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儿童肿瘤的认识与防治
定价:48.00元
作者:施诚仁,袁晓军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92387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稿主要内容是关于儿童肿瘤的防治科普读物,由我国儿童肿瘤*线*专家教授撰写。
主要略分三大篇:
1. 有关小儿肿瘤基本知识及解答有关常见问题。
2. 介绍各种小儿肿瘤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
3. 为患有儿童肿瘤的家庭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目录
章 儿童肿瘤的基本认识
节 为什么儿童会患肿瘤
第二节 肿瘤会遗传和传染吗
第三节 环境对肿瘤的发生有什么影响
第四节 儿童常见肿瘤的发病率
第五节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肿瘤
第二章 儿童肿瘤的治疗方式
节 化学治疗—儿童肿瘤的基本治疗措施
第二节 放射治疗—杀灭肿瘤的“神兵利器”
第三节 外科手术—实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第四节 介入治疗—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术
第五节 骨髓移植—造血与免疫功能重建的“加油站”
第六节 免疫治疗—儿童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第七节 舒缓治疗—缓解身心痛苦的“理疗机”
第三章 常见的儿童肿瘤
节 白血病
第二节 恶性淋巴瘤
第三节 脑肿瘤
第四节 神经母细胞瘤
第五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
第六节 肾母细胞瘤
第七节 肝母细胞瘤
第八节 骨肿瘤
第九节 横纹肌肉瘤
第十节 生殖细胞肿瘤
第十一节 甲状腺肿瘤
第十二节 血管瘤
第十三节 淋巴管畸形
第十四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
第四章 肿瘤患儿的饮食与营养
节 七种常见肿瘤症状的膳食宜忌
第二节 抗肿瘤期间的食物配搭及技巧推荐
第三节 肿瘤患儿的个体化营养支持
第五章 肿瘤患儿的日常护理与心理疏导
节 肿瘤患儿及其照顾者的心理社会支持
第二节 儿童实体肿瘤围术期护理的常见问题
第三节 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第四节 输液港和PICC的日常注意事项
作者介绍
周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护士长。
施诚仁,196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六年制学士,1968-1978年贵州省三0一医院外科主治医师,1978-1981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生(导师,佘亚雄教授),1982-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硕博导,特殊津贴,1983年瑞士伯尔尼大学儿童医院外科进修1年(导师,prof. Bottex),1994-2009年分别去美国3次(1~3月)学习考察进修。
历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主要职务,擅长小儿实体肿瘤外科,小儿肛肠外科,新生儿外科等,获津贴,宝钢教师等称号,科研分别获得、省部级、教育部等1~3等进步奖10余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位关注社会议题和医疗科普的独立撰稿人,一直致力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儿童肿瘤的认识与防治》,施诚仁、袁晓军主编,这个组合本身就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专业深度。我个人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构建其叙事框架,它是否会从历史发展、科学突破、临床实践,还是社会关怀等多个维度来切入?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讨儿童肿瘤的病因学,不仅仅是遗传因素,更可能包括环境暴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防治方面,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早期筛查的意义和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异性预防措施。更进一步,我关注这本书在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方面会 đưa ra 怎样的指导,因为这对于受影响的家庭来说,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能否激发社会对儿童肿瘤的关注,并促进相关的研究和医疗资源的投入。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在医疗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我对儿童肿瘤的关注一直非常深厚。虽然我的专业领域并非肿瘤学,但我也深知这个领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施诚仁和袁晓军主编的《儿童肿瘤的认识与防治》,从书名上看,就包含了从基础认识到实际干预的全过程,这正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追求的目标。我很好奇这本书在当前儿童肿瘤治疗和研究前沿方面,会 đưa ra 哪些新的观点和进展。例如,在诊断技术上,是否会提及最新的影像学、病理学或分子诊断方法?在治疗策略上,是否会涵盖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在儿童肿瘤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类型儿童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书籍,它在科普性和专业性之间如何取得平衡,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点。如果它能在深入探讨医学原理的同时,又能让非专业读者理解,那将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期待书中能体现出作者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准确、前沿的知识体系。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充满好奇的退休教师,我一直认为学习永无止境,尤其是在关乎下一代的健康问题上。看到《儿童肿瘤的认识与防治》这本书,我感到一股强烈的学习冲动。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清晰地理解儿童肿瘤的本质,比如,它和成人肿瘤有哪些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发生?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艰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着重讲解“防治”的部分,让我知道,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孩子,哪些是科学有效的,哪些是民间流传的误区。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认识这个领域的入门读物,用严谨又不失温度的文字,为我打开一扇通往理解和希望的大门。它不应仅仅是冰冷的医学知识,更应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盼。
评分我是一名对健康科普充满热情的普通市民,平时也喜欢阅读一些与健康相关的书籍,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当看到《儿童肿瘤的认识与防治》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绝对是值得深入了解的领域。儿童肿瘤,听起来就让人心疼,但“认识与防治”这几个字,又充满了积极的力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颠覆我之前对于儿童肿瘤的刻板印象,用更科学、更人性化的视角来解读这个话题。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和蔼的长辈,耐心解答我心中关于儿童肿瘤的各种疑问,比如,哪些迹象是需要我们格外留意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帮助降低风险?如果不幸遇到了,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应对?我希望书中能够避免过于专业和晦涩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与其被动地面对,不如主动地去了解和行动。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医学书籍,更是一份对孩子健康未来的承诺和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但又带着一丝希望。《儿童肿瘤的认识与防治》,施诚仁、袁晓军主编,光是这个书名,就传递出一种专业和权威感。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充满了未知和担忧。但正是这份未知,驱使我想要去了解,去学习。我设想这本书会像一盏明灯,照亮那些可能让家庭陷入黑暗的角落。我期待它能用最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听起来令人望而生畏的医学术语,让我能够理解孩子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去预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建议,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治疗,更包括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心理上的支持和照顾。毕竟,疾病不仅影响身体,更会触及心灵。我希望它能让我知道,即使面对最棘手的疾病,我们依然有力量去战斗,有方法去争取更好的未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面对未知挑战时,我们手中握住的一份指南,一份勇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