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只有营养师知道(孕期健康这样吃) | 开本: | 4 |
| 作者: | 林丽艳 | 页数: | |
| 定价: | 36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 ISBN号: | 9787121275425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
......
作者简介: 林丽艳,美国注册营养师,纽约州执业营养师。 2004年6月获得南开大学管理学士。 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学习营养学,并完成为期一年的实习,于2013年10月考取美国注册营养师执照。2011年11月起担任美国营养师协会海外营养师分会的中国代表职务。 2013年获库恩智力企业家精神奖。 2013—2014年作者怀孕期间患妊娠糖尿病,促使其利用专业知识以及文献资源对妊娠糖尿病及孕期营养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微博账号“美国注册营养师林丽艳”对大众进行科普传播。2015年建立微信公众号“清醒食分”,图文并茂地介绍简单易做的健康食谱。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讨论营养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对宝宝未来“味觉偏好”培养的引导。它不是等到宝宝出生才开始考虑辅食,而是从孕期开始,就通过母亲的饮食来影响羊水中和母乳中的味道,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对未来的母乳喂养阶段也充满了期待和准备。书中对于不同食物风味的描述非常生动,让人在阅读时仿佛就能闻到食物的香气,从而激发了实践的欲望。它鼓励准妈妈们保持对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把孕期从一个被动的“忍耐期”转变为一个主动的“学习和创造期”。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充满探索精神的孕期饮食哲学,它让我坚信,只有科学且愉悦的饮食,才能为迎接新生命打下最坚实、最温暖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值得称赞,它绝非那种老气横秋的健康指南。色彩的运用非常舒服,图片的选择既专业又富有食欲,这对于一个每天都要面对“吃什么”抉择的孕妇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精神慰藉。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食物禁忌”这一敏感话题时的态度。它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禁止”模式,而是详细解释了某些食物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安全的处理方法或替代选择。这让我在社交场合或者亲友聚餐时,能够更自信地做出选择,而不是因为害怕“吃错东西”而显得局促不安。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心理健康”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联。书中提到,过度焦虑地追求完美饮食反而会增加孕期压力,提倡一种更放松、更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这种理念的输出,远比单纯的食谱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新近购入的孕期食谱,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堆食谱的堆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细叮咛。我一直对孕期饮食抱持着谨慎又迷茫的态度,毕竟网上的信息太多,真假难辨,而这本书的厚重感和专业性立刻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那种深入骨髓的“实用主义”。它没有过多地渲染那些虚无缥缈的“完美孕妇”形象,而是非常务实地告诉我们,如何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为宝宝和自己提供最均衡的营养。比如,它对不同孕期的基础代谢变化讲解得清晰透彻,我这才明白,原来不同阶段对热量和宏量营养素的需求是如此动态调整的。书中对于如何挑选当季食材,以及如何巧妙地将那些孕期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融入家常菜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指南。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外食应急方案”的那几页,那简直是为我这种经常需要处理突发情况的职场妈妈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那种细腻入微的关怀,让我感觉作者是真的站在我们这些准妈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布施理论。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预期的“一本营养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套完整的孕期生活管理系统。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孕期体重管理的章节,它没有采用单一的体重增长曲线来衡量标准,而是结合了个体的基线BMI和生活习惯来制定个性化的增重目标,这让我感觉非常受尊重和理解。它鼓励我们关注食物的“能量密度”和“营养密度”的平衡,而不是仅仅盯着卡路里数字。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为职场妈妈准备健康午餐,详细列出了如何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批量制作”和“安全储存”,这对于时间管理能力要求极高的现代女性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吃什么”,更是“如何更有效地吃”,将营养摄入无缝集成到繁忙的生活节奏中去,让健康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书时,那种扑面而来的知识的严谨性,让我立刻联想到了大学时期的专业教材,但幸运的是,它的语言风格又极其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将那些复杂的营养学原理,转化成了我们厨房里可以立即操作的步骤。比如,它对“隐形糖分”的揭露,让我对市面上很多声称健康的孕妇零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并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购物清单。它没有简单粗暴地要求“戒掉所有甜食”,而是教你如何识别、如何替代,提供了一系列口感相似但营养结构更优的替代方案。我发现,很多孕期的小毛病,比如偶尔的便秘或者孕早期的孕吐反应,在这本书里都有针对性的食疗建议,而且这些建议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基于特定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来开出的“药方”。它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异”的指导,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应该吃什么”的指令,而是理解了“为什么需要吃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