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

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十时启悦 著
图书标签:
  • 漆器
  • 髹涂
  • 装饰
  • 修缮
  • 传统工艺
  • 家具
  • 工艺美术
  • 收藏
  • 技法
  • 木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0064
商品编码:28355886762
开本:16

具体描述







前言 


髹漆工序中使用的道具及糯米粉糊的制作方法 


简易荫房的制作方法 


使用新漆刷前的准备工作 


把手的制作方法 


裱布工序中所使用的布料的准备方法 


糯米粉糊的制作方法 


1章漆的基础知识 


1.漆是什么(漆的魅力及用途)2 


2.漆的历史(从绳文时代到现代)3 


3.采漆方法7 


4.漆的种类及用途8 


5.漆器的素胎10 


6.下地的种类及特征12 


7.髹漆的主要技法13 


8.漆器装饰的种类及特征16 


9.髹漆的主要工具18 


专题:生漆过敏的处理方法和预防20 


2章髹漆的各种技法 


展现木纹的髹漆方法21 


1.揩漆(擦漆)22 


a.榉木材碗木胎揩漆(填充木纹的方法)23 


b.七叶树木胎揩漆(不填充木纹的方法)34 


2.木地吕涂40 


3.春庆涂风的透漆效果46 


不透明的髹漆方法50 


1.本坚地黑涂50 


2.本坚地朱涂76 


3.本坚地朱溜涂85 


4.黑髹透木纹涂88 


5.莳地黑涂92 


变涂98 


1.根来涂98 


2.锖涂104 


3.布目涂108 


4.石目涂112 


5.大理石纹116 


3章装饰的基本技法 


1.箔绘120 


2.漆绘124 


3.蛋壳涂126 


4.螺钿131 


5.莳绘(简单易绘的平莳绘)134 


4章 


夹苎脱胎的技法 


夹苎脱胎138 


5章使用方便获得的材料,完成从木胎制作到髹漆 


1.使用津轻涂技法制作的椴木胶合板折敷150 


2.黑漆吕色面漆效果的松木材小箱156 


6章漆器、陶器的修缮和复原 


1.金缮164 


2.修理破裂的漆器174 


3.修理边缘逐渐磨损的漆盆178 


4.重新翻涂揩漆漆层逐渐剥落的碗182 


专题:漆器的保养及使用方法185 


日本国内主要漆器产地的特征186 


用语解说188 


参考文献192 


漆材料及木胎零售店193 


后记(工藤茂喜)194 


后记(十时启悦)196





书名:漆器髹涂 装饰 修缮技法全书

作者:十时启悦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3

印次:1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

ISBN:9787122310064

定价:98

本书讲解木器修饰技法。内容包括,漆的种类与用途、涂漆的主要工具;13种漆器髹涂技法、5种漆器装饰技法;漆器陶器修缮复原技法、漆器的保养与使用方法等相关内容。 

本书适合家居制造业、油漆工艺等专业人士阅读,也非常适合喜欢木工diy和制作文玩的大众读者自学漆器髹饰工艺。 

即使是初学者,通过这本书,可以学会各种各样的上漆技法;对于熟练者也会有很大的参考。




《古韵重光:漆艺的千年传承与创新》 这是一本追溯漆器艺术千年流变,探寻其精湛髹涂、细腻装饰与智慧修缮技法的详尽专著。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工艺步骤,而是致力于揭示隐藏在每一层漆、每一幅纹饰、每一处修补背后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与匠心独运。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漆语千年——漆器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意蕴 源起与流变: 回溯中国漆器文明的黎明,从新石器时代的朴素实用,到商周的辉煌壮丽,再到秦汉的雄浑古朴,魏晋的清雅脱俗,隋唐的雍容华贵,宋元的精巧细腻,明清的繁复华美,乃至近现代的创新嬗变。本书将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漆器在材质、形制、工艺、纹饰及艺术风格上的演进轨迹,展现漆器如何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领域交织,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载体。 地域风华: 聚焦中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漆器产地,如漆器之都——福州,研习其独特的脱胎技法与金漆艺术;探寻扬州漆器在雕漆、描金方面的精妙之处;品味四川的汉代漆器所展现的古朴雄浑;领略景泰蓝漆器与金漆交融的独特魅力。通过地域性的视角,展现中国漆器艺术的多样性与地域特色。 器物之魂: 深入剖析漆器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文化象征与社会功能。