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4新品】 全球兵器鉴赏大全系列--全球枪械图鉴大全 | ||
| 定价 | 59.80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5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军情视点 编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346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22264442 | |
dy 章 枪械概述001
1.1 枪械发展简史002
1.2 枪械主要分类004
1.3 枪弹007
第2章 突击步枪009
2.1 苏联/俄罗斯AK-47突击步枪010
2.2 美国M16突击步枪017
2.3 苏联/俄罗斯AK-74突击步枪021
2.4 苏联/俄罗斯AKM突击步枪025
2.5 俄罗斯AK-107突击步枪029
2.6 俄罗斯AK-12突击步枪032
2.7 美国AR-15突击步枪035
2.8 加拿大C7突击步枪037
2.9 德国HK416突击步枪040
2.10 法国FAMAS突击步枪045
2.11 奥地利斯泰尔AUG突击步枪050
2.12 南非CR-21突击步枪054
2.13 比利时FN F2000突击步枪056
2.14 比利时FN FNC 突击步枪060
2.15 比利时FN SCAR突击步枪063
2.16 德国HK G36突击步枪066
2.17 德国HK G41突击步枪071
2.18 以色列加利尔(Galil)突击步枪072
2.19 韩国K2突击步枪075
2.20 南非R4突击步枪076
2.21 美国REC7突击步枪078
2.22 英国SA80突击步枪080
2.23 瑞士SIG SG 550突击步枪081
2.24 俄罗斯SR-3突击步枪084
2.25 德国StG44突击步枪086
第3章 狙击步枪089
3.1 美国巴雷特M82狙击步枪090
3.2 英国AW狙击步枪094
3.3 俄罗斯SVD狙击步枪098
3.4 德国PSG-1狙击步枪101
3.5 美国M107狙击步枪103
3.6 美国麦克米兰TAC-50狙击步枪105
3.7 英国AWM狙击步枪108
3.8 德国DSR-1狙击步枪111
3.9 美国雷明顿M40狙击步枪115
3.10 美国雷明顿M24狙击手武器系统118
3.11 美国M21狙击手武器系统122
3.12 英国PM狙击步枪125
3.13 美国巴雷特M98B狙击步枪128
3.14 美国巴雷特M99狙击步枪132
3.15 美国巴雷特M95狙击步枪136
3.16 英国AWP狙击步枪139
3.17 美国阿玛莱特AR-50狙击步枪142
3.18 美国巴雷特XM109狙击步枪144
3.19 德国WA2000狙击步枪147
3.20 俄罗斯SV-98狙击步枪150
3.21 美国奈特M110半自动狙击手系统152
3.22 德国R93战术型狙击步枪155
3.23 美国CheyTac M200狙击步枪158
3.24 法国FR-F2狙击步枪161
3.25 德国MSG90狙击步枪163
3.26 美国雷明顿XM2010狙击步枪165
3.27 法国PGM Hecate Ⅱ狙击步枪168
3.28 美国M25轻型狙击步枪170
第4章 机 枪172
4.1 美国M1917重机枪173
4.2 美国M2重机枪176
4.3 英国刘易斯轻机枪180
4.4 德国MG42通用机枪183
4.5 美国M61重机枪187
4.6 以色列Negev轻机枪190
4.7 苏联/俄罗斯RPD轻机枪193
4.8 美国加特林机枪197
4.9 英国布伦轻机枪200
4.10 新加坡Ultimax 100轻机枪203
4.11 苏联/俄罗斯DP/DPM轻机枪205
4.12 苏联/俄罗斯PK通用机枪208
4.13 英国马克沁重机枪211
4.14 苏联/俄罗斯DShK/DShKM重机枪213
4.15 苏联/俄罗斯NSV重机枪217
4.16 比利时FN Minimi轻机枪220
4.17 前捷克斯洛伐克ZB26轻机枪223
4.18 美国M60通用机枪225
4.19 德国MG45通用机枪228
4.20 俄罗斯Kord重机枪230
4.21 美国M249轻机枪232
4.22 德国HK21通用机枪235
4.23 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237
4.24 苏联/俄罗斯RPK轻机枪240
第5章 手 枪242
5.1 美国柯尔特M1911半自动手枪243
5.2 美国M9半自动手枪247
5.3 奥地利格洛克17半自动手枪250
5.4 以色列IMI“沙漠之鹰”半自动手枪252
5.5 德国鲁格P08半自动手枪256
5.6 德国瓦尔特PP/PPK半自动手枪259
5.7 比利时FN 57半自动手枪261
5.8 捷克斯洛伐克CZ52半自动手枪263
5.9 美国MEU(SOC)半自动手枪266
5.10 比利时FN M1935大威力手枪268
5.11 瑞士SIG Sauer SP2022半自动手枪270
5.12 苏联TT半自动手枪273
5.13 德国HK45半自动手枪275
5.14 德国毛瑟C96自动手枪278
5.15 美国柯尔特“蟒蛇”左轮手枪280
5.16 瑞士SIG Sauer P220半自动手枪284
5.17 德国瓦尔特P38自动手枪287
5.18 德国HK USP半自动手枪289
5.19 苏联/俄罗斯马卡洛夫PM手枪293
第6章 冲锋枪296
6.1 德国MP5冲锋枪297
6.2 以色列乌兹冲锋枪299
6.3 苏联/俄罗斯PPSh-41冲锋枪300
6.4 芬兰索米M1931冲锋枪302
6.5 德国MP40冲锋枪304
6.6 美国汤普森冲锋枪305
6.7 德国MP7冲锋枪307
6.8 苏联/俄罗斯PPS-43冲锋枪308
6.9 苏联/俄罗斯PP-91冲锋枪310
6.10 德国UMP冲锋枪311
6.11 意大利伯莱塔M12冲锋枪312
6.12 比利时FN P90冲锋枪314
6.13 捷克斯洛伐克Vz.61冲锋枪315
6.14 俄罗斯PP-2000冲锋枪317
6.15 英国司登冲锋枪318
6.16 英国斯特林冲锋枪320
6.17 法国MAT-49冲锋枪321
6.18 韩国K7冲锋枪322
6.19 美国M3冲锋枪323
6.20 奥地利斯泰尔TMP冲锋枪325
第7章 霰弹枪327
7.1 美国雷明顿870霰弹枪328
7.2 美国温彻斯特1897霰弹枪330
7.3 比利时勃朗宁Auto-5霰弹枪331
7.4 美国雷明顿1100霰弹枪333
