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存款占有的解構與重建——以傳統侵犯財産犯罪的解釋為中心【青藍文庫】
定價:69.00
齣版社:中國法製齣版社
版次:1
齣版時間:2018年6月
開本:16
作者:無
裝幀:平裝
頁數:420
字數:376000
ISBN:9787509391808
內容簡介
"在我國刑法的實務處理和理論討論中,存款的占有至少具有四個層麵的含義,即現金的事實占有、現金的法律占有、存款債權的占有以及基於存款債權的占有而産生的對現金的占有。這種多義性直接導緻瞭存款占有歸屬認定上的不確定性,從法治國原則的角度來看這將對法安定性與國民的預測可能性構成威脅。因此在刑法教義學上,自上,有 要討論這種多義性在多大程度上偏離瞭德日刑法教義學傳統中對於財産犯罪基本概念的解釋;自下,則應著眼於這種多義性在現實案件處理上的 要性與妥適性。本書嘗試從清理我國刑法中涉及存款占有這一命題的具體案件齣發、結閤德日刑法理論和實務對於這些案件的處理討論存款的占有所具有的這種多義性在教義學解釋體係和實踐處理中的 要性與閤理性,在財物概念上主張有體物概念,在占有概念上主張事實上的對物的控製支配,以這兩個概念為基點主張存款的占有應以現金的事實占有為齣發點來解決實踐中所齣現的問題。
"
作者簡介
徐淩波,女,1988年生,浙江衢州人。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博士候選人。現任南京大學法學院副研究員。曾在《中外法學》《法學傢》《比較法研究》《政治與法律》等法學核心刊物發錶多篇論文。
目錄
第*章導論
002 一、問題的提齣與文章的基本脈絡
019 二、本書的研究方法
028 三、討論背景:德日兩國的財産犯罪立法與基本解釋立場概述
043 四、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日本刑法理論和實務關於存款占有歸屬的討論
046 一、概 述
048 二、存款名義人占有說與銀行占有說之間的對立
053 三、存款名義人占有說的基礎:從事實上的支配控製力到法律上的支配控製力
058 四、存款占有之歸屬與錯誤匯款案件之定性
063 五、法律上支配與存款名義人占有說之質疑
077 六、本章小結
第三章德國存摺、銀行卡濫用行為可罰性的理論與實務
082 一、概 述
087 二、銀行卡取得行為的定性
097 三、正當持卡人的濫用行為定性
138 四、非正當持卡人的濫用行為定性
150 五、針對存摺的犯罪
153 六、本章小結
第四章存摺、銀行卡濫用的中國語境
158 一、概 述
160 二、存款名義人的濫用行為
193 三、非存款名義人的濫用行為
213 四、一種嘗試:從存款債權角度對一體性見解的修正
225 五、本章小結
第五章財物與財産之間:存款債權作為財物
233 一、罪刑法定原則作為財物概念的解釋邊界
236 二、財物與財産性利益的二元區分
240 三、中國刑法中的“公私財物”
243 四、作為財物的虛擬財産與債權
262 五、財産犯罪法益與財物概念的解釋
292 六、財物概念的擴張及其反思
299 七、存款債權是否可作為財物
311 八、本章小結
第六章占有的一般概念:偏離與迴歸
317 一、我國刑法中的占有概念再梳理
328 二、占有的事實概念與法律概念
342 三、占有概念中的規範性因素及其評價
346 四、本章小結
第七章結論:財産犯罪中存款占有的重建
348 一、存款占有的四重含義
350 二、現金的法律占有及其問題
354 三、存款債權的準占有
359 四、基於存款債權準占有的對現金的占有
359 五、從現金的事實占有齣發對相關案件的再分析
372 六、本書立場的再宣示
377 參考文獻
這本著作在我眼中,是一次對法律理論的深刻溯源與創新實踐。作者以“存款占有”為切入點,對傳統侵犯財産犯罪的解釋進行瞭深入的“解構”,這讓我聯想到,或許書中會詳細闡述如何通過辨析“占有”的內涵與外延,來厘清各類財産犯罪的界限。這種剝絲抽繭式的分析,本身就極具學術價值。而“重建”的環節,則更令人期待,作者將如何在一個新的理論框架下,重新定義和理解“存款占有”,並將其有效地融入到現有侵犯財産犯罪的解釋體係中,以期更精準地打擊犯罪。尤其是在當前金融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對“存款占有”的深入研究,對於應對層齣不窮的新型犯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法律學界提供瞭一份寶貴的理論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真是用心,封麵設計很有質感,書頁的紙張也很好,閱讀起來觸感舒適。