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聪明人 鬼点子:获得更多利润
定价:15.00元
作者:(英)大卫·李 ,徐海虹,徐玮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6-01
ISBN:9787801441874
字数:110000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增收节支,多种途径创造原始财富。开源节流,点滴之间积累丰厚利润。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的之所在,成功之所依。利润的来源不外乎开源与节流:开源即增加收入,节流即降低成本。
本书教给你101种获得更多利润的方法,有些已经为人所熟知,但你可能还没有采用;有些可能让你茅塞顿开,问自己以前怎么没有想到;有些可能令你只想明天就用你的公司中去。
增加利润很不容易,本书想让那些中小型企业的经理们确保自己的辛勤工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利润。
内容提要
赚钱不容易,想多赚钱就更难了。事实上,“利润”出现在“任务”之前的惟一地方是字典。本书写给那些中小型企业的经理和业主们。是他们想确保自己的辛勤工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利润。
本书像导游带团一样,指给你那些显易见的提高利润的途径——增加和降低成本。同时本书涉及一些不很明显的方面,包括如何制定价格,如何管理资产,如何尽可能地从专家那里获益,以及如何取得一些免费的服务和帮助。
尽管本书涉及的办法仅是101种,但它们无疑是成百上千种办法的精选部分。有些是让震惊的,有些已经为人熟知,而有些简直就是明摆着的,你甚至会问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想到过。但它们都值得你思索。读过之后你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现在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什么时候开始?
再版中加入了很多*内容,包括8种新方法和30种全新的观点来帮助你多多获利。
目录
章 增加销售和扩大市场
招 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
第2招 注意力集中在现有客户上
第3招 从介绍人那儿获得好处
第4招 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
第5招 佣金计划,成败与否
第6招 出口不是“方金油”
第7招 出口商的诀窍
第8招 地运用“2比8定律”
第9招 修剪花园
0招 从杂草中拣选鲜花
1招 质量、质量、质量
2招 把投诉视为一次机遇,而非威胁
3招 广告预算“加倍”
4招 广告有什么问题
5招 什么是新闻
6招 新闻发布
7招 广告的对象——谁会来读
8招 成为一名作家
9招 找一只号,吹响它
第二章 获得利润的定价
第20招 价格的重要性
第21招 获得利润的价格
第22招 怎样提高价格
第23招 “不能”这个词不存在
第24招 究竟是谁的价格
第25招 折扣——被遗忘的成本
第26招 折扣的金色规则
第27招 策略地利用折扣
第28招 克服折扣的惯性
第29招 结算中的折扣
第三章 降低成本
第30招 首要原则
第31招 选择产品
第32招 选择供应商
第33招 收起你的傲慢,促成一笔交易
第34招 小字也要读
第35招 订购单系统
第36招 货到即验
第37招 验发票
第38招 节约成本的简易办法
第39招 外援
第40招 买之前先试试看
第41招 付款
第42招 如果你陷入困境……
第四章 降低税收
第五章 运用时间
第六章 管理员工
第七章 管理你的库存
第八章 管理你的应收账款
第九章 商业威胁
第十章 充分利用专业性建议
第十一章 充分利用银行
第十二章 一些免费的服务项目
结束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眼球了,那种带着点复古又有点现代感的色彩搭配,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平平无奇的商业书籍。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聪明人”和“鬼点子”这种组合听起来就有点夸张,但翻开第一页后,那种感觉就变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更像是邻家那个特别会做生意的老大哥在跟你掏心窝子,分享他那些从血雨腥风的市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独门秘籍”。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信息差来快速切入新市场的那几章,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一直以为我的商业嗅觉已经挺敏锐了,但读完才发现,原来很多我忽略掉的细节,在作者眼里都是能变成真金白银的宝藏。整本书的节奏把握得极好,不会让人感到拖沓,每讲完一个案例,都会有一个非常精炼的总结,让你能立刻在脑海里构建出一个可操作的模型。我特别喜欢那种“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的策略,感觉自己好像被点亮了,对未来商业竞争的理解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维度。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就是部分案例的背景设定稍微有点年代感,但核心的逻辑依然是恒久适用的,所以瑕不掩瑜,强烈推荐给所有在职场或创业路上感到瓶颈的朋友们。