7.5 美国莫斯伯格500霰弹枪334
7.6 意大利伯奈利M4 Super 90霰弹枪336
7.7 苏联/俄罗斯KS-23霰弹枪337
7.8 意大利伯奈利Nova霰弹枪338
7.9 美国M26模块式霰弹枪339
7.10 俄罗斯Saiga-12霰弹枪341
7.11 美国AA-12霰弹枪343
7.12 意大利弗兰基SPAS-12
霰弹枪344
参考文献346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震撼,它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图鉴”这个词的刻板印象。它更像是一部跨越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工业考古录”。我特别喜欢它在呈现不同国家、不同设计流派时的那种并置手法。比如,将那种极简主义的北欧设计风格,和那种强调功能至上的苏式粗犷风格,放在相邻的页面进行对比欣赏,那种视觉上的张力十足。作者在文字描述中,总是能精准地捕捉到每种武器背后的“灵魂”——那种设计师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不得不做的妥协与创新。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感受到不同国家在资源限制、战术需求和审美倾向上的巨大差异。这本书的摄影和制版技术也值得称赞,光影处理得恰到好处,把金属的冷峻和磨损的痕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有种“上手触摸”的错觉。
评分这本画册简直是视觉的盛宴!我本来就对手工打造的金属艺术品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精密的机械结构,光是翻阅这些页码,就能感受到工匠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每一页的排版都经过精心设计,墨色浓郁,纸张质感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那些经典型号时所采用的叙事方式,不是干巴巴地罗列数据,而是仿佛在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比如,对某种特定枪械的早期原型机和后期改进型的对比分析,那种跨越数十年的技术演进脉络,清晰可见。我甚至能想象出设计师在草图上勾勒线条时的专注神情。而且,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味,封面低调而内敛,内页却充满了爆炸性的视觉冲击力,收藏价值极高,摆在书架上都是一件艺术品。对于军事迷来说,这本图鉴不仅仅是资料的汇编,更像是一部关于工业美学的教科书,让人在欣赏复杂机械的同时,也体会到设计背后的哲学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沉浸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仪式感”。它不是那种适合通勤路上快速翻阅的杂志,而是需要你安静下来,泡上一杯茶,戴上眼镜,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介绍那些“概念性”或“实验性”武器时的那种克制而又充满敬意的笔调。这些武器可能从未大规模服役,但它们所蕴含的超前设计理念,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图文结合的编排非常出色,文字精准到位地为图片提供了背景支撑,图片则用最直观的方式强化了文字的论点。这本书成功地将冰冷的技术数据转化成了一种可以被大众欣赏和理解的美学表达。对于那些寻求深度知识和顶尖视觉享受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投资。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抱着“开阔眼界”的心态,没想到里面深挖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那样,只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真正做到了“专业”。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材料学和制造工艺的章节,作者对不同时期使用的钢材特性、膛线加工技术的迭代,描述得非常到位。比如,对于某些冷战时期特种部队制式武器的介绍,它不仅展示了最终成品,还穿插了当时测试报告的片段节选,这让信息的可信度大大增加。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专门对照着图纸上的分解图研究那些复杂的扳机组件和复进簧系统,简直像在拆解一台精密的瑞士手表。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武器系统运作原理的硬核爱好者,这本书提供了足够的深度和广度,绝不是走马观花。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对工程学和精密制造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我通常不太愿意给这种偏向技术类的书籍写长篇评价,但这次真的忍不住。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但有趣的是,这种广度并没有牺牲掉对个体的深度挖掘。我留意到,作者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众型号,比如某个特定时期为特种侦察任务开发的小口径武器,也投入了极大的篇幅进行细致描绘。这表明作者的资料收集工作是极其扎实和全面的,绝非仅限于那些大众熟知的“明星产品”。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探索一个全新的知识盲区。特别是关于配件系统和导轨接口标准的演变历史那一章,整理得条理清晰,对于那些喜欢对现有装备进行魔改的发烧友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让我认识到,每一把武器的背后,都凝结着无数工程师的心血和无数次的失败尝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