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许禹生武学辑注-(全二册)
定价:194.00元
售价:149.4元
作者:许禹生,唐才良 校注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30489222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民国成立,识时之士,渐知拳术之为国魂”,武术“大则可强国强种,小则可却病延年”
《太极拳势图解》具有四项*,是研究杨家太极拳的首要著作。
循迹追踪,陈式太极拳第五路全套复原,公开。
体操与武术首度结合为少林十二式进入校园。
《太极拳势图解》具有四项*,是研究杨家太极拳的首要著作。《太极拳势图解》是我国*早的太极拳教材。有些学者认为“《太极拳势图解》其拳势为杨健侯所授,计74势,每一拳势都有图解,从中可以了解杨健侯拳势和练法应用”,而从《太极拳势图解》动作示意图分析,《太极拳势图解》中的拳架,是依照杨澄甫早期拳架为模板手工绘制而成的。总之,《太极拳势图解》的架式是研究杨家太极拳的重要资料,也是本次校注的重点。
《陈式太极拳第五路》的价值,简言之,它是中国武术的一块“活化石”,是研究陈式太极拳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少林十二式”动作简单、姿势正确、便于教授。、纯以心意为主,倘工夫纯熟,再得善拳术者为之讲解,则发着应用,处处胜人,为习拳之成始成终者也。
内容提要
许禹生是中国武术史上杰出的武术实践者、发掘者、推广者。许禹生借助研究社创办体育刊物,开展武术培训、武术宣传和武术研究,使武术进入学校教育领域,成为学校体育课的重要内容。
本套书包含许禹生在民国期间的重要著作《太极拳势图解》《陈式太极拳第五路》《少林十二势》。《太极拳势图解》是试图用科学分析的眼光,阐述关于太极拳练习的次序,用图来表现这个过程。
《陈式太极拳第五路》是中国武术的一块“活化石”,此次复原,也让大众看到,第五路与现在流行的太极拳有很多不同,它确实比较刚烈威猛。
《少林十二式》动作简单,便于教授,是武术结合西洋体操,作为初阶入门教材进入学校的探索。
目录
《许禹生武学辑注 : 太极拳势图解》
上编
章绪言
第二章太极拳之意义
第三章十三式名称之由来(附八方图、五步图)
第四章太极拳合于易象之点(附太极图、衍易图)
第五章太极拳之流派
第六章《太极拳经》详注
下编
章太极拳路之顺序及运动部位图(附说明)
第二章太极拳各势图解
第三章论太极拳推手术
第四章推手术八法释名
第五章太极拳应用推手术
节太极拳之桩步
第二节单搭手法
第三节双搭手法
第四节单手平圆推揉法
第五节扌履按推手法
第六节单手立圆推手法
第七节扌履挤推手法
第八节单压推手法
第九节压腕按肘推手法
第十节四正推手法
第十一节四隅推手法
跋
《许禹生武学辑注 : 陈式太极拳图解 少林十二式》
《太极拳》目次《太极拳》绪言
一、预备式
二、金刚献杵式
三、懒扎衣式
四、六封四闭式
五、单鞭式
六、护心拳
七、分水式
八、前蹚拗步
九、十字拳
十、下翼式
一一、卧虎肘
一二、披身锤
一三、颠步连珠炮
一四、指裆锤
一五、转身七星拳
一六、弯弓射虎式
一七、抽身四平拳
一八、回峰雁翅式
一九、回身探马拳
二十、跃步抹眉肱
二一、转身腰拦肘
二二、左右大肱拳
二三、拗步左扇式
二四、拗步右扇式
二五、右埋伏式
二六、左蹬脚
二七、左埋伏式
二八、右蹬脚
二九、颠步连珠炮
三十、掩肘洪拳
三一、收步右分脚
三二、左转摆连腿
三三、雀地龙式
三四、金鸡独立式
三五、丹鸡扑地式
三六、朝天灯式
三七、倒捻肱
三八、白鹤展翅式
三九、拗步斜行式
四十、琵琶式
四一、搧通臂
四二、倒骑龙式
四三、运手
四四、前分手
四五、高探马式
四六、小擒打
四七、回身十字腿
四八、搂膝指裆锤
四九、猿猴献果式
五十、六封四闭式
五一、单鞭式
五二、上步七星式
五三、退步跨虎式
五四、双摆连腿
五五、弯弓射虎式
五六、金刚献杵式
《少林十二式》目次
绪言
式屈臂平托式
第二式两手左右平托式
第三式双手上托式
第四式单臂上托式
第五式双推手式
第六式膝臂左右屈伸式
第七式屈臂抱颚式
第八式掌膝起落式
第九式左右推掌式
第十式扑地伸腰式
第十一式抱首鞠躬式
第十二式伸臂下推式
作者介绍
许禹生(1878—1945年),武术教育家,字靇厚,北京市人,原籍山东省济南市。许禹生出生于武术世家,6岁起,习练查拳、潭腿等拳术,后拜师河北沧州的刘德宽先生学六合门拳械等。
许禹生在与各派武术行家的交流中,广泛了解了武术各门各派的长处,特别是见识到了太极拳家杨健侯先生的技艺真谛,并拜其为师。经年累月的武术实践为他日后创办武术团体奠定了基础。1912年底,许禹生邀请郭秋坪、钟一峰、岑履信、关伯益、金湘甫、延曼生等武术名家创办了北京体育研究社,后改称为北平体育研究社。
唐才良,1944年生于上海。1956年,学八段锦及初级拳技。1962年,由其父指导学太极拳。1975-1976年,两次参加县体委举办的太极拳培训。1981年,向傅钟文老师学85式太极拳。2011年,经太极拳活动家翟金录引荐,拜杨澄甫之子杨振国为师,专心研究杨氏太极拳。
热爱太极拳,求真务实,常在太极拳史领域发表评论,在《中华武术》《武魂》《搏击》《武当》等报刊杂志发表了近百篇太极拳论文。其中一些文章得到杂志主编的好评,被特设专栏介绍。2015年,整理出版了《顾留馨日记——太极拳史解密二编》。
许禹生(1878—1945年),武术教育家,字靇厚,北京市人,原籍山东省济南市。许禹生出生于武术世家,6岁起,习练查拳、潭腿等拳术,后拜师河北沧州的刘德宽先生学六合门拳械等。
许禹生在与各派武术行家的交流中,广泛了解了武术各门各派的长处,特别是见识到了太极拳家杨健侯先生的技艺真谛,并拜其为师。经年累月的武术实践为他日后创办武术团体奠定了基础。1912年底,许禹生邀请郭秋坪、钟一峰、岑履信、关伯益、金湘甫、延曼生等武术名家创办了北京体育研究社,后改称为北平体育研究社。
唐才良,1944年生于上海。1957年
文摘
序言
《BF:许禹生武学辑注-(全二册)》这本书,仅仅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而严谨的气息。许禹生先生,他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一段武学历史的辉煌,而“辑注”二字则暗示着这是一次对这位武学大家思想精髓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许禹生先生的武学体系,是侧重于理论的阐释,还是会结合大量的图文资料来加以说明?唐才良先生的“校注”,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学术的权威性。作为一名读者,我深知校注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它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态度,才能将前人的思想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并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版,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更高的期待,相信这套书一定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武学经典。
