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定价:30.00元
作者:张湖德,马烈光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09134481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8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根据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的精辟论述,结合现代医学、营养学、养生学理论,详细阐述了饮食养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全书共五章,章为总论,包括饮食养生的基础理论,食物的性味和应用,以及饮食保健的发展等;第二至五章分述了食养、食疗、食补、食忌的相关知识,并介绍了约200种食品和500种食谱的制作、保健功效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本书内容贴近生活,阐述深入浅出,是一部经典、实用的饮食养生百科全书,适于城乡广大群众、基层卫生人员和饮食行业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章 《内经》饮食养生总论
一、《内经》关于饮食养生的精辟论述
(一)“饮食有节”是“尽终其天年”的关键
(二)全面配伍
(三)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
(四)谨和五味
(五)食物的归经
(六)饮食宜忌
(七)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输布
二、食养基础理论
(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
(二)以脏象学说为核心
(三)以经络学说为基础
(四)以治则学说为运用
三、食物的性味与应用
(一)食物的性味
(二)食物的应用
四、从《内经》饮食养生看当今饮食健康的发展
(一)“饮食要回归自然”
(二)开发绿色食品
(三)关于开发保健食品的几点意见
(四)营养保健食品有哪些发展途径
(五)保健食品的概念及审批
(六)昆虫类保健食品的开发时不我待
(七)开发旅游保健食品
(八)开发美容保健食品
第二章 《内经》论食养
一、食养的基本知识
(一)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
(二)寿命长与短的关键在饮食
(三)吃水果的学问
(四)食用蔬菜要科学
(五)合理搭配食物
(六)还是传统的“米麦相扶、干稀两便”好
(七)“按时择茶”好
(八)怎样认识“辟谷”
(九)饮食养生不宜忽略了发物
(十)中药泡茶常服有害
(十一)喝酒真能御寒吗
(十二)与酒相克的食物
(十三)与鸡蛋相克的食物
(十四)吃牛肉必须注意的问题
(十五)喝足水重要
(十六)清晨起来好喝杯水
(十七)多咽几口唾沫有益健康
二、食养的基本原则
(一)饮食有节
(二)合理调配
(三)五味调和
(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五)食养要辨体质而施
(六)合理烹调
(七)科学进食
(八)食后养生
三、食养的基本方法
(一)健肺食养
(二)强肝食养
(三)增强心功能的食养
(四)保养胃气的食养
(五)先天之本——肾气的食养
(六)抗衰老的食养
(七)养颜润肤的食养
(八)增力健体的食养
(九)增强性功能的食养
(十)延年益寿的食养
(十一)防癌抗癌的食养
(十二)减肥轻身的食养
(十三)健脑食养
(十四)增肥丰形的食养
(十五)健牙固齿的食养
(十六)乌发秀发的食养
(十七)安神助眠的食养
(十八)健鼻聪耳的食养
(十九)健骨壮腰的食养
(二十)明目美眉的食养
(二十一)固孕安胎的食养
第三章 《内经》论食疗
一、《内经》关于食疗的基本概念
(一)生活医疗实践与食疗理论
(二)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与食疗
二、《内经》关于食疗的基本原则
(一)五味调和以养五脏
(二)补泻调和以养五脏
(三)寒温调和以养五脏
(四)食量、食次调和以养五脏
三、《内经》关于食疗的基本观点
(一)顺应自然按季节食疗的观点
(二)四气五味基本食性与阴阳五行相应而入五脏的观点
(三)食药一体调整阴阳的观点
四、《内经》中关于食疗的具体论述
(一)饮食之养、助、益、充
(二)五味入五脏
(三)五味相胜
(四)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五)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五、常见病证的食疗
(一)常见外感病的饮食疗法
(二)常见内科病的饮食疗法
(三)常见妇科病的饮食疗法
(四)常见儿科病的饮食疗法
(五)常见外科病的饮食疗法
(六)常见皮肤科疾病的饮食疗法
第四章 《内经》论食补
一、概论
(一)食补的重要作用
(二)食补中的辩证思维
(三)食补的运用范围
(四)食补妄用的危害
二、食物补益
(一)“五谷”类补品
(二)“五果”类补品
(三)“五菜”类补品
(四)“五畜”类补品
三、药膳补益
(一)补气药膳
(二)补血药膳
(三)药膳
(四)补阴药膳
(五)补五脏药膳
第五章 《内经》论食忌
一、概论
(一)《内经》关于食忌的概念
(二)食忌——“无使过之”的原则
二、《内经》中食忌的辨证观点
(一)忌不辨体质、脏腑的阴阳盛衰
(二)忌不辨食物的四气五味和归经属性
(三)忌不辨食物的君臣佐使和采集加工的配伍原则
(四)忌不辨居住环境、地理位置和四时气候的影响
(五)忌不辨饮食习惯的影响
三、《内经》中关于食忌的具体论述
(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二)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三)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四)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五)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
(六)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四、常见病证与食忌
(一)常见内科病的饮食禁忌
(二)常见妇科病的饮食禁忌
(三)常见儿科病的饮食禁忌
(四)常见外科病的饮食禁忌
(五)常见皮肤科疾病的饮食禁忌
作者介绍
张湖德,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顾问,国际整肤医学会教授,当代医学科普作家;兼任香港仲景医药出版社副社长、总编等职。长期从事《黄帝内经》和中医养生教学工作;曾在30多家出版社出版过170多部著作,其代表著作有《中华养生宝典》《实用美容大全》《(黄帝内经)
文摘
序言
