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世石围棋教室提高篇(上中下)
定价:90.00元
作者:李世石著,金敬东译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308855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做围棋编辑10年了,出版的棋书几十种,但这套《李世石围棋教室》**是一套划时代的的围棋教程。
她不是专业知识的简单罗列,她不是千篇一律拗口难解的大道理,不是国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而是追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孩子的天性,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培养他们读书的乐趣,自学的能力,是一套激发孩子潜能的益智读物。
经过本书的学习,您一定会发现,孩子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套书,因为他们在书中找到了围棋和阅读的乐趣;您一定会发现,孩子变得更聪明了,无论是计算力还是记忆力,都让您感到惊奇,因为他们在书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综合能力;您一定还会发现,孩子已经不知不觉长大了,提高了,懂事了,因为通过书中的卡通故事学会了谦虚、礼貌、勇敢、坚韧、做事认真、不骄不躁,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很多孩子的家长会有这种烦恼:我不懂围棋,孩子学棋的过程中总向我问问题,我不知如何解答。没关系!这套书的内容适合刚开始学棋的4-10岁的小朋友,既可让孩子自己看,更可在家长的帮助下亲子互动。因为是专门为初学围棋的小朋友设计,所以内容不难,讲解非常详细,毫无基础的家长也能看懂,再也不用怕被孩子问倒啦!您还可以登陆我们的网站下载详细讲解(书上有网址哦)!我们的5段高手编辑也会竭诚为您解答书中的疑难问题。
我相信,这套书一定会成为您送给孩子的*好的礼物。
让我们陪伴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记录他们成长的每个温暖足迹吧!
'
内容提要
目录
上册目录
Chapter 01 谁的棋形好
Chapter 02 谁下了更好的一手
Chapter 03 打吃活用法
Chapter 04 不要下坏形
Chapter 05 被打吃的棋子,是否需要连接
Chapter 06 通过打吃让对方变成坏形
Chapter 07 怎么连接才是好形
Chapter 08 用滚打把对方变成坏形1
Chapter 09 用滚打把对方变成坏形2
Chapter 10 要避免被滚打
Chapter 11 怎么用“双”连接
Chapter 12 不让对方形成好形
Chapter 13 综合练习1
Chapter 14 综合练习2
Chapter 15 直三和曲三的死活
中册目录
Chapter 01 连续打吃攻击
Chapter 02 可不可以挡住
Chapter 03 三线扭断长一方
Chapter 04 可不可以吃掉三线的棋子
Chapter 05 在三线的棋子,可不可以切断
Chapter 06 利用断点连续打吃
Chapter 07 可不可以切断
Chapter 08 应该断在哪里
Chapter 09 被冲的断点要补吗
Chapter 10 三线可以跳吗
Chapter 11 二子头要连扳
Chapter 12 综合练习1
Chapter 13 综合练习2
Chapter 14 花聚四-方四的死活
下册目录
Chapter 01 气数和对杀
Chapter 02 比气和紧气
Chapter 03 不入气的计算
Chapter 04 气不够时,怎么对杀
Chapter 05 对杀的次序
Chapter 06 避免对杀的技巧
Chapter 07 怎样用打吃的手段紧气
Chapter 08 怎样用扑的手段紧气
Chapter 09 怎样用倒扑的手段紧气
Chapter 10 用滚打的手段对杀
Chapter 11 撞气和对杀
Chapter 12 有眼杀无眼
Chapter 13 综合练习
Chapter 14 花聚五-刀把五的死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总的来说,这套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是完美统一的。如果说初级教材是教你如何拿起棋子,那么这套“提高篇”就是真正意义上引导你如何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围棋思维系统的指南。我发现自己读完后,在和棋友的交流中,语言也变得更加专业和精准,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棋局的看法。书中对“收官”阶段的论述尤其深刻,它将收官的复杂性系统化、模块化,让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官子环节变得清晰可控。这套书的厚度本身就说明了内容的丰富程度,但最令人称道的是,它做到了“厚而不虚”,每一页纸、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注释都承载着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洞见。对于那些真心想突破瓶颈,从“会下棋”迈向“精通棋”的棋友们,我毫不犹豫地推荐这套书,它绝对是围棋图书馆中不可或缺的珍藏品,能陪伴你走过漫长而充实的棋艺精进之路。
评分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次与顶尖棋手思维的深度交流。作者的语言风格中透着一股沉稳和自信,不像有些流行的棋谱那样追求花哨和惊险,而是脚踏实地,每一步都走在逻辑的轨道上。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手筋的活学活用”的章节,它没有孤立地讲解那些精妙的技巧,而是将手筋融入到具体的棋形和局势之中进行分析。读完后我发现,很多我过去认为需要“灵感”才能发现的妙手,其实背后都有着清晰的逻辑支撑,只是自己未能察觉。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作者个人的感悟和对现代围棋潮流的观察,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纯粹的技术讲解,却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围棋世界观,让我明白技术是为战略服务的。这本书对于提升棋手的“定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你在面对对手的“挑衅”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而是坚持自己的既定方针,直至胜利的天平倾斜。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这套书之前,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市面上讲围棋提高的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又有几本?但当我真正沉浸进去后,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觉得这次投资绝对是物超所值。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老到,他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堆砌生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近乎“对话”的方式,将深奥的棋理娓娓道来。尤其是在处理那些著名的对局复盘时,作者的点评简直是神来之笔,寥寥数语就能点出对局的胜负手所在,那种洞察力令人叹服。我注意到,书中对“大局观”的培养着墨甚多,这正是我目前最欠缺的部分。书中反复强调的“气势”和“厚薄”的权衡,不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被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具体步骤和判断标准。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你如何“赢”一盘棋,更在于引导你如何“理解”围棋的本质,如何建立起一个稳固而富有弹性的棋风体系。读完一些关键章节,我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对棋盘的整体视野开阔了不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寸土,而是开始关注全局的平衡与发展。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的包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一下子就觉得这套书的价值不凡。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迹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棋谱图,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排版上下的功夫,图文并茂的布局使得理论讲解和实战案例的结合非常紧密,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比如,在讲解某个定式变化时,作者不仅仅是给出黑白双方的落子顺序,还会配上简短精炼的文字分析,指出每一步的关键着眼点和背后的思想。这种细致入微的编排方式,对于我这种渴望系统性提升棋力的业余棋手来说,简直是福音。光是翻阅目录和前几章的导读,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深思熟虑,每一个模块的设计都似乎是经过精心打磨,力求最大化读者的学习效率。不得不提的是,作者似乎非常注重棋局的“动态美感”,很多案例的选择都极具代表性,能让人从中窥见高手的布局思路和中盘的搏杀技巧,让人不禁手痒,想立刻找个对手试试身手。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针对性极强,完全符合“提高篇”这个定位。它并没有花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基础规则或简单的官子技巧,而是直奔中高级棋手在实战中经常遇到的瓶颈。比如,书中对“复杂形定式的变化预测”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作者似乎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变招都做了预演,并且清晰地标明了每一步的得失率,这对于我这种在实战中容易因为“想太多”而下出坏棋的棋手来说,简直是及时的雨露。我曾尝试对照书中的步骤,在对弈软件上进行验证,发现书中的判断几乎都站得住脚,这种极高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足见作者在整理这些资料时付出了多少心血。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缓急”的把握有着独到的见解,很多看似平淡无奇的棋步,在作者的解读下,才明白其中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图。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我的不是固定的招法,而是面对未知局面时,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考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