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使用指南(第三版)
作者:张宗俭、邵振润、束放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8
版次:1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260
字数:290
ISBN:9787122240415
定价:48元
章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与特性
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与生理功能
一、生长素类
二、细胞分裂素类
三、赤霉素类
四、诱抗素
五、乙烯
六、芸薹素内酯
第二节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与特性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性
第二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品种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
萘乙酰胺2-(1-naphthyl)acetamid
萘氧乙酸2-naphthyloxyacetic acid
三碘苯甲酸2,3,5-triiodobenzoicacid
2,4-滴2,4-D
吲哚丙酸3-indol-3-ylpropionic acid
吲哚丁酸4-indol-3-ylbutyric acid
增产灵4-IPA
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十一碳烯酸10-undecylenic acid
S-诱抗素( )-abscisic acid
腺嘌呤adenine
尿囊素allantoin
环丙嘧啶醇ancymidol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磺草灵asulam
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苯菌灵benomyl
芸薹素内酯brassinolide
仲丁灵butralin
2-氨基丁烷butylamine
甲萘威carbaryl
8-羟基喹啉chinosol
几丁聚糖chitosan
整形醇chlorflurenol
矮壮素chlormequat
硅丰环chloromethylsilatrane
三丁氯苄钅粦chlorphonium
坐果酸cloxyfonac
氯苯胺灵chlorpropham
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
柠檬酸钛citricacide-titatnium chelate
调果酸cloprop
增色胺CPTA
环丙酰草胺cyclanilide
放线菌cycloheximide
单氰胺cyanamide
胺鲜脂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
丁酰肼daminozide
2,4-滴丙酸dichlorprop
调呋酸dikegulac
噻节因dimethipin
地乐酚dinoseb
二苯基脲磺酸钙diphenylurea sulfonic calcium
敌草快diquat
麦草畏甲酯disugran
敌草隆diuron
调节安DMC
二硝酚DNOC
二苯脲DPU
烯腺嘌呤enadenine
乙烯硅etacelasil
乙烯利ethephon
吲熟酯ethychlozate
氟节胺flumetralin
芴丁酸flurenol
调嘧醇flurprimidol
氯吡脲forchlorfenuron
杀木膦fosamine ammonium
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
赤霉酸4(GA4)
赤霉酸7(GA7)
草甘膦glyphosate
果绿啶glyodin
乙二肟glyoxime
增甘膦glyphosine
超敏蛋白
增产肟hep argil
腐植酸humic acid
吖恶霉灵hymexazol
抗倒胺inabenfide
吲哚乙酸indol-3-ylacetic acid
稻瘟灵isoprothiolane
茉莉酸jasmonic acid
糠氨基嘌呤kinetin
氯酸镁magnesium chlorate
抑芽丹maleic hydrazide
2甲4氯丁酸MCPB
氟磺酰草胺mefluidide
甲哌钅翁mepiquat chloride
萘乙酸naphthylacetic acid
正癸醇n-decanol
烟酰胺nicotinamide
甲苯酞氨酸NMT
核苷酸nucleotide
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oxine citrate
羟烯腺嘌呤oxyenadenine
多效唑paclobutrazol
草枯paraquat dichloride
对溴苯氧乙酸PBPA
苯肽胺酸phthalanillic acid
氨氯吡啶酸picloram
松脂二烯pinolene
对氯苯氧乙酸4-CPA
调环酸钙prohexadione calcium
二氢茉莉酸正丙酯prohydrojasmon
吡啶醇pyripropanol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调节硅silaid
杀雄啉sintofene
复硝酚钠sodium nitrophenolate
丁二酸succinic acid
四环唑tetcyclacis
三氟吲哚丁酸酯TFIBA
噻菌灵thiabendazole
抑芽唑triapenthenol
三十烷醇triacontanol
脱叶磷tribuphos
噻苯隆thidiazuron
抗倒酯trinexapac-ethyl
烯效唑uniconazole
赤·吲乙·芸薹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技术
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种子处理上的应用技术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水稻植株生长、培育壮苗上的应用技术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强水稻抗逆性上的应用技术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其他应用技术
五、 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水稻上的应用技术
第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种子处理上的应用技术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小麦生长、培育壮苗上的应用技术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小麦抗逆性上的应用技术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上的其他应用技术
五、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种子处理上的应用技术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玉植株生长、培育壮苗上的应用技术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玉的耐旱性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上的其他应用技术
五、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玉上的应用技术
第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应用
一、棉花化学控制技术发展历史和概况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系统化控中的应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化学催熟与辅助收获上的应用技术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其他应用技术
五、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棉花上的应用技术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料作物上的应用技术
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大豆生长、防止倒伏上的应用技术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上的应用技术
三、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大豆上的应用技术
第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菜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菜种子处理上的应用技术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油菜生长上的应用技术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强油菜抗逆性上的应用技术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菜上的其他应用技术
五、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油菜上的应用技术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种子处理上的应用技术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花生生长上的应用技术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花生抗旱能力上的应用技术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花生开花下针上的应用技术
五、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花生上的应用技术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技术
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瓜类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黄瓜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南瓜上的应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西瓜和甜瓜上的应用
四、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西瓜、甜瓜上的应用技术
第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番茄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辣椒上的应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茄子上的应用
四、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茄果类作物上的应用技术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甘蓝类蔬菜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甘蓝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椰菜上的应用
第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白菜类蔬菜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白菜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白菜上的应用
第五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绿叶菜类蔬菜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芹菜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莴苣上的应用
第六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豆类蔬菜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豇豆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菜豆上的应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扁豆上的应用
