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互联网 '丛书:互联网+政务:从施政工具到治理赋能 |
| 作者 | 唐鹏 |
| 定价 | 48.00元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1298301 |
| 出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从互联网产业发展出发,结合'互联网 ”理念的兴起,通过对互联网技术、模式、思维对各实体行业的渗透和熏染,导出'互联网 政务”的必然性和紧迫性,通过对'互联网 政务”背景、理念、现状、趋势、挑战、案例等分析与解读,全面揭示'互联网 政务”对、企业、公众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路径,并为'互联网 政务”的重要参与主体——机构提供具体发展建议。 |
| 作者简介 | |
| 唐鹏 孟昭莉 |
| 目录 | |
| 目录/Contents 01 “互联网 ”与:从若即若离到 不离不弃 //2 02 移动:“互联网 ”的 加速度与“溢出效应” //17 01 转型与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 //38 02 “互联网 政务”的中国元素 //50第3章 //71 01 “互联网 政务”的正面与背面 //72 02 政务服务生态重塑与角色切换 //102 03 “互联网 政务服务”行动指南 //125 01 移动视角下的全球电子政务道路分野 //168 02 奇点临近:“互联网 政务”再想象 //189 |
| 编辑推荐 | |
|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 政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更重要的是,本书的作者还有一丝在“一切都在互联网化”的语境下,发现在线服务在中国的运动轨迹与背后动因,以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野心。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互联网+政务”这一复杂概念的宏观把握和微观解读的完美结合。唐鹏先生在书中,不仅勾勒出了互联网+政务发展的宏伟蓝图,例如如何构建智慧城市、打造数字政府,更深入到了具体的实践层面,分析了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诸多环节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的论述严谨而不失温度,既有理论上的深度,又不乏人文关怀。书中对“从施政工具到治理赋能”的这一转变过程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一种政府职能的深刻演进,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引导,从单向管理到双向互动。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在互联网+政务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数字时代下,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对“互联网+政务”概念的理解。唐鹏先生在书中对于“赋能”这一核心概念的阐释,可以说是鞭辟入里。他并非简单地罗列政务APP或在线服务平台,而是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如何通过信息公开、数据共享、协同办公、民意反馈等多种机制,赋予政府部门更强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也赋能给公民更广泛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这种双向赋能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透明、高效、 responsive 的新型政府形态的轮廓。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案例的对比分析,也极具启发性,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互联网+政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多样化发展路径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观看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史,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技术革新并非终点,如何利用技术实现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公民福祉的增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次思维的“洗礼”。唐鹏先生对“互联网+政务”的解读,超越了我以往对政务信息化的一些刻板印象。他强调的“治理赋能”,不仅仅是提升效率,更是实现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参与式的治理模式。书中关于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信息孤岛的打通、实现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以及如何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这些内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对互联网的理解,并非仅仅停留在“网络连接”的层面,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能够重塑社会结构、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优化资源配置的颠覆性力量。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对政府职能的认知,对未来社会形态的畅想,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角,让我对“善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被它对“互联网+政务”这一宏大主题的深入探讨所吸引。作者唐鹏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技术工具层面,更着重于探讨互联网如何从一个单纯的施政工具,逐步演变为赋能国家治理的强大引擎。书中对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社会监督等多个维度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描绘了互联网技术在重塑政府职能、提升治理效率、增强公民参与感方面的巨大潜力。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互联网+政务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问题,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这使得这本书既有理论高度,又不乏实践指导意义。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场关于政府现代化转型的深度对话,对未来的数字政府建设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内容本身,更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对科技与治理深度融合的思考,为理解当下中国乃至全球的政务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视野。
评分从我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其叙事的逻辑性和层次感。作者唐鹏先生并没有用艰涩的理论堆砌来解读“互联网+政务”,而是从一个清晰的脉络入手,首先梳理了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政务模式的冲击和变革,然后详细阐述了互联网+政务在具体实践中是如何实现的,最后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展望。这种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并深入体会书中的核心观点。书中的许多案例分析都非常贴近现实,能够引发我的共鸣,让我联想到自己在使用各种政务服务时的真实体验。作者在分析问题时,总能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到技术进步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社会转型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