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速成围棋:上:中级篇 |
| 作者 | (韩)金成来 等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642409 |
| 出版日期 | 2011-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笔者与韩国围棋教育家金成来先生合著的“速成围棋”《入门篇》(上、中、下)、《基础篇》(上、中、下)、《初级篇》(上、中、下),南青岛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以其系统性、理论性、趣味性,以及便于操作、便于实践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围棋从教者的青睐。这是令笔者始料未及的,也是令笔者大为欣慰的。 |
| 作者简介 | |
| 金成来,1963年生。1996年入段。2002年教育学硕士。2003年韩国KT杯16强。韩国明知大学围棋系教授。 |
| 目录 | |
| 1 接触战的技术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段落组织结构非常清晰,简直是为我这种“结构性学习者”量身定做的。我尤其喜欢它将不同难度的训练题穿插在理论讲解之中。学完一个小的理论知识点后,马上就有一个相应的练习题来巩固。这种即学即练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很多围棋书虽然理论讲得好,但实战应用起来总是感觉差了那么一层膜,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用”。举个例子,在讲解“打入与治孤”时,作者不是孤立地介绍几种常见的救活手法,而是结合了实战中几种最容易被对手压迫的棋形,提供了多套灵活的应对方案,并且详细分析了每种方案的风险与收益比。这种实用主义的编排,让我对中盘的复杂战斗不再那么心虚。书中的插图和棋谱标记做得非常专业,字体大小和棋子的颜色搭配都很适宜长时间阅读,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对于我这种业余时间有限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作者的语言风格很像是那种经验丰富、乐于分享的老前辈,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它不像有些围棋教材那样,上来就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把人绕晕,而是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地用浅显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对于“厚味”的理解,它就把它比作在棋盘上建立的一个“战略储备金”,告诉你这笔钱在关键时刻能带来多大的流动性。这种形象化的描述,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帮助极大。而且,书中的自我检测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的“请问下一步怎么走”,而是提出了一个情境:“在对手下出这一手后,你如何构建一个最稳健的棋型?”这种引导式的问题,更贴近真实对局中的思考模式。我已经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棋道伙伴”了,每次遇到困惑时,都能从中找到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棋谱讲解方式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作者似乎有一种天赋,能把复杂的变化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它在布局阶段的处理,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刻板,而是充满了对实战思路的引导。比如,在介绍一种常见的星位定式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变化分支,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步棋背后的“意图”——为什么要这么下?对手的应对又意味着什么?这种深度挖掘让我这个中级棋手受益匪浅,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记忆招法,而是在真正理解围棋的逻辑。而且,书中的例局选择都非常经典,很多都是历史名局或者职业棋手近期仍在使用的布局思路,这保证了知识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每看完一个章节,我都会立刻找棋友复盘练习,效果立竿见影,感觉我的棋盘视野开阔了不少,对大局观的把握也更精准了。它不像有些教程那样堆砌术语,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让人充满探索欲。
评分我以前总觉得,要提高棋力,就得啃那些厚得像砖头一样的“大部头”,结果往往是学了一堆死知识,对局中根本用不上。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在“收官”部分的讲解尤其独到。收官往往是业余棋手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很多书对此一带而过,草草了事。但这本书却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详细区分了“先手官子”、“后手官子”以及各种“两边兼顾”的复杂官子组合。它不是简单地列出价值,而是深入分析了为什么这个官子值多少目,以及如何通过“引征”等手段扩大官子价值。更让我佩服的是,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精妙的“官子技巧”,比如如何通过看似不大的交换,在不知不觉中将对手的目数“偷掉”一些。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正是中级棋手迈向高级的关键。读完这一部分,我在实战中明显感觉自己对目数的判断更准确了,不再是凭感觉下官子,而是心中有明确的价值计算。
评分最让我赞叹的是,这本书在“禁入点”和“急所”的讲解上,体现了超越一般中级教程的深度。它不仅告诉你哪些地方不能下,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不能下,以及如果误下会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让读者对棋盘上的“禁区”形成一种本能的敬畏。特别是关于“劫争的策略性运用”那一章,作者没有停留在教人如何打劫,而是上升到了“主动制造劫争”的高度。它分析了几种情况下,主动挑起劫争,即使最后没有获利,但通过劫争的牵制,为自己在别处获得更大的利益创造了机会。这让我意识到,劫争不仅仅是胜负的工具,更是一种强大的战术手段。全书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形”与“势”的辩证关系,让你在追求实利的同时,不至于丢掉对棋盘整体控制力的追求。这对于希望稳步提升自己棋盘格局的棋手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