评分拿到《BF:许禹生武学辑注-(全二册)》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分量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厚重,更是知识和思想上的深邃。许禹生先生的名字,在武学界早已是传奇般的存在,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武术技艺本身,更在于他对武学理论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而“辑注”二字,恰恰点出了本书的核心价值——对许禹生先生珍贵武学思想的系统梳理与深度解读。唐才良先生的“校注”,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越层层迷雾,抵达智慧的彼岸。我非常好奇,这次校注会为我们揭示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会是对原著的精准复原,还是会融入唐先生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悟?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无论是精美的装帧,还是清晰的排版,都将是提升阅读享受的重要一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武学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更深远的境界。
评分从书名《BF:许禹生武学辑注-(全二册)》来看,就充满了神秘感和学术深度。许禹生先生,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一段武学传奇,他的思想和技艺,如同深埋的宝藏,一直等待着被发掘和传承。而“辑注”二字,则暗示了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武学普及读物,而是一项严谨的学术整理和研究工作。唐才良先生的“校注”,更是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更上一层楼。校注的过程,往往是艰辛而细致的,它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考据能力,以及对原文精髓的精准把握。我猜想,唐才良先生在这本书的校注过程中,一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力求还原许禹生先生武学思想的原貌,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阐释和补充。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版,也为这本书的传播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许禹生先生的武学理论,甚至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转化为自身实践的一部分。
评分这本书《BF:许禹生武学辑注-(全二册)》给我带来的第一感觉就是“经典”和“珍贵”。许禹生先生的武学造诣,在武术界是公认的翘楚,他的思想和理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辑注”二字,则表明了本书的性质: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对许禹生先生武学思想的系统性梳理、考证和解读。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工作。唐才良先生的“校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我看来,校注往往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承载着对历史的尊重,对知识的敬畏,以及对后学的责任。我非常期待,唐先生的校注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视角和理解,是会更深入地挖掘许先生思想的精髓,还是会为我们拨开一些历史的迷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书籍的整体品质充满了信心,相信这套书一定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反复研磨的武学巨著。
评分这本《BF:许禹生武学辑注》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迫不及待想把它捧在手里细细品味。许禹生先生的名字,对于许多武学爱好者来说,早已是如雷贯耳,他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一直是我们仰望的对象。而唐才良先生的校注,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无尽的期待。能够将许禹生先生的武学思想集结成册,并且由经验丰富的唐才良先生进行严谨的校注,这本身就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我尤其好奇,这本书究竟会以何种方式呈现许禹生先生的武学体系?是纯粹的理论阐述,还是会结合大量的实例和图解?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出版机构,在书籍的质量和内容把控上一直有着极高的水准,这让我对本书的装帧设计、排版印刷以及整体的阅读体验都充满了信心。相信这套书一定会成为武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也希望它能为更多热爱武学的朋友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