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张新明,张志华 9787109213234

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张新明,张志华 978710921323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张新明,张志华 著
图书标签:
  • 绿色食品
  • 肥料
  • 实用技术
  • 农业技术
  • 农资
  • 种植技术
  • 土壤改良
  • 有机肥
  • 无公害食品
  • 农业生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13234
商品编码:294576143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张新明,张志华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 9787109213234
出版日期 2016-03-01
字数
页码 155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根据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解读的需要,将《绿色食品标准解读系列: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内容分为文本条款、参数解读和资料辅助三部分。按照准则文本的章节和顺序,将文本内容涉及的信息、资料和参数背景详细交代,并在第三部分提出本章节牵涉的知识点。给贯标、采标和参考人员提供准确、全面的资料和信息。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章 肥料概述
1.1 肥料概念及分类
1.2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3 施肥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1.4 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1.5 其他相关肥料

第2章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解读
2.1 前言
2.2 引言
2.3 范围
2.4 术语和定义
2.5 肥料使用原则
2.6 可使用的肥料种类
2.7 不应使用的肥料种类
2.8 使用规定

第3章 绿色食品肥料施用技术
3.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2 堆肥技术
3.3 气(体)肥技术
3.4 其他相关平衡施肥技术

附录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13)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前言

章 肥料概述
1.1 肥料概念及分类
1.2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3 施肥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1.4 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1.5 其他相关肥料

第2章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解读
2.1 前言
2.2 引言
2.3 范围
2.4 术语和定义
2.5 肥料使用原则
2.6 可使用的肥料种类
2.7 不应使用的肥料种类
2.8 使用规定

第3章 绿色食品肥料施用技术
3.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2 堆肥技术
3.3 气(体)肥技术
3.4 其他相关平衡施肥技术

