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日中英法律词典 |
| 作 者: | 陶芸 |
| 定价: | 54.00 |
| ISBN号: | 9787519717810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精装 |
| 出版日期: | 2017-12-1 |
| 印刷日期: | 2017-12-1 |
| 编辑推荐 |
| ◎本词典词条以日语五十音图顺序编排。遇到清音、浊音、半浊音时,按照清、浊、半浊的顺序排列。促音的“つ(ツ)”、拗音的“や(ヤ)”、“ゆ(ユ)”、“よ(ヨ)”排在普通假名的“つ(ツ)”、“や(ヤ)”、“ゆ(ユ)”、“よ(ヨ)”之后。 ◎词条按日文、中文、英文的顺序排列。先列出日文汉字或者假名,再标出其读音,并加以括号。接下来是对应的中文释义,然后是英文释义。如: 悪意占有[あくいせんゆう]恶意占有。mala fide possession ◎全部是片假名的词条,先列出其书写形式,然后于读音栏内标出其对应的英文,接下来是对应的中文释义。如:ナショナルセキュリティー[national security]国家的安全保障。 ◎部分是片假名,部分是日文汉字的词条,读音标注时,片假名标注英文,日文汉字标出读音。如: アクセス権[accessけん]获得信息权,知情权,反驳权,公开建议权。right to access ◎词条中有平假名的,读音标注时不重复,用“~”替代。如: 馴れ合い[な~あ~]合谋。collusion; conspiracy ◎用片假名表示的拉丁字母的词条,其读音标注为拉丁字母,然后为中文释义及其对应的英文全称。如: オー·ディー·エー[ODA]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 ◎两个以上的释义,中文释义部分意义比较接近的用逗号“,”隔开,意义不同的用分号“;”隔开;英文释义部分均使用分号“;”隔开。 |
| 内容介绍 |
| 《日中英法律词典》共收录法律用语条目1.8万余条,涵盖民商法、刑事法、诉讼法、国际法等法律领域。本词典将日语、汉语、英语分类词汇溶于一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供国内法律实务界(公、检、法、司)、工商界人士,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
| 作者介绍 |
| 目录 |
| 前言 近年来,尽管美国和日本对中国总会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做出不恰当的举动,但中、美、日三国利益相互交融日深,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格局。据日本海关统计,2016年美国、中国是日本前两大出口贸易伙伴,日本对两国出口额分别为1301.1亿美元和1138.9亿美元,增长3.4%和4.3%。日本进口排名前二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和美国,2016年日本自两国进口1566.1亿美元和673.4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5.8%和11.1%。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美国货物进出口前两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和日本,逆差额分别为3470.4亿美元和689.4亿美元。为维护、发展三国经济、贸易和日益频繁的科技文化交流,积极应对和谨慎处置三国之间的分歧、摩擦与纷争,编纂一部日中英法律词典,在三国法律界人士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于三方增进沟通和了解,加强交往和互信,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本人自2003年以来一直从事中日法律词汇的相关研究,制作了法律词汇语料库,并于2007年完成了《中日法律用语对照研究》的博士论文,在日本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任教之余,本人仍从事该方面的研究,2013年幸运地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规划项目资助。在该项目基金的资助下,课题组通过4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该词典的编写工作。 本词典共收录了18800个词条,涉及日本的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国会法、选举法、经济法、国际法、环境法、税法、破产法、劳动法、土地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法律用语。 本词典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指导以及大力协助,在此由衷致谢!另外,本辞典参考了《中日·日中法律用语辞典》《法律用语对译集中国语(北京语)编—改订版》《中日·日中双解法律用语词典》《简明日汉法律辞典》《日中韓英知的財産用語辞書》《法令用語日英標準対訳辞書》《英和独禁法用語辞典》《日英·英日専門用語辞書》《JST科学技術用語日英対訳辞書》《クロスランゲージ 37分野専門語辞書》《和英河川·水資源用語集》《人事労務和英辞典》《斎藤和英大辞典》《研究社 新和英中辞典》等词典,对上述词典的编者致以由衷的谢意! 本法律词典的适用对象为中、日、美三国法律实务界(公、检、法、司)和商界的人士,立法机构和法制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法律院系、日语专业的师生,日语翻译工作者及其他法律日语爱好者和工作者。 同时,为保证词典的质量,我们还邀请了中、日两国法律界、日语界的专家担任本词典的学术顾问,力争使其成为中日法学界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工具书。 本词典的出版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出版资金资助,得到了外国语学院领导、同事们的支持,在词典编纂、校对方面还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宏轩和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王纯、马小燕、李雪、郑缘童等同学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该词典虽然修改再三,力求完善,但囿于编写人员的水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诸君赐教,以便将来修订,不断提高质量。 最后,由衷感谢法律出版社教育出版分社社长丁小宣、编辑吴昉为本词典的出版提供的各种便利! 陶芸 2017年10月 使用说明1 词条1-509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这是一本让我倍感惊喜的《日中英法律词典 陶芸 法律出版社》。作为一个对日本文化和法律都有浓厚兴趣的自学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工具书。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罗列了枯燥的法律术语,更是在一些看似与法律无关的词汇(如“陶芸”)中,挖掘出了其深层的法律含义。我发现,在日本的法律实践中,许多文化概念都会与法律产生交集。比如,关于“陶芸”的描述,就让我了解到它在日本的著作权法、文化财产保护法,甚至是在商业合同中可能扮演的角色。词典提供的日、中、英三语对照,以及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不同语言下对同一法律概念的表述差异,这对于我学习和理解日本法律体系非常有帮助。