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速成围棋:基础篇:上 |
| 作者 | 黄焰,金成来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637030 |
| 出版日期 | 2011-11-01 |
| 字数 | |
| 页码 | 174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22Kg |
| 内容简介 | |
| 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黄焰、金成来认识到入门教育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克服这些问题出版了《速成围棋》这套教材。《速成围棋》适当降低了已有教材的难度,为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戏的错误想法,从1卷开始收入了地(空)和行棋等围棋基础概念。同时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训练问题也是提高围棋兴趣的内容。 |
| 作者简介 | |
|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5年升为五段;1989年获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获“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获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奖“敢斗奖”;为1994年、1995年、1998年“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金成来,1996年入段。2002年教育学硕士。2003年韩国KT杯16强。韩国明知大学围棋系教授。 |
| 目录 | |
| 1.叫吃以后n 1-1.叫吃以后一吃n 1-2.叫吃以后一连接n 1-3.叫吃以后一逃出n 1-4.叫吃以后一双吃n 1-5.叫吃以后一征n 1-6.叫吃以后一罩(枷)n 1-7.叫吃以后一倒扑n n 2.连接n 2-1.连接的应用n 2-2.连接哪里呢n 围棋小常识n 3.断n n 4.对杀n 4-1.数气n 4-2.长气后对杀n 4-3.长自己的气的同时收对方的气n 4-4.扳吃n 5.先手,后手n 6.救活重要的子n n 7.倒扑n 7-1.扑吃n 7-2.扑吃两次n 围棋小常识n 8.滚打包收n n 9.死活n 9-1.提还是连n 9-2.缩小眼位n 9-3.点杀白棋n 9-4.利用先手活棋n 10.好形和坏形n n 11.布局n 11-1.三线和四线n 11-2.角n 11-3.边n 11-4.中央n 11-5.综合n n 12.围目n 12-1.挡n 12-2.一间跳守n 围棋小常识n 实力测验n 回n 第二回n 第三回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是一个对学习新事物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往往因为初期的一点点挫败感就容易放弃。所以,选择一本能提供持续正反馈的书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一次性抛出所有规则,而是采用了螺旋上升的教学法。每一个新的概念(比如“活棋”的条件)都会在前一个概念(比如“眼位”)的基础上构建,并且每隔几个章节就会穿插一个“基础知识回顾与自测”的小节。这些小测验的设置非常巧妙,它们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要求你根据给出的棋形,指出“A点是眼位吗?”或者“白棋在X处能否做活?”。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信心。当我发现自己能独立判断出一些简单的死活题时,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它没有给我带来“我什么都学不会”的焦虑,反而让我觉得,只要按照这个节奏走下去,我真的可以掌握围棋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准确、精炼,但绝不枯燥。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国外翻译过来的围棋教材,那些翻译腔太重,读起来佶屈聱牙,很多关键的术语翻译得生硬别扭。但《速成围棋:基础篇:上》的作者显然对中文的表达方式有深刻的理解。它用词考究,比如描述棋子的“气”时,它不用干巴巴的“外部连接点”,而是用“呼吸口”这种更具生命力的词汇,瞬间拉近了读者与棋子之间的距离。在讲解“联络与分断”的复杂关系时,作者非常擅长运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使抽象的战略意图变得具象化。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厚薄”的论述,它没有简单地定义“厚”就是“没有弱点的棋形”,而是通过描述“厚势”在未来对棋局产生的“潜力回报”,让我体会到围棋是一种关于“时间价值”的博弈。这种行文的节奏感,使得即使是面对相对枯燥的规则讲解,阅读过程也像在听一位技艺精湛的老师在娓娓道来,丝毫没有阅读疲劳感。
评分对于一个想从零开始、但又不想被传统老套路束缚的现代学习者来说,这本书的“现代化”视角是它最大的亮点之一。它在基础篇中,就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植入一些现代围棋的理念,而不仅仅是复述古代的棋谱或规则。例如,它在讲解“效率”时,会对比两种不同的“挂角”方式,并分析在现代高速发展的棋局中,哪一种效率更高,以及它对后续“占角”和“挂角”的价值排序的影响。虽然是“基础篇”,但它对“目数”和“潜力”的量化描述,已经有了超越初级水平的深度。它没有故弄玄虚地强调“棋道”的玄妙,而是非常务实地将围棋拆解成了一系列可以被理解和计算的“资源管理”问题。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围棋并非只有“天赋”才能征服,它更像是一门严谨的、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的“技艺”。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对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和掌控感,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来膜拜。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时,原本是抱着一种“随便翻翻,能学到点皮毛就好”的心态。毕竟市面上教围棋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我看不懂的术语和复杂的数学模型;要么就是过于口语化,讲得云里雾里,根本抓不住重点。这本书却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它的排版设计非常注重视觉引导,大量使用对比鲜明的图例来辅助说明。比如在讲解“打吃”和“提子”的区别时,它会用加粗的线条和不同的阴影颜色来区分当前形势下的“威胁点”和“已完成动作”,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布局”思想时,没有直接推荐固定的开局套路,而是侧重于“地域划分”和“效率最大化”的原则。读到关于“大场优先”的那一节,我茅塞顿开,明白了为什么高手总是在开局阶段抢占广阔的空间,而不是急于在边角纠缠。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标准答案”,而是教我如何形成一套自己的“思考框架”。虽然是基础篇的上册,但它已经展现出一种深远的教学视野,让我开始从“点”去看待棋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子的死活”上。
评分这本《速成围棋:基础篇:上》真的让我对围棋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围棋是个非常高深莫测的学问,光是看那些棋谱就头晕眼花,总觉得非得有异禀的天赋才能入门。然而,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棋盘结构、棋子的提、气和眼位开始讲起,没有丝毫的跳跃感。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的心理,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在讲解复杂概念之前,用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铺垫。比如讲解“劫争”的时候,它不是直接抛出规则,而是先描述了一个双方争夺某一块地的僵持局面,让读者在情境中理解为什么需要引入“劫”这个概念来打破僵局。我尤其欣赏它在“手筋”介绍上的处理,没有简单地罗列招法,而是通过几个经典的对局片段,让你体会到“妙手”是如何在细微之处扭转乾坤的。读完前几章,我发现自己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禁手”,而是开始理解每一步棋背后的意图——是为了连接、分割,还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那种从“盲目下棋”到“有目的地下棋”的转变,简直令人兴奋,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觉得围棋的学习曲线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陡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