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形意拳四象五行精义(附光盘)/国术丛书
定价:30.00元
作者:毛明春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377491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为全球武术爱好者提供纯正、实用的武术精品书籍是我们山西科技出版社的**愿望。由山西大学武术教授,武术八段毛明春先生所著《形意拳四象五行精义》,几易其稿,终于出版面世,实为喜事。本着为读者负责的原则,由*初设想对形意拳的形、意、气、力诸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到后来集中力量写四象五行。书中介绍的练功方法都是作者多年的练习体悟而不断总结出来的武学精华,实为难得。若没有亲身的练功体悟是写不出来的,也是不能写的。希望这本书对大家习练形意拳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
《形意拳四象五行精义》本着清晰、有序、合理的原则对形意拳的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做了的解析,使读者易于理解和练习;也详细介绍了五行拳练法的分解动作和训练说明,便于读者有个清晰认识,进而易于掌握。
目录
章 形意拳概述
节 形意拳的核心理念
第二节 形意拳心法、功法和技法
第三节 形意拳的运动特点
第四节 形意拳的价值
第二章 形意拳基础练习
节 无极桩
第二节 太极桩
第三节 三体式
第三章 形意拳四象
节 鸡腿
第二节 龙身
第三节 熊膀
第四节 虎抱头
第四章 形意拳基本手型、步型
节 掌型
第二节 拳型
第三节 步型
第五章 五行拳
节 劈拳
第二节 崩拳
第三节 钻拳
第四节 炮拳
第五节 横拳
第六节 五行连环
第七节 进退连环
第六章 练功体悟
后记
作者介绍
毛明春,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武术八段,中国武术段位制教材编者之一,香港武术家协会学术顾问。
少年时始习练形意拳,由于练武去除了多年的体寒、散光、头疼等多种疾病而对武术痴迷。1977年考入山西大学体育系,师从陈盛甫,后又拜陈济生等几位高人为师,学习形意、太极、八卦、易筋经等传统武学,不断参悟内劲理法。1982年又考取了山西大学武术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武术内功。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教学和传播,将自己多年珍贵的心得和体悟用于教学,惠及大众。发表研究论文近60余篇,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出版了十余张武术录像带及光碟。
重要研究成果:太极拳对人体经络波的影响;太极图与太极站桩肌电图。
文摘
序言
我学习传统武术的时间不算短了,看过不少关于内家拳的论述,很多书往往将“精义”二字看得过重,堆砌了大量玄而又玄的古代典籍引述,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晦涩的哲学著作,真正能指导实战的“法门”却寥寥无几。我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来对待这本《四象五行精义》,因为它不像市面上那些主打“一招制敌”的爆款那样浮夸。我更关注的是它如何将形意的核心,比如崩、劈、突、搠、挑这五行,与更宏大的哲学体系进行勾连。如果这本书能清晰地阐释出“四象”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和应用,并用清晰的语言将阴阳、虚实这些概念融入到桩功和发力之中,那它才算得上是真正有价值的“精义”。如果它只是将五行简单地对应到五脏六腑,那就略显浅薄了,毕竟这些知识点在很多基础拳谱中都能找到影子,我期待的是更深层次的贯通与领悟。
评分从一个爱好收藏武术典籍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丰富了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它似乎倾向于构建一个自洽的理论体系,将形意拳的内涵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框架内进行考察。很多老拳谱的流传往往伴随着口耳相传的偏差和缺失,如果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规范和严谨的方式,梳理和固定某些核心概念的原始面貌,那么它就具有了重要的文献保留价值。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它对于“错、挤、按、拦”等进阶技法的哲学基础的阐发,这些是构建高阶实战能力的关键壁垒。如果能清晰地展示出,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是如何在内部通过气势和劲力的调动,达到“以小博大”的效果,那么即便它的训练指导部分略显简略,也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目,用于查阅和印证我已有的练习心得。
评分最近天气转凉,正是适合静下心来钻研拳理的时候。我习惯于在练习完基础套路后,会抽取书中的某个章节进行深入研读,试图将书本上的理论与自己身体的感受进行对照验证。这本书给我的初印象是,它对于“理”的探讨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对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来说是好事。我特别想看看它对“形意拳的起手势”是如何阐释其内在的力学结构和精神状态的。是侧重于外形上的精确模仿,还是更强调内在气的流动和意念的引导?武学的精髓往往就在于“意到而力到”的那个微妙环节。如果作者能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意念导引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抱气如葫芦”之类的传统描述上,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立刻提升一个档次。毕竟,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成肌肉的记忆,才是衡量一本武术书籍好坏的关键。
评分这本拳谱的装帧设计倒是挺考究的,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对得起“国术丛书”这个名头,看得出出版社在出版这套书系上是下了功夫的。封面那几个篆刻似的文字,古朴中透着一股劲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糊弄事儿的速成秘籍。我尤其喜欢它排版上留白的运用,读起来不觉拥挤,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图解和口诀,也能让人在视觉上保持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去吸收。不过说实话,光看外观,我本以为内容会更偏向于技法演示的详尽图谱,毕竟带了光盘,期待值自然就高了。刚翻了翻目录,感觉它更像是一部理论结合实践的纲要,对于形意拳的入门者来说,或许需要一些耐心去消化那些形而上的概念,而不是立马就能上手比划几个架势。希望能通过后续的阅读和光盘的辅助,将这些理论根植到身体的认知中去,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评分我给这本书的实用性打个问号,但给它的学术价值点个赞。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份深厚的武术文化研究报告,而不是一本供大众快速上手的训练手册。从目录结构来看,它似乎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先铺陈宏观的哲学背景,再落脚到具体的拳术细节。我倒是很期待它在“五行相生相克”与“进退转换”这两部分内容上的论述。形意拳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其连绵不绝、变化莫测的进退,如果这本书能清晰地说明,当“劈拳”遇上对手的“防守”时,如何根据五行的相克关系,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式的“崩拳”或“进手”,这种动态的理论指导,才是我作为练习者最需要的。如果光盘中能有针对这些转换瞬间的慢动作解析,那就太棒了,否则,纯粹的文字描述在理解上还是会有天然的障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