附录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13)
主要参考文献




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助力健康农业,引领绿色未来 引言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与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绿色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成为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首选。而绿色食品的生产,离不开科学、高效、环保的肥料应用。本书《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正是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技术推广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所有关注绿色食品发展的同仁,提供一套系统、实用、前沿的绿色食品肥料应用技术指南。本书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权威出品,汇聚了张新明、张志华等行业资深专家多年研究与实践的精华,力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贴近实际的指导,帮助读者掌握绿色食品肥料生产的关键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绿色化、现代化进程。 第一部分:绿色食品肥料的基础理论与发展趋势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不使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及食品添加剂,并通过了国家法定机构的认证,具有安全、优质、环保特点的食品。肥料作为农作物营养供给的关键,在绿色食品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首先深入浅出地阐述绿色食品肥料的基本概念、核心原则以及在绿色食品生产体系中的地位。 绿色食品肥料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解读绿色食品肥料与传统肥料的区别,强调其“源于自然、加工从简、安全优质”的特性。我们将分析绿色食品肥料对土壤健康、农产品品质、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在减少面源污染、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独特优势。 绿色食品肥料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回顾我国绿色食品肥料产业的发展脉络,从早期对有机肥的依赖,到现今多元化、科技化肥料的兴起。本书将分析当前绿色食品肥料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研发与应用。 国家政策与行业标准解读: 深入解读国家关于绿色食品肥料的最新政策导向,以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相关肥料生产和使用标准。这部分内容将帮助读者准确把握政策法规,确保肥料生产和应用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食品肥料的科学原理: 探讨绿色食品肥料的养分释放机制、微生物作用原理、对土壤肥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等,为读者理解肥料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部分:绿色食品肥料的种类与特性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系统介绍各类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肥料,并对其特性、适用范围、使用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 有机肥料: 畜禽粪便类肥料: 详细介绍牛、猪、羊、鸡等畜禽粪便的营养成分、腐熟技术(如堆肥、沼气发酵)、卫生处理要求以及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重点讲解如何通过科学的腐熟过程,有效杀灭病原菌和虫卵,避免二次污染。 农作物秸秆类肥料: 探讨秸秆还田、堆肥、生物降解等技术,分析秸秆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规律,以及如何与微生物菌剂配合,加速秸秆腐熟,提高肥料利用率。 绿肥类肥料: 介绍豆科、禾本科等常见绿肥作物的种植、翻压技术,分析其固氮、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作用。 人畜粪尿、厨余垃圾等: 探讨这些有机废弃物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安全、有效的利用途径,包括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处理技术。 商品有机肥料: 介绍市场上已有的各类商品有机肥料,如腐殖酸类肥料、菌菇渣肥、海藻肥、骨粉、血粉等,分析其特点、优势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生物肥料: 微生物菌剂: 重点介绍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根瘤菌、芽孢杆菌、放线菌等各类有益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拌种、蘸根、灌根、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应用技术。强调选择和使用高质量、活性强的菌剂的重要性。 生物有机肥: 讲解生物菌剂与有机质的结合,如何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提高有机质的分解利用率,释放更多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同时改善土壤结构。 复合微生物肥料: 介绍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的肥料,分析其协同作用,以及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抗病性方面的潜力。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 详细介绍常用的无机肥料种类,如尿素、磷肥(过磷酸钙、普通过磷酸钙)、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等,并强调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优先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类型。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配方设计与应用: 探讨如何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配比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提高肥料的整体利用效率,实现养分的平衡供给,避免养分失衡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他绿色肥料: 海藻肥: 介绍海藻的营养成分,及其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逆性、改善果实品质方面的作用。 腐殖酸类肥料: 阐述腐殖酸对土壤结构、养分络合、提高养分利用率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矿物肥料: 介绍一些对土壤和作物有益的天然矿物资源,如火山灰、硅藻土等,分析其在改良土壤、提供矿物质元素方面的作用。 第三部分:绿色食品肥料的施用技术与实践 掌握了肥料的种类与特性,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施用。本部分将聚焦绿色食品肥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技巧。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土壤养分诊断: 详细介绍土壤取样方法、养分检测技术(包括速效养分和缓效养分),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的“家底”。 作物需肥规律: 分析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和吸收规律。 配方施肥方案制定: 结合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肥规律,指导读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施肥方案,避免“一刀切”的施肥模式,实现精准施肥,减少浪费。 绿色食品肥料的施用方法: 基肥、追肥、根外追肥: 详细介绍不同施肥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于各种肥料的施用时期、用量和方法(如沟施、穴施、撒施、冲施、叶面喷施等)。 有机肥的预处理与施用: 强调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才能施用,讲解不同有机肥的最佳施用时机和方法,如与秸秆、绿肥配合使用,以及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应用差异。 生物肥料的应用要点: 强调生物肥料的最佳施用环境(如温度、湿度),以及如何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提高其活性和效果。例如,避免将生物菌剂与化学杀菌剂直接接触。 中微量元素的补充: 重点讲解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在作物生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施肥过程中进行有效补充。 绿色食品肥料在特定作物上的应用案例: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 介绍针对这些大田作物,如何根据其生长特点和土壤条件,优化有机肥、生物肥和复合肥的配比与施用。 蔬菜作物(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 针对不同类型的蔬菜,介绍如何通过精准施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 经济作物(水果、茶叶、花卉): 探讨如何通过绿色肥料的应用,提升这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风味、外观和营养价值。 有机认证农场的肥料管理: 结合有机认证的实际要求,指导读者建立科学的肥料管理体系,确保从源头到终端的绿色化。 肥料的合理搭配与协同增效: 有机肥与化肥的搭配: 探讨如何将有机肥与少量化肥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 生物肥料与其他肥料的搭配: 研究不同生物菌剂与有机肥、化肥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科学配比,实现最佳的增产增质效果。 绿色食品肥料的贮存与管理: 肥料的有效贮存: 讲解不同类型肥料的正确贮存方法,避免养分流失、失效或污染。 肥料使用记录与追溯: 强调建立肥料使用台账的重要性,便于质量追溯,为绿色食品认证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部分:绿色食品肥料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 保障绿色食品的品质,离不开对肥料质量的严格把控。本书第四部分将重点关注肥料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 绿色食品肥料的原料选择与要求: 有机原料的来源与净化: 强调选择无污染、无有害物质的有机原料,并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如病原微生物检测、重金属含量检测等。 无机原料的品质标准: 介绍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无机肥料品种,以及其纯度、杂质含量等方面的要求。 生物菌剂的菌种鉴定与活性检测: 强调选用经过专业鉴定的优良菌种,并进行定期的活性检测,确保生物肥料的有效性。 绿色食品肥料的生产工艺控制: 发酵过程的温度、湿度、pH值控制: 讲解不同发酵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如何通过监测和调整,确保发酵彻底、养分转化充分。 无害化处理技术: 详细介绍高温堆肥、沼气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技术,确保肥料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被有效杀灭。 混合、造粒、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确保肥料的均匀度、粒度、水分含量等符合标准,并防止在包装过程中发生污染。 绿色食品肥料的检测方法与标准: 重金属、农药残留、致病菌检测: 介绍常用的肥料检测方法,以及国家对绿色食品肥料在这些指标上的严格限量要求。 养分含量检测: 讲解如何准确检测肥料中的氮、磷、钾、有机质、pH值等关键指标。 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库,全程可控。 绿色食品肥料的风险评估与预警: 潜在风险分析: 识别肥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信息公开与追溯体系: 强调建立信息公开和产品追溯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 结论 《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导书,更是一份推动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宣言。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绿色食品肥料的理论基础、种类特性、施用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力求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最实用、最前沿的技术支持。我们坚信,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绿色食品肥料,定能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在绿色食品肥料应用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助您在追求健康、生态、可持续农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共同开创绿色农业的美好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之前在书店里随意翻看过,当时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住了。“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听起来就非常接地气,而且“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张新明”、“张志华”这些名字,也让人觉得内容会很权威。我当时还在犹豫要不要买,毕竟肥料这东西,虽然重要,但总觉得是比较专业的技术性内容,不太好啃。不过,我个人对有机种植和健康饮食一直很感兴趣,所以对绿色食品的概念非常认同,也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如何生产出真正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浅出地介绍肥料的选择、制作、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那绝对是值得一看的。我尤其关心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土壤改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创新技术,还有就是如何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生长阶段来精确施肥,这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那就更好了,毕竟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来检验。总体来说,我当初对这本书的期待就是它能成为一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工具书,能够帮助我对绿色食品的生产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我曾经在一场关于可持续农业的讲座上,听到过一些关于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讨论,其中肥料的使用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讲人提到,很多看似“有机”或“绿色”的农产品,其实在肥料的选择上存在误区,有的甚至是违规使用。这让我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肥料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绿色”的?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界定“绿色食品肥料”的标准,是参照了哪些国内外的权威认证体系?它会不会深入讲解不同种类肥料的成分分析,以及它们对土壤、作物和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教我如何施肥,更能让我理解为什么这么施肥。比如,它是否会对比传统化肥和绿色肥料在成本、效率、环境友好度上的优劣?对于家庭种植者来说,如何在家中利用厨余垃圾等制作环保堆肥,书中是否会有详细的操作指南?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数据支持,比如不同肥料对某种作物产量提升的具体百分比,或者对土壤肥力改善的量化指标,那就更有说服力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科学、环保的肥料使用观。