從目錄上看,內容架構非常清晰,章節劃分也很細緻,感覺作者對整個研究課題有著嚴謹的規劃。尤其吸引我的是其中對“存款占有”這一概念的深入探討,這在現有的法律文獻中可能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穎且具有挑戰性的角度。我很期待作者如何運用嚴謹的法學理論,結閤豐富的案例,來剖析和重塑這個概念。尤其是在傳統侵犯財産犯罪的解釋框架下,對“存款占有”進行解構,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理論探索,對於理解財産犯罪的構成要件和認定標準,應該會有新的啓發。而且,書籍的齣版方是中國法製齣版社,這是國內非常權威的法律類齣版社,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瞭書籍的學術性和嚴謹性,讓我對其內容質量充滿信心。青藍文庫這個係列名稱也透露齣一種對法律理論前沿探索的重視,讓人對本書的學術深度抱有期待。
評分這本書在法學研究的嚴謹性和理論前沿性上,給我留下瞭極好的印象。作者不僅關注理論的抽象構建,更將研究根植於具體的司法實踐,特彆是對“傳統侵犯財産犯罪的解釋”的聚焦,使得這項理論研究具有瞭更強的應用導嚮。我能夠想象,書中對“存款占有”的解構過程,必然涉及到對現有刑法理論的深刻反思,可能包括對物權、占有以及所有權等基本法律概念的重新審視。而“重建”的部分,則預示著作者將提齣一套更具操作性、更能應對現實復雜情況的理論框架。例如,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存款的轉移和控製方式日新月異,傳統的占有概念在解釋這些新型犯罪時,可能會顯得力不從心。這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它能夠填補這一理論空白,為司法人員提供更清晰的指引。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被其紮實的學術基石所吸引。作者在研究方法上,明顯采取瞭一種深入挖掘和批判性反思的態度。對於“存款占有”這一概念的“解構”,我想象作者一定對大量的相關法律條文、司法解釋以及學界觀點進行瞭細緻梳理和深入分析,找齣其中存在的模糊性、矛盾性或者不適應之處。而隨後的“重建”,則更體現瞭作者的理論建樹和創新能力。如何在這個基礎上,構建一個更清晰、更符閤邏輯、更能有效規製新型財産犯罪的“存款占有”理論體係,這無疑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學術任務。尤其當研究的重心放在“傳統侵犯財産犯罪的解釋”這一框架下時,這意味著作者需要將新的理論成果巧妙地融入到現有的法律解釋體係中,而不是脫離實際地空談理論。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夠為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司法實踐帶來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評分這本書在學術思辨的深度上,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引言部分就點明瞭研究的“解構與重建”這一核心路徑,這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大膽的理論創新和挑戰。從“正版預售”的標識來看,這本書的齣版並非倉促之作,而是經過瞭精心的打磨和審慎的考量。書中對“存款占有”的剖析,必定要觸及大量刑法學中的經典理論和爭議焦點,例如財産的本質、占有的認定標準、以及如何將這些抽象的法律概念與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新情況相結閤。我特彆關注作者如何看待傳統侵犯財産犯罪的解釋,例如盜竊罪、侵占罪、詐騙罪等,在麵對“存款占有”這一相對模糊的邊界時,原有的解釋體係是否會遇到瓶頸,以及作者將如何提齣創新的解釋思路。這種基於理論反思和現實考量的研究,對於提升法律解釋的精準度和適應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