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 2000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CDMA 2000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美菱 著
图书标签:
  • CDMA2000
  • 无线网络
  • 网络规划
  • 网络优化
  • 移动通信
  • 无线通信
  • 通信工程
  • 信号处理
  • 无线资源管理
  • 优化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图书大厦旗舰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
ISBN:9787122318654
商品编码:29372388991
出版时间:2018-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CDMA 2000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作者:姚美菱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39.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122318657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着重讲述了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基本技能,让读者对CDMA系统规划和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书分为7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CDMA标准的演进、CDMA系统的工作频率、CDMA的基本原理、CDMA系统的特点、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IS-95A信道组成及其结构、CDMA 2000-1x信道类型、移动台状态变迁流程;CDMA 2000-1x系统结构、CDMA系统基本信令流程;基站天馈系统、天线概念、无线电波传播方式、衰落、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型;无线网络规划目标、规划流程、无线网络初规划之覆盖规划和容量规划、详细规划,以及PN短码规划和邻区列表设置;无线网络优化概念和流程、路测分析法、DT测试、CQT测试、网络优化中常调整的参数、常见问题优化思路等;*后是项目实训:鼎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通信类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也适合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通信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姚美菱,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下一代网,三网融合。 1992.9—1996.7 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2005.9—2008.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硕士士学位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课题9项。 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目录

第1章CDMA系统概述001 1.1移动通信的发展/ 001 1.1.1**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001 1.1.2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001 1.1.3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002 1.1.4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002 1.2CDMA标准演进/ 003 1.3CDMA 2000-1x EV-DO简介/ 004 1.4CDMA系统的工作频率/ 006 1.5CDMA的基本原理/ 007 1.5.1多址技术/ 007 1.5.2扩频通信技术/ 009 1.5.3CDMA通信系统中的码的类型/ 012 1.5.4IS-95系统中的码的选择及作用/ 017 1.5.5CDMA 2000系统中的码的选择及作用/ 019 1.6CDMA系统的特点/ 019 1.7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021 1.7.1功率控制/ 021 1.7.2软切换/ 024 1.7.3RAKE接收/ 025 思考题/ 026 第2章CDMA系统的信道030 2.1IS-95A信道组成及其结构/ 030 2.1.1前向信道/ 030 2.1.2反向信道/ 032 2.2CDMA 2000-1x信道类型/ 035 2.2.1CDMA 2000-1x的特点/ 035 2.2.2CDMA 2000的主要设计改进/ 035 2.2.3CDMA 2000-1x的信道组成/ 035 2.3移动台状态变迁流程/ 037 思考题/ 040 第3章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及信令流程041 3.1IS-95和CDMA 2000-1x系统结构/ 041 3.2CDMA系统基本信令流程/ 042 3.2.1语音业务起呼/ 042 3.2.2语音业务被呼/ 043 3.2.3切换流程/ 044 3.2.4移动台发起的语音业务释放/ 049 3.2.5数据业务起呼/ 050 思考题/ 051 第4章天线与电波传播053 4.1基站天馈系统/ 053 4.2天线的概念/ 054 4.2.1天线的分类/ 054 4.2.2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054 4.2.3天线的参数/ 055 4.2.4天线选型中需考虑的特性/ 060 4.2.5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基站天线选型/ 064 4.3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066 4.4衰落/ 067 4.5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型/ 068 思考题/ 070 第5章CDMA系统的无线网络规划072 5.1无线网络规划概述/ 072 5.1.1对CDMA 2000规划有影响的系统特点/ 072 5.1.2无线网络规划目标/ 073 5.2无线网络规划流程/ 073 5.2.1规划准备/ 073 5.2.2无线网络初规划/ 074 5.2.3站址选择/ 076 5.2.4无线网络详细规划/ 078 5.3无线网络初规划——覆盖规划/ 080 5.3.1前向链路预算/ 080 5.3.2反向链路预算/ 080 5.3.3基站覆盖能力分析/ 084 5.4无线网络初规划——容量规划/ 086 5.5详细规划——PN短码规划/ 086 5.6详细规划——邻区列表设置/ 089 思考题/ 090 第6章CDMA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094 6.1优化概述/ 094 6.2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094 6.2.1工程优化流程/ 094 6.2.2运维优化流程/ 095 6.2.3专题优化/ 096 6.3路测分析法/ 097 6.4DT测试/ 098 6.4.1路测分析法的特点/ 098 6.4.2DT测试分类/ 099 6.4.3DT测试路线的选定/ 099 6.4.4测试设备/ 100 6.4.5测试方法/ 101 6.5CQT测试/ 101 6.6网络优化中常调整的参数/ 103 6.6.1工程参数/ 103 6.6.2搜索窗尺寸/ 103 6.6.3切换参数/ 104 6.6.4功率控制参数/ 104 6.6.5接入参数/ 105 6.7CDMA2000网络常见问题优化思路/ 106 6.7.1无线覆盖优化/ 106 6.7.2掉话分析/ 110 6.7.3接续性能优化/ 114 思考题/ 120 第7章实训:鼎立软件的安装及其使用122 实训一鼎立前台路测软件的安装/ 122 实训二鼎力前台测试软件的使用方法/ 123 实训三鼎利后台分析软件的使用/ 144 附录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 149 参考文献/ 159


