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高丁石 9787109227873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高丁石 978710922787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丁石 著
图书标签:
  • 农作物病虫害
  • 防治技术
  • 农业技术
  • 病虫害防治
  • 高丁石
  • 植物保护
  • 农业生产
  • 病虫害识别
  • 农学
  • 农业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27873
商品编码:2945809418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作者 高丁石
定价 18.00元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 9787109227873
出版日期 2017-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高丁石主编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听专家田间讲课)》从介绍农作物病虫害概念、种类、发生为害特点和农药基础知识入手,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与防治原则以及20多种农作物病虫害的适期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并较全面地论述了当前各地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与措施。该书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指导原则,较系统地阐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及新化学农药在多种农作物上的科学施用技术。

   作者简介

   目录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道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机制以及一系列科学、高效、环保的防治策略。我们认识到,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防治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因此,本书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生产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前沿的知识体系。 第一章: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本章将详细阐述各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基础。我们将从病原体(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和害虫(昆虫、螨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性入手,剖析其生命周期、繁殖方式、传播途径以及对农作物的侵染机制。同时,我们将深入分析影响病虫害发生与流行的环境因子,如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降雨)、土壤状况(肥力、pH值、水分)、地形地貌以及农业栽培措施(播种密度、灌溉、施肥、耕作方式)等。理解这些发生规律,是制定有效防治策略的前提。我们将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不同病虫害在不同环境下的典型发生模式,并引入预测预警技术,包括气象预报与病虫害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帮助生产者提前采取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 第二章:病虫害的危害与经济损失评估 本章重点关注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具体危害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我们将详细描述各种病害的症状表现,如叶斑、枯萎、黄化、畸形、落花落果等,以及害虫的危害方式,如咀嚼、吸食、钻蛀、寄生等。这些危害不仅直接导致产量下降,还会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外观、品质和贮藏性,降低商品价值。此外,病虫害的发生还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对整个农业产业链造成冲击。本书将介绍经济损失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损失(产量损失、品质下降)和间接损失(防治成本、劳动力投入、市场准入限制等)的计算,帮助理解病虫害防治的经济意义,从而提高防治的积极性。 第三章:绿色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本章将系统介绍各类化学农药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作用谱、选择性以及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风险。我们将重点突出“绿色化学防治”的理念,强调在选用农药时,应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广谱或选择性强的品种,并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以及作物生育期,科学合理地选择农药种类、剂型、浓度和施药时期。我们将深入讲解复配、混用、轮换用药等策略,以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新型化学农药的研究进展,如生物合成农药、诱导抗性剂等,为绿色化学防治提供更多选择。此外,本章还将强调农药安全使用规程、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处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章: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的自然机制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生态友好型防治方法。本章将详细介绍生物防治的原理、类型和应用。我们将重点介绍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Bt等)、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除虫菊酯等)以及昆虫激素等。我们将阐述这些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如诱导抗性、干扰生长发育、抑制繁殖等,以及其在不同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案例。此外,本章还将深入探讨天敌昆虫(如捕食性螨虫、寄生蜂、瓢虫等)和捕食性微生物(如芽孢杆菌、拮抗性真菌等)的应用。我们将介绍如何保护和增殖这些天敌,以及如何将其释放到农田中,形成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生态系统。本书还将讨论诱捕器、性信息素诱杀技术等物理生物防治方法,以及如何将其与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构建综合防治体系。 第五章:物理防治与工程技术 物理防治和工程技术是利用物理的、机械的或环境的改变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本章将介绍多种行之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我们将讲解不同类型的诱捕器,如黄板、蓝板、粘虫板、灯光诱捕器等,以及它们在监测和防治害虫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对于农业设施,如温室大棚,我们将重点介绍防虫网、密封技术、高温消毒、蒸汽灭菌等措施,以阻止病虫害的进入和传播。本章还将涵盖土壤耕作、轮作、间作套种等农业工程措施,这些措施通过改变土壤环境、打破病虫害的发生循环,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我们还将讨论覆盖技术,如地膜覆盖、防草布等,及其在抑制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改善土壤温度方面的作用。 第六章:抗性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 培育抗病虫品种是长期而根本的病虫害防治策略。本章将深入探讨抗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从遗传学的角度,解释作物对病虫害抗性的遗传基础,以及不同抗性基因的作用。本书将介绍传统的抗病虫育种方法,如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并结合实例,展示如何通过选育获得高抗性品种。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抗病虫育种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章将详细介绍转基因技术在培育抗病虫作物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导入抗病基因、杀虫蛋白基因等,赋予作物抵抗特定病虫害的能力。我们将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精准改良作物抗性方面的潜力。同时,本章也将关注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公众接受度问题。 第七章:综合防治技术(IPM) 综合防治技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是将上述各种防治方法有机结合,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经济阈值,合理运用多种防治手段,达到经济、有效、环保的防治目的。本章将系统阐述IPM的理念、原则和实施步骤。我们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以及“因地制宜,因害施策”的原则。IPM的核心在于对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测,以及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案。本书将详细介绍IPM在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案例,展示如何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以及抗性育种等措施进行科学组合。我们将重点讲解经济阈值的概念,即在病虫害达到一定密度或危害程度时,防治的经济效益大于防治成本,从而指导生产者何时采取防治措施。 第八章:病虫害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 精准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是IPM成功的关键。本章将介绍现代化的病虫害监测技术和预警体系的构建。我们将讲解田间调查方法,包括定点调查、网格化调查、遥感监测等,以及不同调查工具的使用,如放大镜、显微镜、昆虫网等。本书还将介绍先进的监测设备,如气象站、湿度计、光照计、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器等,以及它们在收集环境数据和病虫害发生信息中的作用。我们将深入探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病虫害预测模型,实现对病虫害发生趋势的精准预测。同时,本章还将介绍病虫害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沟通机制,以及如何将预警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生产者,指导他们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第九章:特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例 本章将精选几种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果树等),深入剖析其常见的代表性病虫害,并结合前几章介绍的各项防治技术,提供详细的综合防治方案。我们将结合具体的作物生长周期,分析不同生育期可能发生的重点病虫害,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建议。每个案例都将力图体现IPM的精髓,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到化学防治,进行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将关注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具体防治策略差异,并鼓励生产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调整。 第十章: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本章将展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将探讨纳米技术在农药递送、病虫害检测中的应用;介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加速抗性品种培育方面的优势;关注利用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精准施药和监测的技术;分析生物技术在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和生物刺激素方面的潜力。此外,本书还将讨论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概念在病虫害防治中的集成应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最后,我们将强调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性,鼓励读者积极探索绿色、高效、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新模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农业生产中的绿色无公害技术特别感兴趣,也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名字叫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作者是高丁石,书号是9787109227873。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但仅从书名和作者名字来看,我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了解到高丁石教授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研究成果在业界享有盛誉。我个人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深知掌握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也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符合当前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趋势。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针对当前气候变化下,病虫害发生规律的新变化,以及如何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我对书中介绍的病虫害的发生机理、识别方法以及防治策略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术,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指导农民,推动当地的农业生产朝着更健康、更环保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的出版感到非常高兴,并相信它会成为一本具有极高参考价值的著作。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家里的阳台菜园里,更有效地管理那些总是令人头疼的蚜虫和白粉病。我尝试过很多网上流传的偏方,效果总是时好时坏,而且总觉得不够科学,心里没底。就在这时,我无意间看到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本书,作者是高丁石,书号是9787109227873。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专业的农业教材,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解了一下。我设想这本书里应该会包含很多关于不同类型病虫害的详细介绍,比如它们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以及最关键的——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理。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针对家庭园艺爱好者的小贴士,或者是一些更容易获取、操作更简便的防治方法。比如,有没有介绍一些天然的驱虫剂,或者如何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来增强植物自身的抵抗力。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病虫害的名称和防治药剂,而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背后的原理,让我真正理解为什么某种方法有效,或者为什么某种病虫害会发生。这样,我才能举一反三,在面对其他植物或病虫害时,也能有更强的应对能力,而不是仅仅依赖书本上的某个具体案例。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农学专业学生,正在为我的毕业论文寻找可靠的资料和研究方向。我一直在关注植物保护领域的前沿技术,尤其是那些能够提高防治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新型方法。当我了解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本书,作者是高丁石,书号9787109227873,我就立刻被它吸引了。从书名来看,它应该是一本系统性梳理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现状的书籍。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对近年来兴起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在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例如,通过传感器、无人机等技术,如何实现对病虫害的早期发现和精准防治,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农药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我个人对生物防治技术也情有独钟,比如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或者利用微生物制剂来防治病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案例,为我撰写论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素材。我也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病虫害抗药性管理方面的研究,这对于长期有效控制病虫害至关重要。

