个细致的观察者,将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新殖民主义”的讨论,作者并没有直接贴上这个标签,而是通过分析外资在土地租赁、资源利用、市场主导权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其背后的逻辑。书中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也非常扎实,虽然我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但作者的解读清晰易懂,让我能够理解不同国家在吸引农业外资时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例如,某书中对拉丁美洲国家在发展生物燃料产业时,外资大规模进入如何影响当地粮食生产和环境的分析,就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困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观察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发展中国家农业外资的复杂性,以及这种复杂性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经济、社会和环境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