从宫廷御用珍器,到文人雅士的案头清供;从祭祀礼器,到日常生活用品,探讨漆器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如何反映当时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乃至社会等级。 第二部分:髹染乾坤——精湛的漆器髹涂技法 基底的奥秘: 深入讲解漆器制作的“胎体”选择与处理,包括木胎、藤胎、夹纻胎(脱胎)等不同材质的特性、准备工序,以及如何通过精细的打磨、刮灰、裱布等步骤,为漆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层层叠翠——生漆的奥义: 详尽阐述天然生漆的采集、提炼、加工过程,以及其独特的化学与物理特性。本书将重点介绍传统髹涂技法,如“擦漆”、“罩漆”、“打磨”等,揭示如何通过反复涂刷、打磨,最终形成温润如玉、光可鉴人的漆面。 色彩的魔术: 探讨漆器色彩的运用之道。从天然矿物颜料、植物染料的制备,到不同色漆的调配与表现力。深入解析红、黑、金、绿等经典色彩在漆器中的象征意义与审美效果,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搭配营造不同的艺术氛围。 光影的雕琢——打磨与抛光: 详细讲解不同阶段的打磨技巧,从粗砂到细砂,再到使用天然研磨材料(如砖末、珍珠粉)进行精细抛光,揭示如何通过耐心细致的打磨,使漆面达到极致的温润与光泽。 第三部分:锦绣华章——纷繁的漆器装饰艺术 雕刻的绝技: 深度解析中国漆器雕刻的经典技法,如剔红(雕红)、剔黑、雕漆、漆砂砚等。详细介绍雕刻工具的选择、运用,雕刻图案的构思、布局,以及不同技法在表现浮雕、浅浮雕、线刻等效果上的差异与精妙。 金石共辉——金银错与描金: 探索漆器与贵金属的结合艺术。详尽阐述金银错(错金银)的工艺流程,包括槽刻、金箔或银箔的镶嵌、打磨等步骤,展现其精致细腻的金属线条之美。同时,深入讲解描金、漆金、洒金等技法,以及如何运用金粉、金箔在漆面上勾勒出璀璨的纹饰。 彩绘与点漆: 展现漆器彩绘的独特魅力。介绍不同时期彩绘风格的演变,以及颜料的运用与表现。重点讲解点漆(填漆)技法,如平填、凸填等,以及如何在漆面上绘制出细腻生动的图案,如龙凤、山水、花鸟、人物等。 嵌镶的异彩: 介绍漆器中常见的嵌镶工艺,如嵌螺钿、嵌玉石、嵌象牙、嵌金箔等。解析不同材质的嵌片制作、打磨,以及如何在漆面上巧妙运用,形成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装饰效果。 纹饰的语言: 深入解读漆器纹饰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从龙、凤、祥云、花卉、几何纹样,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解析不同纹饰所代表的吉祥寓意、社会价值与时代特征。 第四部分:岁月回眸——漆器的修缮与保护 损毁的成因与识别: 分析漆器在长期使用和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损毁现象,如漆面开裂、脱落、划痕、变形、漆膜老化等,并指导如何进行初步的判断与评估。 传统修缮的智慧: 详尽介绍中国传统漆器修缮的理念与技法。包括对症下药的修复原则,以及如何运用天然生漆、传统填补材料、打磨抛光等技法,对受损漆面进行修复与加固。本书将特别强调“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漆器的历史痕迹与艺术价值。 病害的预防与保养: 提供科学的漆器保养方法,包括环境控制(湿度、温度)、日常清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化学物质侵蚀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漆器日常养护指南,延长漆器的使用寿命。 现代科技的助力: 探讨现代科学技术在漆器保护与修缮领域的应用,如无损检测技术、新型修复材料的研发等,并分析其与传统技法的融合与发展。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也有对具体技法操作的细致讲解,配以大量的精美图片,力求直观易懂。 历史与现实的连接: 贯穿古今,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市场需求相结合,展现漆器艺术的生命力。 匠心精神的传承: 强调漆器制作过程中所蕴含的耐心、细致与专注,传承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 实用价值的体现: 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参考,更是漆器爱好者、收藏者、创作者的实用工具书。 《古韵重光:漆艺的千年传承与创新》 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漆器艺术之旅,它邀您一同走近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与匠心温度的漆器,感受那份温润如玉的光泽,领略那份锦绣华章的绚烂,并从中汲取灵感,传承与创新,让古老的漆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漆器世界的新认知。在此之前,我对漆器的认识仅限于古籍中那些寥寥几笔的描述,或者博物馆里光鲜亮丽却冰冷疏远的展品。