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服饰史话

服装.服饰史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翰生 著
图书标签:
  • 服装史
  • 服饰史
  • 时尚史
  • 文化史
  • 历史
  • 服装设计
  • 服饰设计
  • 流行文化
  • 社会文化
  • 艺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发图书网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6493
商品编码:28136734509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服装.服饰史话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01
作者:赵翰生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68.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122316493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服装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丰富内涵。服饰的作用不仅仅限于遮身暖体,而更具有美饰的功能。从服饰出现的那天起,人们就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与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丰富内涵。 本书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围绕服装服饰文化的发展,从服饰的起源说起,分漫议篇,面料篇、辅料篇、服装服饰篇、特殊服装篇五部分近百个主题全面阐述了服装相关的历史、趣闻和专业普及知识。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服装文化和服饰文化。本书以历史为根据,从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对服装起源、服装面料、服装辅料、古今服饰、特殊服装五个方面做了简要的阐述,并有重点地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服装服饰的前世今生。 本书可为从事服装行业人员、纺织服装院校师生以及服装贸易从业人员和广大服装爱好者提供一些服装服饰知识,也可作为设计、使用时的参考。

作者简介

赵翰生,1962年生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纺织技术史、传统工艺、科技考古方面的研究。出版的专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部分章节)、《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等5部,发表纺织史论文及科普文章30余篇。

目录

漫议篇 001 1 众说纷纭的服饰起源学说 / 002 2 我国服饰面料简史 / 003 3 我国服装简史 / 005 4 浅议服装的构成、功用及发展趋势 / 008 5 浅述服装面料*主要的两大类型——机织物和针织物 / 009 6 浅论服饰的属性 / 013 7 漫议服饰与文学 / 017 8 简述服饰的形美、色美、意美 / 020 9 浅议衣服、服装、时装和服饰的区别 / 022 10 浅议服装流行色 / 024 11 服装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晴雨表 / 026 12 服装标签上“号”与“型”的含义 / 027 面料篇 031 13 高雅华丽的丝质面料 / 032 14 舒适保暖的棉质面料 / 035 15 凉爽透气的麻质面料 / 037 16 柔软挺括的毛质面料 / 038 17 轻薄挺括的仿真丝面料 / 040 18 非麻恰似麻的仿麻面料 / 041 19 特性鲜明的仿毛面料 / 041 20 物美价廉的化纤面料 / 043 21 吸湿透气的针织面料 / 044 辅料篇 047 22 造型和保形的衬布 / 048 23 表里合一的里料 / 056 24 缝出精彩的缝纫线 / 062 25 绣出精彩的绣花线 / 067 26 纽扣虽小作用大 / 069 27 方便实用的拉链和尼龙搭扣 / 072 28 衬托服装之美的机织花边 / 076 服饰篇 081 29 唯尊者得服之的三大名锦 / 082 30 艺韵天下的四大名绣 / 086 31 另类刺绣——抽纱 / 094 32 通经断纬的缂丝 / 097 33 朴拙大方的蓝印花布 / 099 34 色晕眩丽的扎染 / 101 35 素雅质朴的蜡染制品 / 103 36 地位显赫的龙袍 / 105 37 乌纱帽趣史 / 109 38 明清时期官服上的“补子”/ 111 39 对襟盘扣的马褂 / 114 40 中山装的由来 / 115 41 唯有旗袍真国色 / 117 42 素纱中单——汗衫 / 122 43 唯有绛衲两当衫——内衣 / 123 44 流行全球的“世界服”——西装 / 127 45 系出优雅魅力的领带 / 132 46 职场必着装之西式衬衫 / 134 47 不失庄重的夹克衫 / 137 48 男子的“万能服”——猎装 / 142 49 老少皆宜的轻便装——两用衫 / 144 50 自然飘逸的裙子 / 147 51 经久不衰的牛仔装 / 153 52 传统的御寒服——棉袄 / 154 53 见证幸福时刻的婚礼服 / 155 54 造型浑厚简朴的大衣 / 160 55 运动服家族 / 162 56 多功能外衣——冲锋衣 / 166 57 工艺装饰服装 / 168 58 柔软舒适的针织服装 / 170 59 轻奢时尚的T恤衫 / 172 60 冷风骤起话风衣 / 175 61 舒适简约的毛衫 / 177 62 伴你入睡的服装——睡衣 / 179 63 雨衣小史 / 181 64 御寒保暖的裘革服装 / 183 65 寿衣和丧服 / 185 66 冠冕时尚——帽子 / 187 67 颈部的时装——围巾 / 195 68 妩媚撩人的丝巾 / 199 69 衣襟之带——腰带 / 202 70 云鬓花颜话发饰 / 205 71 美体修型的胸罩 / 207 72 手帕趣史 / 217 73 呵护双手的手套 / 223 74 呵护双脚的袜子 / 226 75 伴君走天涯的鞋履 / 228 特殊服装篇 235 76 威风凛凛的军装 / 236 77 适应各种环境颜色的伪装服 / 242 78 防生化武器的三防服 / 244 79 单兵防护军服——防弹服 / 246 80 探索空间的必要装备——宇航服 / 248 81 飞行员的个体防护服 / 252 82 保护头部的装具——头盔 / 255 83 戏剧的行头——戏装 / 257 参考文献 / 259


