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围棋死活训练营中级篇 |
| 作者 | 胡丹蔚 张军 |
| 定价 | 30.00元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8198607 |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围棋对局,自始至终围绕着战斗和围空或破空展开,其中死活问题是围棋的根本所在。要想提高棋艺,必须通过大量做死活题来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对棋形的敏锐程度和一着制胜的感觉。活棋思考方法一是扩大眼位,二是占要点求活;反过来,这两种方法也适用于杀棋,一是缩小眼位,二是抢要点进攻对方。本书精选常见围棋死活864题,分九关,每一关分活棋、杀棋和打劫三部分。希望读者能一边做题,一边总结解题思路,培养自己的计算深度和准确度,以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 |
| 作者简介 | |
| 围棋业余6段。办有舟山电信围棋道场,曾出版《围棋宝典》一套,在少儿围棋培训圈内影响较大。 |
| 目录 | |
| 关………………………………………… 5 第二关………………………………………… 23 第三关………………………………………… 41 第四关………………………………………… 59 第五关………………………………………… 77 第六关………………………………………… 95 第七关…………………………………………113 第八关…………………………………………131 第九关…………………………………………149 答案……………………………………………167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在案例的选择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前瞻性。所选取的棋例并非那种老掉牙的古谱残局,而是大量融入了近些年职业棋坛上反复出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死活形态。这对我这种热衷于跟上时代步伐的棋手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我自己在实战中遇到过,却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竟然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剖析和精妙的解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极其细致入微,从最初的接触点到最终的目数计算,每一步的价值权衡都分析得清清楚楚。这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做活”或“杀死”,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我对棋形整体判断的敏感度。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我开始领悟到,死活的精髓其实在于对局部潜力的最大化开发。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是一绝,拿到手里就感觉品质不凡。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配色沉稳,很有专业书籍的质感。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很舒服,印刷清晰度极高,无论是棋谱的线条还是文字的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尤其是那些复杂的死活局面,在这样的纸张上展现出来,让人看得特别清楚,不会因为模糊的印刷而产生误判。装帧结实耐用,感觉可以伴随我度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而且书的开本设计很合理,无论是放在棋盘边参考,还是带着出门阅读,都非常方便携带。这种对细节的注重,体现了出版方对围棋学习者的尊重,让我在翻阅过程中充满了愉悦感。书中的插图和示例都非常精美,色彩搭配得当,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对于一个追求学习体验的棋手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安排,简直是为我们这类“半吊子”棋手量身定做的。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上来就堆砌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非常自然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每一章的过渡都非常平滑,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新的概念,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拓宽了。比如,它对一些常见定式变化背后的原理分析,不是简单地给出“是”或“非”,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选择对全局的影响,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我的主动思考。读完一节后,我常常会合上书,尝试自己推演接下来的变化,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书本上的解答。这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编排,让我在面对更复杂的棋局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对围棋理论书常常感到不耐烦的人,很多书读不了几页就会束之高阁。但这本训练册却成功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我心甘情愿地投入了大量时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更像是一个高效的“思维加速器”。它不满足于让你记住几条公式,而是不断地抛出需要你独立思考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我发现,在做完其中一部分练习后,我再去回顾我以前下的棋局,竟然能立刻发现过去忽略的那些微小的死活机会或者危险点。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对任何学习者最好的激励。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对未来的棋艺提升充满了期待和明确的方向感。
评分我得说,作者的讲解风格真是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师腔调,更像是身旁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地为你拆解每一个难点。他的语言简洁有力,避免了冗长空洞的描述,每一个句子都直击要害。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陷阱”问题时的态度,他会先引导你去尝试错误的走法,然后用一种温和但坚定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最优解。这种“先体验失败,再理解成功”的模式,比直接灌输知识要有效得多。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学习”,而是在和一位高水平的棋友进行深度对话,每一次对局面的理解加深,都伴随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这种教学的亲和力,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让我在感到挑战的同时,也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