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粗心马虎,成绩提升慢,妈妈怎么办
定价:29.80元
作者:齐红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640981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孩子粗心马虎,作业、考试错误多,会的题也答错,成绩排名低,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全国一线教师、专家多年教学经验总结,找出孩子粗心马虎的根本症结所在,用*简短的语言、*真实的案例和**操作性的方法,使孩子不再马虎。
◎粗心不是先天的问题,细心和专注可以后天培养,只要家长找到好的教育方法。
内容提要
孩子粗心马虎,不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也让学习成绩大受影响。毛病不大,后果很严重,改起来更难。对此,很多父母都深感头疼。为了解决孩子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问题,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科学的分析,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小案例,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妈妈们可以迅速获得改变孩子粗心大意毛病的方法。非常值得妈妈们阅读、借鉴!
目录
Chapter 1 追根溯源,挖出孩子学习上粗心大意的深因
上课总想看窗外——自制力差,上课总走神
我就想边玩边写作业——做作业三心二意,想不出错都难
这么吵,我怎么写作业——环境乱糟糟,孩子不专心
烦做英语作业——对学习没兴趣,自然敷衍了事
你真是个“小马虎”——盲目贴标签,会给孩子消极暗示
写着写着就烦了——做事情虎头蛇尾,错误难以避免
我得争取个交上试卷——虚荣心也是孩子马虎的帮凶
困死了,作业怎么还写不完——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纠正
Chapter 2 主动出击,揪出孩子生活上丢三落四背后的缘由
妈妈给我买了很多铅笔呢——孩子物品太多,丢了也无所谓
是去,还是不去——孩子犹豫不决,也会导致粗心大意
都怪我太匆忙了——干什么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
屋里怎么这么乱——东西摆放无序,丢了也不奇怪
弄丢了,妈妈还会给我买——丢东西对孩子没影响,他自然不在意
我的东西都是妈妈管——孩子管理物品的权利被剥夺,难细心
你去给我把皮球找回来——家长老给孩子帮忙,孩子不会长记性
Chapter 3 身体力行,家长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妈妈,你到底把梳子放哪儿啦——做事认真有条理,孩子会效仿
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心无旁骛,一次只做一件事
就是粗心大意才出错的,你怎么不承认——因粗心犯了错误要承认
开家长会都迟到——加强时间观念不迟到
我妈已经将方法告诉我了——掌握具体方法做事才认真
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份物品清单——用笔写在纸上不会有遗漏
妈妈会给我检查作业——依赖父母,孩子难细心
Chapter 4 立好规矩,孩子做事才能不马虎
用完了还要放回原处——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固定位置
每天都要下楼去拿牛奶——让孩子每天固定做一件事
我等一会儿就去做——规定孩子做每件事的时间,增强执行力
作业写完了,管它对错——态度不端正,孩子做事自然马虎
钱丢了,没钱买午饭了——按规矩做事,不能因为心疼孩子就妥协
骑车比赛很危险——让孩子体会不遵守规则的危害
今天是出来玩的,衣服脏了没关系——实施规则,也要灵活一点
Chapter 5 认真做事,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开始
你也是家庭成员,将地拖一下——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出尔反尔——让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不要半途而废——鼓励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弄丢了东西,自己负责买——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
自己的书本自己整理——做个懒妈妈,让孩子自己管自己
弄丢了东西自己找——东西找不到了,让他自己想办法找
Chapter 6 少些说教,用鼓励淡化孩子粗心的坏毛病
争取再加上一分——为孩子画一张行为改进表,一有好的表现就加分
今天比昨天少错了两道题——只要有进步就给予孩子表扬
妈妈说我前半部分做得不错——哪怕有一点可取,也要表扬孩子
小兔真是太粗心了——通过讲故事让孩子认识到粗心的坏处
幸亏翻了试卷另一面,不然完了——让孩子体会到细心的好处
又要做一遍——孩子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
来看看到底错在哪儿了——循循善诱,让孩子不再粗心大意
我妈没有要求我得——没压力了,就不会因紧张粗心了
再做5道题就好了——化时为量,孩子就会积极起来
Chapter 7 正确引导,努力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这些玩具都要挪走——给孩子创造一个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
捏泥人是一种很好玩的事情——培养孩子对事情的兴趣
按计划去做就不会错了——让孩子做事前先列个计划
去你的房间将图拼好——给孩子一个独处的空间
咱们一起去爬山吧——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
个收拾好房间的就奖励一个冰激凌——给孩子确立一个目标
有什么不满的,就写在本上——排除坏情绪的干扰
Chapter 8 积极鼓励,教给孩子提升成绩的学习技巧
忘记了就看看纸条——让孩子将要带的东西写在纸上
今天我自己检查书包——规定孩子每天上学前检查一遍书包
这样检查我敢保证会全对——让孩子做一道题检查一道
我是橡皮的主人——让孩子学会保管自己的物品
橡皮呢?刚才明明还在——收起溺爱,杜绝孩子“骑马找马”
都怪你没给我装课本——让孩子明白带课本是他自己的事
哪里不一样呢——主动做精细对比训练,提高细心程度
妈妈总算不催我了——慢工才能出“细活儿”,允许孩子稍慢一些
