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之旅一中国文库.科学技术类
:20.00元
作者:路甬祥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382726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科学之旅》回顾和总结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演变过程;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以及各种分支的未来进程,《科学之旅》也给以深入的分析和展望。《科学之旅》同时指出了当代科学技术面临的种种挑战。
目录
小引
部分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节 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一、科学与宗教
二、科学与人文主义
三、科学与技术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希腊科学的兴起
二、希腊科学的衰微与传播
三、近代科学的诞生
四、现代科学发展概述
第三节 近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一、中国接受近现代科技的文化基础
二、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三部曲
三、中国科学的体制化进程
四、中国科学的现代化转变
五、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与知识创新工程
六、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七、中国科技的若干新进展
第二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与前瞻
第三部分 当代科学技术面临的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路甬祥,全国副委员长,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流体传动及检制学家。1942年4月生于浙江宁波。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是第六届全国代表,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兼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获得20项,在国内外发表过250多篇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两本科学著作。在前人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改变了已沿用100多年的弗利明一琴肯流量控制原理和40多年来传统的维克斯先导型压力控制原理,取得了“二通插装式电液比例流量控制装置”及“电液比例压力控制装置”等5项发明,使大流量和高压领域内的稳态和动态控制精度获得显著提高,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机电液一体插装技术相结合推广应用于阀控、泵控和液压马达等,成功地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电液控制器件及工程系统,该技术被认为是80年代以来电液控制技术重要进展之一。被德、日、瑞等多国列入洪堡奖章,2000年获联邦德国鲁道夫·狄塞尔金质奖章,1984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2、1985年两次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曾获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曾获1989年国家高等教育奖。
文摘
序言
翻开这本厚重的《地球的奥秘:地质学入门指南》,我仿佛被施了魔法,瞬间穿越到了地壳深处。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板块构造的宏伟画卷,那些关于地震和火山爆发的讲述,既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书中对矿物晶体的形态描述,细致入微,即便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通过那些生动的比喻,想象出二氧化硅在漫长岁月中如何排列组合成那些闪耀的宝石。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时间尺度的讲解,当我们习惯于以“年”来衡量生命时,书中那些百万年、亿年为单位的演化历程,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短暂。读完这部分,我忍不住跑去后院,试图用手边的石头,去解读它们沉默了亿万年的故事,那份与大地进行无声对话的冲动,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礼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让人对脚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好奇与尊重。
评分接触到《量子纠缠的奇思妙想》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毕竟量子力学听起来就如同科幻小说的情节。然而,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巧妙,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彩的类比和思想实验,将那些反直觉的概念逐渐剥开。比如,那个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在这里被赋予了更贴近生活的解释,让我这个对物理学知之甚少的门外汉,竟然也能捕捉到一丝“非此即彼”的幽微之美。书中对“测量”行为的探讨尤其引人深思,它挑战了我们对“实在性”的传统认知,仿佛世界在我们观察之前,只是一个概率的海洋。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凝视窗外,试图在日常可见的光影变化中,寻找一丝量子尺度的回响。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没有试图简化科学的深度,而是用最优雅的语言,搭建了一座通往未知的桥梁,让人在迷茫中感受到智慧的碰撞。
评分我一直对生物多样性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很多相关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生命的史诗:进化论的二十个关键证据》这本书,则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博物学家,带着我们走过寒武纪的大爆发,目睹脊椎动物如何登上陆地,感受病毒如何驱动基因的变迁。书中对化石记录的解读细致入微,每一个断裂的骨骼碎片,都被赋予了清晰的演化意义。更让我感到惊艳的是,它将分子生物学的数据,如同侦探的物证一般,与宏观的形态变化完美地串联起来,构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生命演化链条。读到关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章节时,我甚至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意识到我们与细菌之间的军备竞赛,其实是自然选择在当下最激烈的展现。这本书让人深刻理解到,生命不是静止的奇迹,而是一场永不停歇、充满创造力的动态过程。
评分坦白说,我对金融和经济学的理论一直感到疏离,《货币的起源与人性的博弈》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叙事风格如同一个高明的历史学家,他没有直接讨论股票或利率,而是从早期贝壳的交易、金本位制的兴衰,一直讲到数字货币的崛起。他巧妙地将经济行为与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信任、贪婪与恐惧——联系起来,让人明白,那些复杂的经济模型背后,驱动的依然是朴素的人性。书中对“信用”这一概念的解构尤为精彩,它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价值体系,其脆弱性和构建的复杂性。阅读这本书就像在玩一个巨大的、跨越千年的社会实验,每一次货币形式的变革,都映射着社会结构的深层调整。它不仅是一本经济读物,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集体行为心理学的深度报告,让我对钱包里的纸币有了全新的敬畏感。
评分《宇宙的编织:时空与引力的诗意解读》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近乎冥想般的阅读体验。作者的文笔极为优美,他描述黑洞的视界时,用的词汇不是冰冷的物理术语,而是“宇宙的边界”、“光线最终的安息之地”。书中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阐释,不是通过复杂的张量分析,而是通过对“弯曲时空”的直观想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引力是如何将时间和空间本身扭曲成一张巨大的网。我特别喜欢他探讨“时间箭头”的部分,那个从熵增角度解释为什么时间总是单向流动的观点,既科学又哲学,让人不禁沉思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合上书本,抬头望向夜空,那些遥远的星光,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光点,而是这个宏大宇宙编织网上的一个个美丽的结点,每一个都承载着时空的重量和故事。这本书将硬核的宇宙学,转化为一场对存在本身的深刻追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