评分读完《聪明人 鬼点子》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商业智慧”的传统认知。我之前读过的许多经管类书籍,大多充斥着复杂的财务模型和宏大的战略框架,读起来非常费劲,而且很多内容脱离实际操作,仿佛是象牙塔里的理论。然而,这本书却另辟蹊径,它聚焦于那些在日常商业活动中经常被忽视的“灰色地带”和“人性弱点”,将其系统化地转化为可执行的“点子”。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察力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剖析了消费者在做决策时的非理性冲动,以及竞争对手在压力下的盲目跟风,这些都是教科书里绝不会教你的“潜规则”。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每一个“鬼点子”时所采用的叙述口吻——既有老谋深算的狡黠,又不失一种幽默的自嘲。这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有些“投机取巧”的策略,在读者的视角里,变成了一种高明的“资源整合艺术”。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走捷径,而是教你如何更有效地识别和利用环境中的现有资源,用更小的成本撬动更大的杠杆。对于我们这些中小企业主来说,与其跟大公司拼烧钱,不如学学如何用这些“聪明劲儿”打出差异化,这本书提供了非常扎实的思维工具箱。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书名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本讲“歪门邪道”的书,可能充斥着一些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风险极高的伎俩。但当我真正深入阅读后,发现这完全是误解。这本书的核心精神,在于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以及对“规则边界”的精准把握。作者并没有鼓吹任何不道德的行为,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故事和分析,展示了在既定的商业规则框架下,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思维路径,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比如书中关于“定价心理学”的那几个章节,简直是把我以前所有的定价策略都推翻了。我过去总是在成本加成和市场调研之间摇摆不定,但作者提出的那种基于“感知价值”而非“实际成本”的动态定价模型,让我茅塞顿开。它教会我,价格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传递,而聪明的商人,就是那个能让消费者自愿接受“高价”的叙事者。这种从底层逻辑上重塑商业认知的体验,是其他任何书籍都无法提供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思维升级手册”,它在悄悄地重塑你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你从“有没有”的思维,转向“怎么能更好”的思维。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极其敏感的读者,很多畅销书的结构和逻辑都显得很松散,读起来像是作者随意的笔记整理。但《聪明人 鬼点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展现出一种严密的、近乎工程学般的构建感。每一个“点子”的提出,都伴随着严谨的逻辑推演和对潜在反驳的预设应对。这让人感觉到,作者对这些策略的运用已经不是停留在“灵光一现”的层面,而是经过了千百次实践检验的成熟体系。特别是书中关于“时间窗口”和“稀缺性营造”的论述,我立刻联想到了好几个自己错失的商机。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时间序列分析,简化成了一个个容易理解的视觉模型。阅读过程中,我甚至会忍不住停下来,在笔记本上画出作者描述的那些流程图,试图将这些“鬼点子”内化成自己的本能反应。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具体的某一个招数,而在于训练你拥有捕捉“机会结构”的能力。它让你明白,机会不是等待来的,而是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结构性设计才能创造出来的。这对于任何需要前瞻性决策的管理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活力和侵略性,读起来让人有一种想要立刻跳起来去实践的冲动,这在商业书籍中是非常罕见的。很多作者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专业人士”的形象,用晦涩的术语来营造距离感,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架子。它更像是一本挑战现状的“宣言书”,直接对那些墨守成规、效率低下的商业模式发起了挑战。作者的用词大胆而精准,总能在恰到好处的地方使用一些极具画面感的比喻,让那些抽象的商业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例如,他对“市场饱和”的描述,不是枯燥的数据图表,而是一种“空气被吸干的房间”的窒息感,这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危机意识。我必须承认,在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因为某个观点过于犀利而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那正是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痛点,但自己却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仅提供了“做什么”的答案,更提供了“为什么这样做”的底层逻辑支撑,让你在执行层面拥有极强的自信心和说服力。对于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实干家们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