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定价:35.00元
作者:黄少龙,段雅丽,杜彬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096449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炮横车对反宫马是新兴的布局。由于过去红多走直车,因此改出横车,常使黑方准备不足,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红起横车占右肋,控制黑士角炮进路,便于红跳七路马没有顾虑,不怕黑伸炮打串。
红方进攻局型有多种,当采取挺中兵跳盘头马时,重点是中路攻势。黑以左车盘河坚守,甚至先补士暂不飞象,必要时后补中炮对攻,通常红方暂时难以继续深入发展攻势,形成对峙局面。
目录
章盘头马
局王鑫海负王贵福
第2局邹立武胜阎玉锁
第3局王振华胜王从祥
第4局高华胜方蕊洁
第5局邹立武胜任建平
第6局孙恒新负徐天利
第7局张致忠胜张世兴
第8局曾国荣负于红木
第9局赵文山胜徐天利
0局张广增负林宏敏
1局李庆先负徐俊杰
2局金海英胜张晓霞
3局林奕仙负何顺安
4局张致忠胜蔡福如
5局赵力负熊学元
6局高华胜章文彤
7局黄玉莹负胡明
8局张骅胜张荣贤
9局黄德兴胜黎金福
第20局秦劲松负侯昭忠
第21局许波胜王大明
第22局高明海胜赵农
第23局伍霞胜单霞丽
第24局蒋志梁负黄宝琮
第25局卜风波胜陶汉明
第26局高华胜胡明
第27局蒋志梁胜徐天利
第28局高吉先负李轩
第29局张德魁胜万启友
第30局张致忠负黄海林
第31局言穆江胜蔡福如
第32局王家元胜洪磊鑫
第33局喻之青负邬正伟
第34局单霞丽负林野
第35局刘伯良负赵国荣
第36局张申宏胜万春林
第37局郑楚芳胜单霞丽
第38局庞小予负胡荣华
第39局陈地华胜刘双龙
第40局张德魁胜赵松宽
第41局陈翀胜葛维蒲
第42局王大明胜高郑生
第43局张申宏负赵鑫鑫
第44局柳大华胜吕钦
第45局邹立武负蔡福如
第46局万春林胜宗永生
第47局陈军负康宏
第48局刘新华负张强
第49局许银川胜洪智
第50局张景山负沈俊斌
第51局姚淳负马迎选
第52局陈昌建胜汪洋
第53局任建平胜于红木
第54局张致忠负洪磊鑫
第55局许银川胜杨德琪
第56局高明海胜何兆雄
第57局赵鑫鑫负于幼华
第58局陶汉明胜李智屏
第59局赵文轩胜张德魁
……
第二章七路马
第三章边马
第四章其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附录部分,简直是为深度爱好者准备的“宝藏”。它没有将所有内容都塞入主干章节,而是将一些非常专业化、或者涉及面极广的拓展知识放在了后面,这种做法非常高明。例如,其中有一块详细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对某一特定开局定式的理解演变,这对于研究历史战术风格的爱好者来说,是极其珍贵的资料。此外,它还收录了一些罕见的、近乎失传的残局理论分析,这些内容在市面上其他普及读物中几乎是找不到的。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些附录内容,它们拓宽了我对这项运动理解的边界,让我明白,任何一个看似固化的定式,其背后都凝聚了无数棋手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这种对知识的全面性追求和对细节的尊重,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一本普通的教学用书,更像是一部关于这项运动的百科全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在翻开书页的第一时间就牢牢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装帧设计上,可以看出作者和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良苦,纸张的选择触感温润,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棋谱图解,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完全不会有阅读疲劳感。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过渡时的留白处理,既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又给了读者思考和喘息的空间,而不是一股脑地将信息倾泻出来。尤其是封面那几幅水墨晕染的插图,意境深远,虽然它们并非直接描绘棋局,却巧妙地烘托出一种沉静、深邃的氛围,让人在阅读之前,心灵就已进入一种准备对弈的状态。这种对“阅读体验”本身的重视,在如今很多快餐式出版物中已属罕见,足见作者对待自己作品的态度是何等的郑重。初次接触,便觉得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教科书,而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即便是暂时不读,也愿意将其陈列在书架上,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性达到了一个近乎严苛的境界,它并非简单地堆砌招式和变例,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且可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和进阶者的不同需求,从最基础的原理剖析开始,层层递进,每一个新的概念提出,都有前文作为坚实的理论支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全局观”的强调,很多棋谱书往往只关注局部战术的得失,但这本书却反复提醒读者,任何一个战术选择都必须服从于整体的战略部署。读完某几个章节后,我感觉自己的棋盘视野瞬间开阔了不少,不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棋手。而且,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变例时,会采用多种角度的论述,有时是动态的演示,有时是静态的剖析,甚至会引用古谱的注释来旁证,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而易于消化。这种结构上的精妙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过去认为遥不可及的深奥技巧。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从始至终保持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权威感”,但这种权威绝非傲慢或高高在上,而是一种基于深厚积累后的沉稳自信。作者的遣词造句极为精准,每一个术语的选用都恰到好处,没有使用那些故弄玄虚的形容词来掩盖内容的空洞。他的论述充满了辩证思维,很少出现“绝对”或“唯一”的论断,而是倾向于展示不同选择的优劣及其适用情境。这培养了读者一种批判性的学习态度,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既有结论。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某个观点,然后回溯到自己以往的对局经验进行验证,这种“学中思,思中学”的互动模式,是高效学习的关键。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仅学到了具体的棋路,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套严谨的、科学的分析框架,这对我未来的自我提升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理论性书籍容易感到枯燥的人,但这本书却有着一种奇特的“叙事魅力”。作者在讲解技术点时,穿插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棋谱记录,更像是舞台剧中的经典片段,充满了戏剧张力和人性的博弈。他对于大师对局的复盘,尤其精彩,并非机械地指出哪一步好哪一步坏,而是深入挖掘了棋手在特定时间点的心理活动、压力应对以及临场应变。我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些棋手在关键时刻的呼吸和心跳。这种富有情感色彩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让我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读到深夜,只为探究某一个微小变化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博弈哲学。这本书成功地将枯燥的对弈技术,转化为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智力探险故事,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钻研下去的内在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