第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根、茎类蔬菜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萝卜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胡萝卜上的应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四、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马铃薯等薯芋类作物上的应用技术
第八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葱蒜类蔬菜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葱和洋葱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韭菜和葱韭上的应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蒜上的应用
四、0.1 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剂(碧护)在大蒜上的应用技术
第九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食用菌上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平菇上的应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黑木耳上的应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白灵菇上的应用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凤尾菇上的应用
五、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金针菇上的应用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香菇上的应用
七、0.1 36%赤·吲乙·芸薹(碧护)在食用菌上的应用技术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技术
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柑橘上的应用
第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杨梅上的应用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枇杷上的应用
第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荔枝上的应用
第五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龙眼上的应用
第六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香蕉上的应用
第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菠萝上的应用
第八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芒果上的应用
第九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番木瓜上的应用
第十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苹果上的应用
第十一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梨上的应用
第十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桃上的应用
第十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梅上的应用
第十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李上的应用
第十五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杏上的应用
第十六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樱桃上的应用
第十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柿上的应用
第十八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枣上的应用
第十九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应用
第二十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猕猴桃上的应用
第二十一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草莓上的应用
第七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使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剂型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使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控制
参考文献
中文通用名称索引
英文通用名称索引
本书在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与特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110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的中英文通用名,结构式、分子量、CAS登录号、别名、化学名称、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征、应用、注意事项、主要制剂和生产企业等内容。同时,全面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田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上的主要应用技术,还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剂型、科学使用和残留控制等内容。 本书可为从事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发应用的农林科技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这本新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使用指南》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工具书。我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现代化温室,常年需要应对各种作物的生长调控难题,尤其是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对激素的精准用量和时机把握上,常常让人头疼。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不像那种堆砌理论的教科书,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手把手教你如何把那些复杂的化学物质变成提高产量的利器。特别是关于“胁迫条件下如何使用ABA来提高抗逆性”那一章,我印象特别深刻。它不仅详细列出了不同作物的推荐剂量,还配有大量的实操案例分析,比如在高温干旱期,何时喷施、浓度如何递增或递减,都有非常细致的图表说明。我上个月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番茄的赤霉素使用方案,原本以为产量提升有限,结果惊喜地发现,果实的均匀度和上市速度都比往年同期提高了近百分之十五。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前沿性,真正做到了将实验室里的尖端研究,转化成田间地头的实际效益。对于我们这种追求精细化管理的生产者来说,它无疑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评分我是一名刚接触园艺研究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之前对植物激素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基础教材的层面,理解上比较片面和理论化。在查找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本“指南”,原本没抱太大期望,结果试阅后发现它彻底颠覆了我对“科学使用”的理解。它并非仅仅罗列各种药剂的功效,而是深入探讨了调节剂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理、不同调节剂之间的协同与拮抗效应,以及环境因子(如光照强度、土壤pH值)对药剂活性的影响。书中关于“内源激素平衡调控”的论述尤为精彩,它引导读者从整体系统而非单一分子来考虑问题,这对于设计复杂的实验方案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在安全性评估部分所花费的笔墨,不仅涵盖了残留标准,还提到了对授粉昆虫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影响,体现了对可持续农业的深刻关怀。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一个“使用指南”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集大成的前沿综述,为我后续的研究方向指明了许多新的探索角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非常考究,拿在手里就感觉内容分量十足。我是一名退休的农业技术推广员,这辈子都在和农药化肥打交道,深知信息过时带来的危害。这第三版的内容更新速度令人赞叹,我注意到很多关于新型生物源调节剂和靶向性小分子化合物的讨论,这些都是过去版本里鲜有提及的“新宠”。尤其是关于不同剂型选择的对比分析,非常实用。比如,是选择水溶性粉剂、乳油还是悬浮剂,不同的载体在渗透性、持效期上到底有什么区别,书中通过对比实验数据给出了明确结论,避免了我们过去“凭经验”选择的弊端。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对比书中的数据和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田间观察,发现很多过去无法解释的现象,如今都能从调节剂的复杂作用链条中找到合理解释。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纠错手册”,帮老一代的技术人员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步伐。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门槛还是有点高的。我只是一个爱好家庭园艺的都市白领,我的需求远没有书里描述的那么宏大,我只需要知道如何让我的月季开花更旺盛、让我的多肉休眠期更短一些。然而,即使是针对最基础的应用,这本书提供的深度信息也令人叹服。例如,在介绍细胞分裂素时,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促进分裂”,而是细致地讲解了不同类型的细胞分裂素(如KT、Zeatin)在不同植物组织中的侧重效应。我尝试用书里提到的一种微量添加法来处理我的兰花,结果发现,虽然操作比常规喷洒麻烦,但开花质量明显提高,花箭也更健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给了你“为什么”的答案,而不是仅仅告诉你“是什么”。对于追求极致园艺效果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超越普通手册的知识深度,让你能像一个微观世界的工程师一样去调控植物的生命进程。
评分我关注这本书的重点是其规范性和法规适应性。在当前农业管理日益严格、强调“零残留”和绿色生产的大背景下,如何合法、安全地使用生长调节剂成了重中之重。这第三版在合规性方面的详尽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它详细梳理了各国和地区(虽然侧重国内标准)对各类主要调节剂的最大残留限量(MRL)要求,并明确指出了在采收前需要设定的安全间隔期(PHI)。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风险评估流程图,教导使用者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作物种类,动态调整推荐剂量,以确保最终产品既符合监管要求,又达到了预期的生长目标。这使得本书从一本单纯的技术参考书,升华为一本重要的风险控制和法律遵循手册。对于任何想要进入或维持高标准农产品供应链的企业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这些监管层面的指导,其价值可能比任何增产技术都更为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