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60GHz频段短距离无线通信
定价:76.00元
作者:岳光荣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180968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处理》
内容提要
《60GHz频段短距离无线通信》以60GHz短距离无线通信为重点,系统阐述60GHz短距离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内容包括60GHz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以及标准化进程、60GHz无线通信系统的传播特性、60GHz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基带对射频非理想特性的补偿技术以及60GHz频段通信射频cMOs电路设计等。
本书反映了当前国际上60GHz短距离通信的*研究成果,相信能为读者学习60GHz短距离通信的理论和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自成体系,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适合无线通信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60GHz短距离通信,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开发60GHz短距离通信系统的参考书。
目录
章 短距离无线通信 1.1 蓝牙通信 1.2 超宽带通信 1.3 60GHz频段无线通信 参考文献第2章 60GHz通信主要应用及标准制定 2.1 高速数据传输 2.2 实时高清视频流传输 2.3 汽车雷达 2.4 医疗成像 2.5 标准制定情况 2.5.1 IEEE 802.15.3c 2.5.2 IEEE 802.1lad 2.5.3 ECMA387 2.5.4 IEEE 802.16 2.5.5 IEEE 802.11aj 2.5.6 各国际标准的比较 参考文献第3章 60GHz无线通信信道 3.1 60GHz频段信号传播 3.1.1 60GtIZ频段信号无线传播特点 3.1.2 天线对传播特点的影响 3.2 60GHz频段信号传播信道的测量 3.3 60GHz信道模型 3.2.1 IEEE 802.15.3c信道模型 3.2.2 IEEE 802.11ad信道模型 参考文献第4章 60GHz通信系统设计 4.1 链路预算 4.1.1 信号功率 4.1.2 空间传播损耗 4.1.3 60GHz传播信道路径损耗 4.1.4 热噪声源 4.1.5 链路预算分析 4.2 方向性天线 4.2.1 定向天线 4.2.2 阵列天线 4.2.3 60GHz使用方向性天线优点 4.3 单载波分块传输 4.3.1 单载波分块传输(SCBT)系统模型 4.4 OFDM技术 4.4.1 0FDM基本原理 4.4.2 OFDM关键技术 4.4.3 SC与OFDM比较 4.5 多进制调制 4.5.1 高阶QAM调制 4.5.2 8PSK/QPSK/B/SK 4.6 恒模调制 4.7 各种调制技术的比较 4.7.1 PA与PN对调制产生的影响 4.7.2 各种调制方式比较 4.7.3 60GHz调制方式选择策略 4.8 信道编码技术 4.9 混合信号处理 参考文献第5章 60GHz通信关键技术 5.1 信号同步 5.1.1 帧同步 5.1.2 载波同步 5.1.3 采样定时同步 5.2 波束成形 5.2.1 FOPC-EBB-BLOCK波束咸形算法研究 5.2.2 一种低复杂度正交迭代波束成形算法研究 5.2.3 基于阵列天线的波束咸形技术 5.3 均衡技术 5.3.1 线性均衡 5.3.2 判决反馈均衡 5.3.3 分数间隔均衡器 参考文献第6章 60GHz射频非理想特性的补偿 6.1 PA的补偿 6.1.1 60GHz射频功放的研究现状 6.1.2 PA线性化方法概述 6.1.3 PA非线性的影响 6.1.4 60GHzPA非线性的基带补偿 6.2 相噪抑制 6.2.1 60GHz相位噪声 6.2.2 相位噪声仿真模型 6.2.3 受相位噪声影响的系统模型 6.2.4 相位噪声影响仿真 6.2.5 相位噪声的补偿 6.3 I/Q失衡补偿 6.3.1 与频率无关的收发机I/Q不平衡 6.3.2 与频率相关的接收机I/Q不平衡 参考文献第7章 60GHz频段通信射频电路设计 7.1 毫米波通信电路工艺选择 7.1.1 晶体管特征参数 7.1.2 无源器件性能 7.2 60GHz毫米波通信射频前端系统架构 7.3 60GHz毫米波通信射频前端关键电路 7.3.1 低噪声放大器 7.3.2 混频器 7.3.3 压控振荡器及分频器 7.3.4 功率放大器 7.3.5 毫米波天线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60GHz频段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简洁现代的银色字体,让人立刻感受到科技感与专业性。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厚实的教材,页码也相当可观,由此可见其内容的丰富程度。我在书店里浏览了目录,发现书中章节的划分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理论的介绍,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分析,再到相关的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都做了详尽的规划。特别是关于毫米波的传播特性、天线设计以及调制解调方案的章节,看起来深度十足,似乎能够为我解答许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惑。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MIMO技术在60GHz频段下的实现细节,以及不同应用场景(如Wi-Fi 7、V2X)的具体设计考量,这对于我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非常有指导意义。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其体量和目录结构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相信能够极大地拓展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边界。
评分我对《60GHz频段短距离无线通信》这本书的初步印象可以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来概括。虽然我之前对60GHz频段有所了解,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让我对许多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者在开篇就详细阐述了60GHz频段的独特优势,例如带宽大、易于实现高吞吐量,同时也坦诚地指出了其固有的挑战,比如信号衰减快、穿透能力弱。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读者建立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天线的介绍,特别是相控阵天线在波束赋形方面的应用,让我印象深刻。通过图示和详细的数学推导,作者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还注意到书中对各种通信协议的分析,比如WiGig和下一代Wi-Fi标准,这对于我理解现有和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技术基础。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被《60GHz频段短距离无线通信》这本书的专业性给震慑住了。我是一名对无线通信领域充满好奇的爱好者,但并非科班出身。然而,当我翻开书本,看到那些公式和图表时,我并没有感到畏惧,反而被一种求知的渴望所驱使。作者在讲解基础知识时,非常注重概念的引入,并辅以大量的类比和实际案例,这让我这个“小白”也能逐渐领悟到毫米波通信的奥秘。例如,书中对信号衰减的解释,通过与可见光传播的对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其局限性,并由此引出了对定向天线和波束赋形技术的需求。此外,书中对一些新兴应用场景的探讨,例如VR/AR的无线连接、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让我看到了60GHz频段巨大的应用潜力,也激发了我对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无限遐想。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扇了解前沿科技的绝佳窗口。
评分作为一名在无线通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技术更新换代的迅猛。当我看到《60GHz频段短距离无线通信》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因为它触及了当前无线通信领域最热门的前沿技术之一。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60GHz频段的信道建模、干扰分析以及功耗优化等方面有着非常深入的探讨。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不同环境下的信道衰落特性以及相应的抗衰落技术,书中给出的分析非常细致,并且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对比,这对我日后的产品开发能够提供宝贵的参考。书中还涉及了相关的标准化进展和测试方法,这对于确保产品互操作性和市场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有力武器,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参考手册。
评分这本书《60GHz频段短距离无线通信》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技术的介绍,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的预判。在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60GHz频段的物理层和MAC层技术,还对网络层和应用层的相关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这让我对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对高密度部署下的干扰协调、资源管理以及安全机制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未来智能终端和物联网发展的可能性。此外,作者在书中对一些前沿研究方向的提及,例如太赫兹通信的初步探索,也让我对无线通信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读者跳出单一技术的局限,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