我曾试图通过网络搜索来理解一些与日本艺术品相关的法律问题,但往往信息碎片化且难以考证。而这本书的系统性和权威性,让我能够获得更可靠、更全面的信息。它的编排设计也十分人性化,易于查找和阅读,让我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总的来说,这本词典不仅是一本法律工具书,更是一扇打开我了解日本法律文化之门的窗户,让我对法律与文化的互动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本《日中英法律词典 陶芸 法律出版社》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涉外法律事务的律师,我深知一本高质量的法律词典对于跨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尤其是涉及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专业术语。这本书的编纂显然下了苦功夫,不仅收录了大量基础性的法律词汇,更包含了许多在国际贸易、知识产权、公司法等领域极为常见但又十分微妙的专业术语。我尤其欣赏其在“陶芸”(陶瓷)这个词条下的释义,虽然它本身并非纯粹的法律术语,但结合了文化和商业的语境,它在艺术品交易、著作权保护、甚至海关进出口环节都有可能引发法律争议。词典提供了日、中、英三种语言的对照,翻译准确到位,解释也力求清晰易懂,对于理解不同法域的表达习惯非常有帮助。例如,在涉及合同履行中的“违约”概念时,不同语言体系下有细微的侧重点,这本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避免了简单的词义对应可能带来的理解偏差。而且,出版社选择“法律出版社”,本身就预示着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一点在我实际查阅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印证。我曾就一个跨境知识产权纠纷中的“侵权”定义,在不同语言文献中寻找精确对应,这本书提供的多角度释义,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对方的法律主张。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法律从业者,尤其是需要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人士,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评分作为一名在日企工作的法务人员,我经常需要审阅和起草大量的日文法律文件。这本《日中英法律词典 陶芸 法律出版社》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得力助手。我尤其欣赏其在处理一些相对“边缘”但又至关重要的法律概念时的严谨性。比如“陶芸”这个词,在一般的法律词典中可能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法律解释,但在这本词典里,它被赋予了丰富的法律内涵,涵盖了从艺术品所有权、著作权归属,到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类、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等多个层面。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相关法律术语,避免因对特定文化概念的法律含义理解不清而产生的风险。例如,在处理一起关于日本传统工艺品出口的纠纷时,我就曾因为对“传承人”这一概念的法律地位理解模糊而陷入困境,而这本书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日中英三语解释,并联系了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我迅速理清了思路。词典的实用性体现在其细节处理上,比如对于一些多义词,它会根据不同的法律领域给出不同的释义,并且辅以例句,这对于提高翻译的精准度和法律文件的严谨性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词典,更像是一本浓缩的法律实践指南,对于身处跨国法律环境中的专业人士来说,价值非凡。
评分我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正在攻读国际法方向。平时阅读大量的日文法律文献,尤其是关于日本民法和商法的著作,时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日中英法律词典 陶芸 法律出版社》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词汇的表层翻译,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个法律术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涵义。我特别关注到“陶芸”这个词条,尽管初看之下觉得与法律关联不大,但词典中详细阐述了其在知识产权保护(例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创性)、文化财产的鉴定与流转(涉及合同法、继承法),甚至是在国际贸易中的合规性(如出口限制、反倾销)等方面的法律应用。这种跨领域的联想和解释,对于我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场景非常有启发。我曾为了一句关于“所有权转移”的表述,在不同的日文法律原文中纠结了很久,而这本书提供的多维度释义,结合了物权法、合同法等不同角度的解释,让我豁然开朗。同时,词典的日、中、英三语对照,也帮助我建立起不同语言体系下法律概念的对应关系,这对于我未来进行跨国法律研究非常有益。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优秀工具书,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国际法、比较法感兴趣的学习者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起步的法律翻译新人来说,《日中英法律词典 陶芸 法律出版社》简直是及时雨!我刚开始接触日系法律文献翻译,经常被那些拗口、专业性极强的法律条文搞得头晕脑胀。这本书的出现,像是一盏明灯,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陶芸”这个词,虽然感觉它和法律似乎有点距离,但当我查阅相关条目时,发现它在文化遗产保护法、甚至是艺术品拍卖的合同纠纷中都有体现。词典的解释非常细致,不仅给出了最直接的翻译,还附加了相关的法律背景和可能适用的法律概念,这对我理解词汇背后的法律含义至关重要。例如,在翻译一份关于日本艺术品出口的合同草案时,我遇到了一个关于“无形文化财产”的表述,这本书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日中英三语对应,并且解释了其在国际法上的特殊性,让我避免了低级错误。而且,词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清晰,检索方便,这对于长时间阅读和查阅来说非常友好。我曾尝试过其他一些法律词典,但都觉得内容不够系统,或者释义不够深入,而这本书则显得非常全面和专业。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词汇,更是在努力搭建不同语言和法律体系之间的桥梁,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种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