评分

我最近因为想在家里的阳台上种一些蔬菜,所以开始关注一些园艺方面的内容。我了解到,即使是小规模的种植,肥料的选择也非常关键。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也许它能为我提供一些居家种植的肥料解决方案。虽然我种植的规模不大,但我依然希望使用的是环保、安全的肥料,毕竟是自己吃进嘴里的东西。我很想知道,这本书里会不会有一些针对家庭园艺用户的建议,比如如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制作简易肥料,或者推荐一些适合小批量购买的绿色肥料产品。我比较担心的是,很多关于肥料的技术性书籍,内容都过于深奥,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并且配以清晰的图示或者照片,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另外,我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提到一些关于肥料储存和保质期的知识,毕竟我一次用不了太多,如果储存不当,肥料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阳台农场的小助手,让我种出健康又美味的蔬菜。

评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一个关注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农业的线上社群。社群里经常有人讨论关于肥料对土壤板结、盐碱化等问题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修复土壤、提升地力的经验。我当时就觉得,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想要了解的。这本书《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恰好符合了我对这一领域知识的渴求。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绿色食品肥料”的科学原理,例如,它如何做到在提供作物所需营养的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甚至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我想知道书中是否会对市面上常见的绿色肥料进行评测和推荐,包括它们的成分、价格、适用范围以及潜在的风险?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施用绿色肥料来治理土地退化、恢复土壤活力的农民来说,这本书是否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技术指导?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不同肥料配方和施用技巧的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肥料,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绿色肥料的生产和加工技术,那就更完美了,这对于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评分

我对绿色食品的理念一直推崇备至,也希望能够为家人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食物。然而,在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时,我发现肥料的选择和使用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的问题。我曾经尝试阅读过一些关于农业技术的书籍,但很多内容都过于学术化,让我觉得难以理解和消化。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绿色食品肥料实用技术手册》这本书时,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加实用、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绿色食品肥料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比如,书中是否会详细解释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肥料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辨别市场上哪些肥料真正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书中是否会有相关的指导?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肥料的技巧,避免过度施肥或使用不当导致的负面影响。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绿色食品肥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那就更好了,这能让我对整个绿色食品产业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了解和实践绿色食品生产的得力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