远古的纺织:人类文明的最初印记 (一)石器时代的纤维与庇护 当我们回溯人类文明的开端,目光首先会聚焦于那些粗粝的石头和尚未驯化的自然。然而,在人类用火取暖、制造工具的同时,一个更为柔软、却同样至关重要的需求——遮蔽身体,抵御严寒与野兽——催生了最早的“服装”。 《远古的纺织:人类文明的最初印记》并非探讨华服的演变,而是深入挖掘那些被历史遗忘在尘埃之下的,关于人类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材料并将其转化为最初的“衣物”的艰辛历程。这不是一部关于时尚美学的著作,而是一部关于生存智慧的史诗。 材料的起源:狩猎与采集的馈赠 在农业尚未萌芽的时代,人类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周遭的环境。本书首先细致描绘了旧石器时代人类对天然材料的认知与利用。树皮、藤蔓、大型阔叶植物,它们是最初的“布料”。作者借助考古学和民族志的交叉研究,复原了早期人类如何通过浸泡、捶打、揉搓等原始工艺,使这些坚韧的植物纤维变得相对柔软,足以覆盖躯体。 更重要的是,本书详细考察了动物皮毛在早期服饰中的核心地位。狩猎不仅是为了获取食物,更是为了获取生存的“盔甲”。从猛犸象的厚皮到早期鹿科动物的皮毛,每一种皮张的选择、剥离、鞣制过程都体现了早期人类惊人的观察力与动手能力。我们探讨了早期鞣制技术——尽管原始,却有效地防止了皮张腐烂,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这种鞣制过程,往往是氏族内部女性的秘密技艺,是生存知识代代相传的关键。 缝纫的诞生:骨针与肌腱的艺术 “服装”的定义,不仅仅是披挂,更在于“合身”与“连接”。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转向了“缝纫”这一革命性技术的诞生。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将皮毛披在身上,而是开始学着用尖锐的骨片或牙齿钻孔,再利用动物的肌腱、韧带(经过处理后形成的原始线材)将不同的皮块缝合起来,形成具有初步立体结构的衣物——如包裹身体的兽皮袍。 这些骨针和骨锥的出土,是研究史前技术的重要物证。作者分析了不同地区出土的骨针的精细度,以及它们如何适应当时人类的身体形态与活动需求,例如,那些专为覆盖脚部而制作的皮靴,其缝合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想象。这表明,即使在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下,人类对舒适度和功能性的追求从未停止。 符号的萌芽:身体装饰与身份的初步界定 服装,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保暖物。随着社会结构的初步形成,身体的装饰开始出现,这标志着服装开始承载超越生存的社会意义。本书考察了早期人类如何使用贝壳、牙齿、鸟类的羽毛以及植物的果实作为装饰品。 这些装饰品并非随意佩戴。作者提出,在狩猎采集社会,特定的牙齿数量、某种鸟类羽毛的稀有性,可能已经开始暗示佩戴者的狩猎能力、氏族地位或精神联系。虽然我们无法还原当时的语言,但通过对洞穴壁画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推断出这些装饰品是区分“我们”与“他们”的早期视觉代码。 (二)新石器时代的革命:纤维的觉醒 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和定居生活带来了服饰材料的质变。本书的第三部分,正是围绕着“植物纤维”这一人类文明的伟大飞跃展开。 麻与亚麻:第一次驯化纤维 本书详细追溯了亚麻(Linen)和麻(Hemp)的驯化过程。这些植物纤维的出现,意味着人类不再完全依赖偶然的皮毛获取,而是可以主动、可控地生产服饰原料。我们探讨了早期人类如何通过观察植物的自然脱胶过程,发展出浸泡、刮擦、捣砸的复杂工艺,将坚韧的茎杆转化为柔软、可编织的细线。 亚麻纤维的出现,直接导致了“编织”技术的革新。 织布机的先声:从编结到经纬 如何将细线变成“布”?本书深入描述了早期的编织工具——那些被发掘出来的陶制或骨制的“梭子”和“坠子”。这些工具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发明了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实现了对材料密度和图案的初步控制。 早期的“布”可能并不像后来的丝绸或棉布那样平整,它们可能是粗糙的、孔隙较大的垫状物,但它们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将二维平面结构化生产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衣着,更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对几何结构和重复规律的理解,间接推动了早期数学思维的发展。 色彩的秘密:矿物与植物的提炼 早期服装的颜色,往往是天然的灰白或棕褐色。然而,随着冶金技术和陶器烧制的进步,人类开始探索颜料的提炼。本书专门辟章节,研究了早期红赭石、黑色的炭或锰矿的使用,以及从植物根茎、浆果中提取的简易染料。这些“色彩”,往往被用来标记重要的仪式,或者涂抹在身体上以达到威慑或魅惑的目的。 结语:穿在身上的文明史 《远古的纺织:人类文明的最初印记》力图揭示,在人类尚未建立起宏伟的城市和文字系统之前,他们对生存材料的理解和加工能力,就已经构建了一部无声的文明史。服装材料的选择、加工的精细度,以及装饰的符号意义,是人类智慧最直接、最贴近肌肤的体现。它不是后世锦衣玉食的附庸,而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石。本书带领读者穿越数万年的时光,触摸那些支撑我们祖先走过漫长史前时期的、最初的纤维。