《 CDMA 2000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 CDMA 2000,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分支,在数字通信发展的浪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其独特的码分多址技术,实现了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更好的语音质量,为全球亿万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移动通信体验。本书正是聚焦于 CDMA 2000 技术的核心——无线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旨在为通信工程师、技术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学习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极具实践价值的知识体系。 内容详述: 本书的编写,紧密围绕 CDMA 2000 无线网络的生命周期,从宏观的网络规划到微观的参数调优,层层递进,深入浅出。 第一部分: CDMA 2000 网络规划基础 本部分首先将带领读者走进 CDMA 2000 的世界,系统性地介绍其核心技术原理。我们将详细解析码分多址(CDMA)的优势与实现方式,包括扩频技术、伪随机码的生成与应用,以及多址接入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阐述 CDMA 2000 标准的演进,从 IS-95 到 CDMA 2000 1x、EV-DO 等不同版本,梳理其在数据传输速率、网络容量、业务支持等方面的关键提升,让读者对 CDMA 2000 技术有一个清晰的全局认知。 接着,本书将深入探讨无线网络规划的各个关键环节。这包括: 业务需求分析与容量规划: 如何根据区域用户密度、业务类型(语音、数据、多媒体)、话务模型等因素,准确估算网络容量需求,这是网络建设的基石。我们将介绍常用的业务量估算方法和话务模型,并探讨不同业务对网络资源的影响。 覆盖规划: 核心目标是确保用户在指定区域内都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信号。我们将详细讲解影响无线信号覆盖的关键因素,如发射功率、天线增益、传播损耗模型(如 Okumura-Hata 模型、COST 231 Hata 模型等),以及如何通过站点选址、天线类型选择、天线挂高和倾角调整等手段来优化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干扰分析与规划: CDMA 2000 网络在多用户、多小区的环境中,干扰是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我们将深入剖析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外部干扰等不同类型的干扰来源,并介绍干扰抑制的技术手段,如功率控制、切换机制、软切换/硬切换的策略等,确保用户体验不受干扰影响。 站点选址与网络拓扑设计: 合理的站点布局是网络覆盖和容量的关键。本书将介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站点选址方法,考虑地形、建筑物、现有基础设施等因素,并讨论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如单层、多层网络)的优劣及其适用场景。 频率规划与复用: 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通过合理的频率分配,最大化网络容量和最小化干扰,这是频率规划的核心。我们将介绍 CDMA 2000 特有的频率规划方法,包括小区间频率分配、软切换小区频率配置等。 第二部分: CDMA 2000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 网络规划完成后,持续的优化是提升网络性能、保障用户满意度的不竭动力。本部分将聚焦于 CDMA 2000 无线网络的精细化优化。 关键性能指标(KPI)监控与分析: 本书将详细介绍衡量 CDMA 2000 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如小区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上下行吞吐量、时延、误码率等。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专业的网管系统(NMS)和性能监控工具,采集和分析这些KPI数据,及时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 覆盖优化: 针对覆盖盲区和信号弱区,我们将介绍一系列优化手段,包括: 参数优化: 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仰角、方位角、分集设置等。 切换优化: 优化切换门限、切换迟滞、邻区列表配置等,减少因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 载波和扇区配置: 根据业务负载和覆盖需求,调整扇区数量和载波配置。 站点的调整与新增: 在覆盖优化无法达标时,考虑调整现有站点参数,或在必要时增加新的基站站点。 容量优化: 当网络容量趋于饱和时,我们将探讨以下优化策略: 功率控制优化: 精细化地调整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以最小的功率满足通信需求,从而节省资源并降低干扰。 话务分担与负载均衡: 通过调整邻区关系、切换门限等,将话务从拥塞的小区均衡到负载较低的小区。 载波添加: 在 CDMA 2000 1xEV-DO Rev.A/B 等版本中,通过增加载波数量来提升单小区容量。 软切换优化: 优化软切换区域的设置,使其尽可能覆盖用户密集区域,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软切换开销。 干扰优化: 针对干扰问题,本书将提供详细的诊断和解决思路: 干扰源识别与定位: 利用频谱分析仪、定位系统等工具,精确识别干扰源。 干扰抑制技术: 介绍更深入的干扰抑制技术,例如先进的干扰消除算法、空分多址(SDMA)在特定场景的应用探索,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和参数配置来最小化干扰。 同频小区优化: 针对同频小区间的干扰,优化小区识别码(SID)、网络识别码(NID)等参数,以及调整功率和覆盖范围。 切换优化: 确保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平滑、无缝地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我们将深入研究: 切换参数调优: 精确调整切换参数(如 RTT、T_ADD、T_DROP 等),以平衡切换的及时性和频率,减少掉话和切换失败。 邻区列表优化: 动态地维护和优化邻区列表,确保基站能够感知到最相关的邻区,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软切换与硬切换策略: 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制定最优的软切换和硬切换策略。 数据业务优化: 随着数据业务的普及,优化数据传输性能至关重要。本书将关注: 吞吐量与时延优化: 调整参数以提升上下行数据速率,降低网络时延,改善用户浏览、下载、视频通话等体验。 QoS(服务质量)保障: 针对不同业务类型,配置和优化QoS参数,优先保障关键业务的性能。 EV-DO 优化: 针对 CDMA 2000 1xEV-DO 的特点,详细讲解其特有的优化技术,如 AMC(自适应调制与编码)、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等。 第三部分: CDMA 2000 网络监控与故障排除 本部分将侧重于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 网管系统(NMS)的应用: 介绍主流的 CDMA 2000 网管系统的功能,包括告警管理、性能监控、配置管理、故障管理等,并讲解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工具来管理和维护网络。 常见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CDMA 2000 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如基站离线、业务无法接入、数据传输异常、性能急剧下降等,并提供系统化的诊断思路和排除步骤。 自动化监控与预警: 探讨如何通过脚本、规则引擎等技术,实现网络的自动化监控和预警,将潜在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不仅深入讲解了 CDMA 2000 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规划与优化场景,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系统性与全面性: 从宏观规划到微观优化,本书覆盖了 CDMA 2000 无线网络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在介绍核心技术的同时,本书也会适时地提及 CDMA 2000 技术在不同演进版本中的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读者洞察行业趋势。 丰富的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网络中的规划与优化案例,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书本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读者: 通信运营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工程师 通信设备制造商的技术支持与研发人员 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研究的学者与学生 对 CDMA 2000 技术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 《 CDMA 2000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力求成为您在 CDMA 2000 网络建设与维护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帮助您构建更高效、更稳定、更具竞争力的无线通信网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很有质感,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专业,打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目录,让我对全书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其中关于信道编码和调度的章节,虽然我对这部分的内容了解不多,但作者的讲解方式 seemed quite approachable,用了很多图示和案例来辅助说明,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我尝试着去理解其中的数学公式,虽然有些地方还是觉得有些晦涩,但整体而言,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显得很有耐心,并且循序渐进。特别是关于多址技术的介绍,作者列举了CDMA2000在实际网络中是如何应用的,并对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做了详细的分析,这一点对我非常有启发。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舒服,字号大小适中,行距合理,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整体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一个严谨、专业的印象,即便我还没能完全消化其中的所有内容,但其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