这本《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光是书名就让人心生敬畏,毕竟是流传千古的医学经典,但翻开书页,我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平易近人得多。我一直对传统养生理论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古籍都晦涩难懂,常常是读了半天也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的编者显然深谙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他们没有将《黄帝内经》的原文堆砌,而是巧妙地结合了现代营养学和生活实践,将那些深奥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用清晰的图表和具体的食谱展现出来。比如,书中对四季养生的阐述,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吃什么,更细致地分析了在特定季节,人体的经络如何变化,为什么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来顺应天地之气。我特别欣赏它对“辨证施食”的详细解读,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吃这个对所有人都好”,而是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给出了个性化的食材选择和烹饪建议。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调整了近期的早餐结构,仅仅一周时间,就感觉精力明显比以前充沛了,那种踏实的、由内而外的改善,比盲目跟风市面上的各种“网红”食疗法有效得多。这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本贴心的健康顾问,让我真切体会到,原来古老的智慧可以如此贴合现代生活。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市面上关于养生的书太多了,大多是浮夸和浅尝辄止。《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化的养生框架,而不是零散的养生小窍门。它没有纠结于那些玄乎的理论,而是着重于“如何做”和“为什么这么做”。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对“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论述,书中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解释了脾胃在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并给出了大量保护脾胃的日常食饮方法。比如,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烹饪方式对食物药性的影响,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看似健康的食材,如果烹饪不当,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我记得有一次加班到很晚,肠胃很不舒服,按照书里提到的“清粥配姜丝”的食疗法,第二天早上起来症状就缓解了许多。这种即时反馈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书中内容的信任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了我如何“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套固定的养生公式,这是一种更高阶的健康管理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阅读习惯,这一点常常被忽略,但却是决定一本养生书能否长期被阅读的关键因素。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图文并茂,色彩搭配柔和,看起来非常舒服。不像有些旧版的养生书,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的结构划分清晰,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便于读者查阅和回顾。我特别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实践要点”总结,把复杂的理论浓缩成几条可执行的行动指南。对于像我这样工作节奏快、时间碎片化的现代人来说,这简直是福音。我不需要每天花大量时间去深入研究每一个药材的典故,而是可以直接获取如何在三分钟内为自己准备一份符合时令的养生饮品。而且,书中对食材的选取也十分接地气,大部分都是我们日常能在菜市场买到的普通食材,这极大地降低了养生的门槛,让我感觉到,原来真正的健康生活并不需要昂贵的保健品或稀有的药材,关键在于对日常饮食的“智慧运用”。
评分我曾尝试过许多偏向西方营养学的饮食调整方法,效果时好时坏,总感觉少了点“底气”,好像只是在修补表面的症状。阅读《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之后,我才明白,那是因为缺少了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调理思路。这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整体观,它把饮食和情志、运动、气候变化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书中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不仅仅是让你多吃点热的或凉的食物那么简单,它会深入探讨在阳气最盛的夏日,如何通过饮食来“避暑”但又不“伤阳”,这其中的微妙平衡,是单纯的营养学很难给出的。我个人对于书中关于“食饮有节”的阐释印象深刻,它并非提倡极端的节食或暴饮暴食,而是强调了一种“适度”的哲学。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吃饭的速度、饭量以及进食的心境,这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更是关于“怎么活”。这种深层次的理念渗透,让我的饮食行为从一种习惯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健康选择。
评分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处理“禁忌”问题上的态度。很多养生书籍对某些食物的禁止往往是绝对化的,让人在选择时瞻前顾后,反而增加了心理负担。这本书则采用了更灵活的“辨体质、分时令”的原则。比如,它不会简单地说某种食物是“毒药”,而是会说明在某种体质(比如湿热体质)或在特定时节(比如寒冬腊月),过量摄入或不恰当食用该食物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辩证的、动态的视角,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更科学的判断,大大提高了养生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我发现,很多我过去认为“上火”的原因,在书中找到了更深层次的归因,原来很多时候是“水土不服”或“情志不畅”导致的“假象上火”。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配合情绪疏导,那些反复出现的口疮和小毛病,真的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套基于《黄帝内经》的饮食系统,提供了一种立足于个体差异的、可持续的健康维护方案,非常值得深入学习和长期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