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亲身走进了古老而精湛的漆器工艺现场。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循序渐进地讲解着从最基础的生漆处理,到繁复精美的描金、嵌螺钿、雕漆等装饰技法,再到如何对受损的漆器进行恰如其分的修缮。书中对每一种技法的阐述都极其详尽,从所需工具、材料的选择,到每一步操作的要领,都力求清晰明了,配合着大量的精美插图和写真的步骤图,即便是我这样毫无基础的初学者,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整个工艺流程。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生漆处理的部分。我一直以为生漆就是直接拿来用,没想到其中竟然蕴含着如此多的学问。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割的生漆的特性差异,以及如何通过“脱水”、“过滤”、“研磨”等步骤来净化和调整漆的黏稠度,以适应不同的工艺需求。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髹涂”,背后蕴含着对自然材料的深刻理解和精妙运用。而到了装饰技法部分,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书中对金缮、银缮、螺钿、剔红、剔彩、雕漆等等的介绍,我之前只在传说中听说过,书中不仅解释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和艺术风格,更重要的是,详细分解了每一种技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比如描金,书中不仅讲了如何调和金粉,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金箔的用法,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毛笔、不同力度来达到不同的线条效果,从流畅的金线到饱满的描金块面,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散落在民间、年代久远的漆器修复有着莫名的好奇。很多时候,看到一件有着岁月痕迹的古旧漆器,总会想知道,那些细微的裂痕、脱落的漆片,是如何被巧妙地“医治”的。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它里面关于漆器修缮的部分,可以说是系统而全面的。从漆器的病症诊断,比如漆层起甲、开裂、剥落、变色、虫蛀等等,到针对不同病症的修缮方法,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看似棘手的损伤,比如大面积的漆层脱落,或者木胎的开裂,也给出了可行的修复方案。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修好”,更是“修旧如旧”,尽量保留器物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 其中关于“补漆”的章节,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它不像简单的填补,而是需要对原漆的颜色、光泽、质感进行精准的模仿和再现。书中介绍了如何通过调配不同颜色的生漆,以及加入不同的填料,来达到与原漆相似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指导如何通过“打磨”、“上光”等后续工艺,让修补的部分与整体浑然一体,不留痕迹。对于一些古老的漆器,其原漆的配方可能已经失传,书中也提供了一些仿古漆的配制方法,这对于研究和修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它不仅仅是讲述理论,还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修缮实例,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修复前后的对比,以及每一步操作的精妙之处。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漆器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实践的书籍。《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也看过一些零散的漆器技法介绍,但总是觉得不够系统,或者操作起来模棱两可。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将漆器的制作过程,从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到最后的成品展示,几乎是无遗漏地涵盖了。它不像一些纯粹的理论书籍,读起来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实践指导性。书中的文字描述清晰易懂,配合着高质量的插图,即使是复杂的工艺步骤,也能轻松理解。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漆的性能与处理”那一章节。