Chapter 9 用心铭记,家长有八句话不能说
跟你说多少遍了,不要粗心——不要一遍遍提醒孩子“不能粗心”
天空就是蓝色的,不是绿色的——一贯的正确,培养不了孩子发现错误的能力
你真是个“马虎鬼”——总是批评孩子,只能让孩子更粗心
犯了错,还不让我说——太过重视孩子偶尔的粗心,会强化他的粗心
做了这么点事,还要奖励——家长的冷漠会让孩子的粗心变本加厉
这么小的事情还值得夸耀——小事也值得一“提”,不要忘记表扬
孩子我家儿子简直就是个小马虎——当着别人的面不要批评孩子马虎
想帮什么,捣乱——不要拒绝孩子的帮忙,培养孩子的细心习惯
作者介绍
齐红,女,儿童教育及青少年心理专家,具有多年的教育经验,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有较深的把握。其作品观点新颖、见解独特、方法实用,有多篇教育理论作品发表于各类教育刊物,深受家长的欢迎。
文摘
序言
这书真是打开了我育儿思路的一扇新窗户,我本来以为孩子学习上的拖拉和丢三落四是天性,怎么教都没用,只能寄希望于他长大后自己懂事。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粗心”,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注意力分配的障碍,或者对任务缺乏清晰的分解能力。作者非常细致地剖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在执行功能上的发展特点,而不是简单地贴上“不认真”的标签。我尤其欣赏书中提到的一套“情境模拟练习法”,它不是枯燥的题海战术,而是将日常生活中需要细心处理的小事,比如整理书包、准备出门的清单,变成一个有趣的任务游戏。我试着应用了书中关于“视觉提示”的部分,给孩子设置了一个“任务完成路线图”,贴在书桌前,孩子居然奇迹般地减少了忘记带作业的情况。这感觉就像是终于找到了那把能打开孩子潜能的钥匙,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催促,效果立竿见影,家庭氛围都因此缓和了不少,不再是每天为小事而“开战”。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我非常喜欢,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读起来特别接地气,就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说话又幽默的妈妈在跟你分享她的“独门秘籍”。我以前买了不少关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书,它们大多充斥着复杂的心理学术语和难以实践的理论,看了就觉得头大,更别提去执行了。但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提供的每一个方法,都配有具体的对话模板和场景还原。比如,当孩子又一次把数学公式抄错时,书里建议的不是“你怎么又这样?”,而是如何用“发现错误侦探游戏”来引导孩子主动去寻找自己的疏漏。这种“共情式引导”让我感觉自己真的被赋能了,我不再是那个只会指责的“监工”,而更像是一个并肩作战的“教练”。特别是关于如何建立“自检机制”的那几个章节,我照着做了,发现孩子慢慢开始在交作业前自己多看两眼,这种从“外控”到“内驱”的转变,让我这个焦虑的老母亲终于能喘口气了。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主要针对的是小学低年级那种单纯的粗心问题,但深入阅读后发现,它对青春期孩子在学业规划和时间管理上的“马虎”现象也有独到的见解。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教孩子如何做作业更仔细,而是探讨了背后的动机——孩子是不是对某些科目完全失去了兴趣,导致大脑自动屏蔽了这些“不重要”的信息输入?书中关于“兴趣锚定法”的介绍非常新颖,它教导父母如何将枯燥的学习内容与孩子正在痴迷的事物(比如某个游戏的角色设定,或者某个动漫的情节)建立联系,从而激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我按照书里的建议,成功地将孩子对历史的抵触情绪,转化成了对他所迷恋的游戏背景设定的好奇,这种思维上的转折是任何死记硬背的方法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工具包,而是一套完整的、能够适应孩子成长的“动态教育哲学”。
评分与其他市面上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碾压级别的。我收到的很多育儿书籍,读起来像是写给“完美父母”看的,充满了理想化的互动场景,让人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但这本书坦诚地指出了父母在面对孩子马虎问题时,内心的焦虑和无力感,并且提供了“快速减压”的即时策略。比如,当家长自己情绪即将爆发时,书中建议的“三秒暂停呼吸法”非常有效,它帮助我及时拉回自己的情绪线,避免了说出那些伤人的话。而且,它对不同学习场景下的“马虎陷阱”分析得极其到位,比如在进行开放式问答时容易跑题,在需要多步骤解题时容易遗漏中间环节,针对这些具体的“失误点”,作者都给出了具体的检查清单和回顾流程。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份详尽的“育儿操作手册”,遇到任何具体问题,翻开相关章节,总能找到立竿见影的解决思路,而不是空泛的口号。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强调“结果”和“过程”之间的平衡艺术。很多父母过于关注成绩单上的数字,把“慢”和“粗心”直接等同于“笨拙”或“不努力”。然而,这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慢工出细活”的价值,它鼓励家长去赞美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展现出的耐心和逻辑性,即使最终答案有所偏差。书中提到,对于那些需要深度思考才能完成的任务,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内在的整理和重构,过度的催促只会打断这个宝贵的思考过程。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时间就是效率”的固有观念。我开始学会为孩子的深度思考“留白”,不再一看到孩子写得慢就心急如焚。这种心态的转变,不仅让孩子不再恐惧学习任务,也让我自己从无休止的焦虑中解脱了出来,真正理解了教育的长期主义。这本书不仅是在教我如何教孩子,更是在重塑我作为母亲的耐心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