评分

我之前在某个农业展会上听过一场关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讲座,讲师提到了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观点,但当时没来得及记下详细的内容。最近,我在书店里看到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本书,作者是高丁石,书号是9787109227873。我看到作者的名字,隐约觉得可能与我当时听到的讲座有些关联,因为那位讲师的专业背景也相当深厚。我比较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比较新颖的、具有创新性的防治思路。比如,是否会讨论如何利用植物抗性诱导剂来提升作物的自我防御能力,或者如何通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我个人对这种“治未病”的理念非常推崇,认为这比单纯依赖化学药剂更为长远和根本。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些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同时,我也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提及一些关于病虫害整合管理(IPM)的理念和实践,这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实现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病虫害管理策略。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通消费者,我总是希望能吃到更健康、更安全的农产品。我也了解到,农药的使用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一直在寻找关于如何减少农药使用,或者采用更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科普性读物。最近,我看到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本书,作者是高丁石,书号是9787109227873。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比较专业,但我也希望从中能找到一些通俗易懂、能够让我了解基本原理的部分。比如,我想知道,有哪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它们会对我们食用的农产品产生哪些影响?然后,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非化学的、或者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的防治方法,比如生物农药、物理隔离,或者是一些园艺上的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农民们是如何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环境和我们健康的潜在危害的。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相对安全农产品的建议,或者让我了解一些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如何进行的,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