初拿到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信息密度相当高,每一页都挤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我尤其关注的是其中关于覆盖规划和容量规划的部分,这是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作者在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影响网络覆盖的各种因素,比如地形、障碍物、天线类型等等,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优化建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只是理论性的阐述,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来自真实的网络部署,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例如,书中关于小区切换参数优化的章节,就非常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用户移动特性来调整切换门限,以达到最佳的网络性能。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计算,虽然结果还需要与实际数据进行比对,但至少让我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这本书的深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即使是初学者,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对于一本技术类书籍,我最看重的是其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这本书在无线网络优化方面的内容,可以说相当扎实。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干扰分析和抑制的部分,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CDMA2000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干扰类型,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书中对于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的处理,就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和参数调整指南。我尝试着去复习和对照我曾经遇到的几个网络故障问题,发现书中的描述和分析与我当时的困境不谋而合,这让我深感这本书的价值。另外,书中关于网络切换优化策略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不仅解释了切换的基本原理,还分析了不同切换模式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我正在尝试将书中的一些优化思路应用到我当前的工作中,希望能看到实际的效果。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满意,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CDMA2000网络优化知识体系,对于提升我的专业技能非常有帮助。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想了解的是其在CDMA2000网络性能提升方面的具体指导。书中关于移动性管理和掉话率优化的章节,是我重点阅读的部分。作者对网络切换的各种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给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例如如何通过调整切换参数来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掉线情况。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因为掉话率一直是困扰我们网络的一个难题。书中还涉及了关于功率控制和数据业务优化的内容,这让我对如何提高网络效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分析,展示了不同优化策略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这对于理解复杂的无线通信原理非常有帮助。虽然有些数学公式我需要反复推敲才能理解,但作者在讲解时力求清晰易懂,并且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CDMA2000网络的性能。

评分

我一直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很感兴趣,而CDMA2000作为曾经的主流技术,其规划和优化的深度知识对我来说一直是个空白。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的论述。作者详细解释了CDMA2000系统中信道和码的分配机制,以及如何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实现最优的资源利用。这一点让我对网络的稳定运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网络扩容和升级的探讨,虽然这部分内容可能离我目前的日常工作稍远,但能够让我对未来网络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关于小区重叠覆盖和切换失败率降低的策略,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让我能够更容易地接受。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传授了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了网络规划和优化背后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逻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