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譜》箋注 |
| 作者 | 陈琮 |
| 定价 | 78.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09201750 |
| 出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谱》是清代陈琮编纂的有关的历史、文化的农学类文献,是中国古代知识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8卷,对的产地、品种、传播历史、栽种、典故、习俗以及诗词歌赋等都有涉及,引用的书目达两百余种,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然迄今未获整理,所见《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不便一般读者实用。本书以上海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年(1815)刊《谱》为底本,进行标点、校勘和资料辑录,繁体横排。本书为2011年度国家古籍出版资助项目。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读完《譜》的注释本,陈琮先生的这本《譜》箋注(9787109201750,中国农业出版社)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作为一个对古典农学文献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时常觉得古代的文本往往隔着一层厚厚的历史的迷雾,即使是再优秀的译本,也难以完全领会其精髓。然而,陈琮先生的注释,恰如其分地为我拨开了这层迷雾。他不仅对书中晦涩难懂的词语进行了细致的考释,更重要的是,他能将那些看似陈旧的农事操作,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技术水平之下进行解读。我尤其欣赏的是,他没有停留在字面意义的解释,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农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例如,在论及某些耕作方法时,陈琮先生会旁征博引,联系到当时的礼制、民俗,甚至是古人的宇宙观,这种宏大的视野让我对《譜》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处理引文的方式也十分得体,既没有显得堆砌,又充分展示了其学养的深厚。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仿佛跟随陈琮先生一同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了那段古老的农耕文明,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振奋的学习经历。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譜》箋注(9787109201750,中国农业出版社)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对于一本古代的农业著作,加上“笺注”二字,我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枯燥的文字、繁琐的考据,以及与我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知识。然而,这本陈琮先生的注释本,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打动了我。陈琮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他撰写的注释,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他对于《譜》的理解,是那种经过长期浸淫、了然于胸的智慧,而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功夫。他擅长从细节处入手,比如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农具名称,他就能追溯其演变,分析其功能,甚至推演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琮先生在解释那些关于节气、物候的篇章时,不仅仅是罗列时间节点,而是将它们与实际的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用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让我体会到古人是如何顺应自然,把握农时的。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份宝贵的智慧遗产,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传承。
评分作为一名现代农业科技从业者,我对《譜》的了解原本十分有限,总觉得它离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过于遥远。但当我翻阅陈琮先生的《譜》箋注(9787109201750,中国农业出版社)时,我被书中蕴含的深邃智慧深深吸引。陈琮先生的注释,并没有刻意去“现代化”古代的知识,而是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去理解和阐释。他对于书中提及的土壤改良、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我特别关注了他对书中关于“因地制宜”原则的解读,这一点在现代农业中依然至关重要。陈琮先生通过对史料的钩沉,清晰地展现了古代先民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摸索出最适合当地的耕作方式。他对于古代农谚、俗语的解读,也让我看到了这些流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如何提炼和传承的。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古代的农业经验,虽然在具体的技术层面可能已经过时,但其背后蕴含的尊重自然、顺应规律的哲学思想,以及对实践经验的高度重视,却是永恒的。陈琮先生的注释,让我得以窥见这份宝藏。
评分我对《譜》这本古籍一直抱有敬畏之心,但其原文的古奥和缺乏详尽解释,常常让我望而却步。陈琮先生的《譜》箋注(9787109201750,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出现,无疑是填补了这一空白。陈琮先生的注释,呈现出一种温润而又不失严谨的学术风格。他对于文中出现的各种植物、动物、工具、以及一些古代特有的度量衡单位,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考证和解释。我注意到,陈琮先生在处理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时,并没有采取一家之言,而是常常会引述不同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分析,这种开放性的学术态度,让我受益匪浅。他撰写的导读部分,也为我们这些初学者构建了一个清晰的阅读框架,让我能更好地理解《譜》在整个中国古代农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整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注释的字体大小适中,与正文形成鲜明对比,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这本《譜》箋注,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份对古代先贤智慧的致敬,陈琮先生功不可没。
评分接触陈琮先生的《譜》箋注(9787109201750,中国农业出版社)这本书,更像是一次与古人的对话。陈琮先生的注释,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化繁为简”的能力,他能够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用一种通俗易懂、又富有学术深度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他对于《譜》中一些关于“稼穑”之道的阐述。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其解读为种植收获,而是深入挖掘了其中包含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他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让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而具体。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包含了对天文、地理、生物等诸多学科的深刻认识。陈琮先生的注释,就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一步步走进了这个古老的农耕世界,让我感受到了先民们的勤劳、智慧和对土地的热爱。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陈琮先生的这本书,功不可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