它详细介绍了生漆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它的干燥原理、附着力、耐候性等等。这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为什么漆器能够历久弥新。书里还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比如湿度和温度,来调整漆的施工方法。这对于在实际操作中避免一些常见的失误非常有帮助。例如,书中提到,在潮湿的环境下,漆的干燥速度会变慢,但同时也会影响漆膜的形成。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髹涂,书中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另外,关于“打磨”和“上光”的技法,书中也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比如如何选择不同粗细的砂纸,如何控制打磨的力度和方向,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抛光材料和工具来获得理想的光泽。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传统工艺充满了敬畏,尤其是在看到那些精美绝伦的漆器作品时,更是觉得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这本书,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触摸这些传统工艺的脉络。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漆器文化的百科全书。书中对每一种技法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艺术演变都有详尽的介绍。比如,提到描金技法,它不仅讲述了如何描绘金线,还深入探讨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描金风格差异,从唐代的粗犷到宋代的细腻,再到明清的繁复,都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复杂装饰技法时,不仅仅是展示步骤,还会穿插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和艺术理论。比如在讲到剔红技法时,它会提及剔红的起源,以及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和演变,甚至还会分析一些著名剔红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这种将工艺与文化深度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纯粹的技术指导。它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漆器,不仅仅是欣赏它的美,更能体会到它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书中的语言也非常优美,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人文的温度,读起来就像在与一位饱学之士进行一场愉快的对话。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件饱经风霜的古老漆器,本身就是一本活的历史书。《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这本书,让我有机会成为解读这本历史书的“校勘者”。它在漆器修缮方面的详细讲解,让我对如何“阅读”一件受损的漆器,以及如何“修复”它,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进行物理上的修复,更强调了对漆器“灵魂”的尊重。它告诫我们,修复的目的不是让器物“焕然一新”,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和使用痕迹,让修缮成为对历史的延续,而非对历史的抹杀。 书中对于“病灶”的诊断部分,我反复揣摩。它不仅列举了各种漆器的常见病症,还深入分析了这些病症产生的原因,比如环境因素、使用不当、材料老化等等。这让我明白,很多时候,修复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的根源。而对于具体的修缮方案,书中更是细致入微。比如,针对漆层开裂,它会区分是细微的裂纹还是深层的断裂,并给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材料的选择,比如粘合剂、填料、补漆等等,书中也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强调了选择与原器物材料兼容、质感相似的材料的重要性。最让我受益的是,书中关于“仿古处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模仿旧物的颜色和质感,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新修复的部分与原器物在年代感和使用痕迹上达到统一,仿佛那段历史一直都在。

