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定价:98.00元
作者:郭英荣,江波,王英永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0302827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96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对江西阳际峰地区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的总结,内容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菌物和自然保护区评价,并着重对动物物种多样性(两栖纲、昆虫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鱼类资源)、植物物种多样性(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区系、植物区系等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此外,还对当地相关生态环境资源、生态旅游等进行了科学评价。本书对评价江西阳际峰地区生物资源的科学价值,对探讨和预测江西阳际峰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部门开展生态旅游规划以及自然保护管理等方面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方向的科研人员、高等学校师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爱好者参考。也可为部门、自然保护管理部门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目录
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综合报告
1.1 自然地理概况
1.2 植物资源
1.3 动物资源
1.4 历史沿革和社区概况
1.5 综合评价
第二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
2.1 区域地质
2.2 水文地质
2.3 地貌
2.4 气候
2.5 土壤
第三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
3.1 种子植物
3.2 珍稀植物多样性
3.3 种子植物资源
3.4 苔藓植物
第四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植被
4.1 植被组成、现状及特点
4.2 植被分类
第五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
5.1 调查研究方法
5.2 结果
5.3 结论
第六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不含两栖类)资源
6.1 哺乳纲动物资源调查
6.2 鸟类生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分析
6.3 爬行纲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6.4 鱼类资源调查报告
第七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节肢动物资源
7.1 昆虫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7.2 蜘蛛调查
第八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
8.1 调查方法
8.2 结果和分析
8.3 结论
第九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菌物多样性调查
9.1 菌物多样性概况
9.2 菌物资源分述
9.3 与江西境内相近地区真菌多样性比较
第十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策划报告
10.1 策划依据
10.2 基本概况与评价
10.3 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10.4 旅游区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10.5 产品开发设计
10.6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10.7 环境保育
10.8 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措施
10.9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0.10 综合保障体系构成
第十一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科学考察报告
11.1 基本概况
11.2 社会经济与生态文化资源概况
11.3 毗邻社区樟坪乡社会经济概况
11.4 结论
第十二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评价
12.1 自然属性与保护管理评价
12.2 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12.3 具有较好的保护管理基础与较高的管理水平
12.4 具有较高的经济资源价值
12.5 综合价值的数量化评价
12.6 区域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12.7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三章 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编目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光是名字就透着一股子“硬核”劲儿,能让人联想到科考队员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的场景。江西阳际峰?听起来就不是那种人迹罕至、神秘莫测的仙境,更像是一个需要认真去探索、去了解的真实存在。所以,我想象中的这本书,应该会像一本生动的百科全书,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关于阳际峰的“第一次”——第一次发现的物种,第一次记录的气候数据,第一次绘制的地形图。它不应该是那种轻描淡写、点到为止的介绍,而是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嚼碎了,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比如,它会详细描述阳际峰独特的地质构造,是如何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形成的?那些奇特的岩石和山体形态,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会不会有关于这个区域的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如果有,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而且,作为自然保护区,对动植物的调查肯定是最核心的部分。我期待书中能够详尽地列举出这里的各种动植物,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更希望能够了解到那些珍稀的、濒危的,甚至可能是只有阳际峰才有的特有物种。它们的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甚至它们是如何适应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的,都应该被细致地描绘出来。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关于阳际峰生态系统奥秘的深度解码,让普通读者也能窥见一丝科学研究的严谨与魅力。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立刻想到的是那种充满了生命力的画面。阳际峰,这个名字自带一种蓬勃向上、生生不息的感觉。这本书,在我看来,不应该只是枯燥的图表和数据堆砌,更应该是一场关于生命轮回的宏大叙事。我希望它能将阳际峰的生物多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仅是静态的物种名录,而是要讲述它们的故事。比如,那些依附在岩石上的苔藓,它们是如何在贫瘠的环境中扎根生存的?那些穿梭在林间的鸟类,它们的迁徙路线是怎样的?它们在繁殖季节又会发出怎样动听的歌声?还有那些隐藏在草丛中的昆虫,它们在整个生态链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本书,应该会深入探讨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比如捕食与被捕食,共生与寄生,甚至是被忽视的微生物的作用。我期待看到书中对不同生境的细致分析,森林、草甸、溪流,甚至是那些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它们各自孕育着怎样独特的生命?这本书,更应该是一本关于“保护”的生动教材,它会告诉我们,为什么阳际峰需要被保护,它对整个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有着怎样的意义。它可能会展示一些曾经面临的威胁,以及科学家们为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财富所付出的努力。
评分我脑海中浮现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时间与空间的史诗。江西阳际峰,这个地方一定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貌。我猜想,这本书会以科学的严谨性,去解读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它会从地质学的角度,去剖析阳际峰的成因,那些层层叠叠的山岩,是否记录着板块运动的痕迹?那些深邃的峡谷,是水流的杰作,还是地质断裂的结果?这本书,可能会把我们带回遥远的过去,去想象这片土地曾经的样子,也许曾经是沧海,也许是洪荒。然后,它会逐渐聚焦于近代的科学考察,记录下一次次勘探的艰辛与收获。我想象中的书中,会有详尽的地图绘制,标示出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比如矿产、水源,以及那些具有科研价值的特殊地质现象。而且,作为一本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它肯定会对当地的气候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年均温度、降水量、风力等,并分析这些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和生物分布的影响。它还会探讨人类活动对这片区域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本书,就像一部活的教科书,用科学的语言讲述着阳际峰的故事。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带来一种“发现”的惊喜。阳际峰,这个名字就充满了探索的意味。这本书,应该像一个耐心而细致的向导,带领读者去揭开这个自然保护区层层神秘的面纱。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庞大,更重要的是那些“非同寻常”的存在。比如,是不是有一些极其罕见的植物,它们只生长在这片特定的土壤里?是不是有一些特有的动物,它们的进化路径充满了故事?我期待书中能附带大量的精美图片,清晰地展示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甚至捕捉到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动的瞬间。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鸟类、兽类、昆虫等不同类群的专项调查报告,详细记录它们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繁殖习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应该能揭示阳际峰在地理、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比如它独特的水系分布,是否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它特殊的微气候,是否孕育了与众不同的植被?这本书,应该是一份关于阳际峰生态密码的详细解读,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片土地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听起来就充满了“实践”的痕迹。我猜想,它不是那种坐在书桌前就能写出来的东西,而是科考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观察、用数据说话的真实记录。我设想的这本书,会充满了那种“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它会细致地描绘阳际峰的地形地貌,比如山体的海拔、坡度、岩性构成,还有各种溪流、瀑布、溶洞等水文地质特征。它还会深入研究当地的气象数据,长年累月的气温、降雨、湿度、风力等数据,可能会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直观地展示这里的气候规律。而最吸引我的,一定是关于生物资源的调查。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记录这里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以及它们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情况。动物方面,我也期待能看到关于陆生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以及昆虫等各类群的详细调查报告,包括它们的数量、分布、繁殖、食性等等。这本书,更应该能体现出科学家们在野外考察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为了获取数据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份关于科学探索精神的赞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