评分

我一直认为,漆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而《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这扇宝藏之门。它在髹涂技法上的讲解,让我对漆器的制作过程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我之前总以为,只是简单地把漆涂在器物上,没想到其中蕴含着如此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精妙的技巧。书中从最基础的“净漆”开始,就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何采割生漆、如何脱胎、如何打磨,每一步都像是在揭开一层层的神秘面纱。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大漆”的介绍印象深刻。它详细讲解了大漆的特性,比如它的天然环保性、卓越的附着力、耐腐蚀性以及随时间推移会产生的独特光泽。书中还对比了不同产地的生漆(如荆州漆、福州漆等)的细微差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工艺中的应用。这让我意识到,选择合适的漆材是做出优秀漆器的第一步。而到了具体的髹涂步骤,书中更是细致入微,从底漆的准备、中漆的修饰,到面漆的罩染,每一步的厚度、次数、干燥时间都有明确的指导。配合着书中大量精美的步骤图,即使是我这样的新手,也能大致理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领,并尝试着去模仿。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于漆器上的那些精美图案和纹饰都十分着迷。在我看来,那些不仅仅是装饰,更是艺术的表达。《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详细介绍了各种漆器的装饰技法,并且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种技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具体操作。比如,书中对“描金”技法的讲解,就非常详尽。它不仅介绍了如何调配金粉和漆,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金箔,还指导了如何运用不同的毛笔和力度来绘制出流畅的金线,如何填绘饱满的金块,以及如何通过“压金”等手法来增强金色的立体感和光泽度。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我之前闻所未闻的装饰技法,比如“嵌螺钿”、“点螺”、“洒金”、“刻漆”等等。每一种技法,书中都配有清晰的步骤图和精美的实例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其制作过程和艺术效果。特别是“嵌螺钿”,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选择不同种类的贝壳,如何将其切割成细小的片状,以及如何巧妙地将其镶嵌在漆面上,形成五彩斑斓的图案。它让我体会到,一件精美的漆器,往往是多种技法巧妙结合的产物。书中还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漆器装饰风格进行了梳理,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漆器艺术的发展脉络。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件有生命力的物品,不应该只是冰冷的展示品,它应该能够经历岁月的洗礼,并且在岁月中得到呵护。《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这本书,在“修缮”这个环节,给予了我极大的信心和指导。它让我明白,即使是饱经风霜的漆器,也并非“无药可救”。书中对于漆器常见损伤的诊断和修复,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补”,更是告诉我们如何“救”,如何让一件有价值的漆器重获新生,同时又能保留其原有的历史印记。 我特别佩服书中对于“粘接”和“补漆”的处理方式。它强调了使用与原器物性质相似的粘合剂,并且在粘接后如何进行精细的打磨和抛光,使其与原器物浑然一体。对于一些因老化而产生的漆层开裂和剥落,书中也提供了详细的修复方案,包括如何清理裂缝,如何填充,以及如何调配与原漆颜色、光泽相近的补漆。书中还对一些古老的漆器修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如何模仿古人的修缮手法,如何使用传统的材料和工具来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感受到作者对于漆器艺术的敬畏之心。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那些古老而精美的漆器都心生向往,总觉得它们身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这本书,简直是一扇让我得以窥探漆器奥秘的窗口。书中对于漆器髹涂技法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以为,髹涂不过是将漆液涂抹在器物表面,没想到其中竟有如此多的讲究。书中从最基础的“生漆采集”开始,就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何辨别生漆的品质,如何进行初步的过滤和沉淀,这些都是让我之前从未想过的。 接着,书中对“脱胎”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将漆层作为器物本身的技法,真是令人惊叹。它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泥范或木范,如何层层叠叠地涂抹生漆,以及如何在干燥过程中进行精细的调整。这让我对漆器轻巧而坚固的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还对不同的漆器类型,比如彩绘漆器、剔刻漆器、金银漆器等,都进行了分类讲解,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独特的髹涂工艺和装饰特点。例如,在讲解彩绘漆器时,书中不仅介绍了如何绘制图案,还深入探讨了颜料的选择和调配,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和色彩搭配来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充满历史感的老物件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经过岁月洗礼却依然散发着独特韵味的漆器。《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漆器深度探索的渴望。书中在装饰技法方面的详尽阐述,让我领略到了漆器艺术的博大精深。我之前对漆器装饰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描金和彩绘。然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漆器装饰的技法远不止于此,它包含了如螺钿、嵌金、剔彩、雕漆等多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 书中对“螺钿”技法的介绍,让我尤为着迷。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选择不同种类的贝壳,如何将其切割成细小的薄片,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镶嵌和打磨,让这些贝壳在漆面上折射出迷人的光彩。书中还介绍了“点螺”这种更为精细的螺钿工艺,它将贝壳碎片切割得更加细小,并以独特的排列方式,形成如星辰大海般璀璨的效果。而对于“雕漆”,书中则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层层堆积漆料,再进行雕刻,从而形成立体而精美的图案。它不仅介绍了不同时期的雕漆风格,还指导了如何运用不同的雕刻工具和技法,来表现不同的纹饰和意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