用户评价

评分

《服装·服饰史话》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视角。我一直觉得,历史书大多是关于战争、政治和伟人的叙述,而这本书却将目光聚焦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衣”上,并且做得如此精彩,让我耳目一新。书中对不同时期服饰的演变,从材质的稀缺与珍贵,到制作工艺的复杂与精湛,再到款式的不断创新,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服装如何反映社会等级和阶层差异的描写,比如古代中国士大夫的服饰如何区分于平民百姓,欧洲贵族的服装又如何与市民阶层截然不同。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历史有了更鲜活、更具象的认知。书中还涉及了服装的社会功能,比如宗教服饰的象征意义,军服的威严与标识,以及庆典服饰的隆重与特殊。我常常在阅读时,会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穿过的衣服,思考它们在当时环境下所代表的意义。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流畅,逻辑清晰,一点都不枯燥,反而让我有一种读故事的感觉。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服装不仅仅是遮体之物,更是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和审美观念演化的重要见证。

评分

《服装·服饰史话》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一扇新窗户。我一直以为服装的历史无非是些款式上的变化,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它的背后隐藏着如此深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因素。书中对工业革命如何彻底改变服装的生产方式,从手工制作到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转变,描述得尤其精彩。它让我看到了纺织技术的进步,如蒸汽机的发明如何影响了织布机,以及新染料的出现如何丰富了服装的色彩。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近现代服装演变的部分,比如20世纪初女性服装从束身胸衣的压抑到解放和自由的转变,这不仅仅是时尚的潮流,更是女性地位和社会观念变革的直接体现。书中还提到了全球化对服装业的影响,从不同地域服饰的相互借鉴,到快时尚的兴起,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阅读这本书,我不再仅仅看到一件件漂亮的衣服,而是看到了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经济逻辑、技术创新、社会运动,甚至是艺术思潮。它让我意识到,服装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时代精神的载体。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观,又兼顾细节,引人深思。

评分

这本书《服装·服饰史话》,简直像是一本活着的百科全书,充满了惊喜和发现。我之前对服装史的了解非常有限,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服饰世界。作者在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服装风格进行梳理,并且深入探讨了它们背后的文化渊源和社会背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文化交流对服饰影响的论述,比如丝绸之路如何将东方的精美服饰带到西方,以及殖民时代如何将欧洲的服饰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书中对服装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比如在革命年代,服装如何成为一种政治表态的象征,以及在现代社会,时尚如何成为一种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方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不同时代人们如何通过服装来追求美、追求个性,以及如何利用服装来确立和巩固社会地位的描写所吸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服装的多元性和生命力,也让我对人类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有了更深的敬佩。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大量的服饰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对生活、对文化、对历史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

这本《服装·服饰史话》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书中那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文字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史书,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朋友,娓娓道来服装背后的故事。从史前人类用兽皮遮体,到古埃及人追求飘逸的亚麻长袍,再到古罗马人严谨而充满仪式感的托加,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不同文明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书中对不同时期服装的材质、剪裁、色彩以及配饰的细节描绘,都充满了匠心。我尤其喜欢关于中世纪欧洲服装的部分,那些繁复的层叠、华丽的刺绣,以及贵族与平民在服饰上的显著差异,让我对当时的社会结构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外在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服装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宗教信仰、政治地位和社会习俗。例如,在介绍中国古代服饰时,书中详细阐述了等级制度如何体现在官服的颜色、纹样和材质上,以及不同朝代服装风格的演变,是如何受到政治变革、民族融合和外来文化影响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那些身着华服的人物,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又隐藏在怎样的衣袂飘飘之中?这本书让我对“衣食住行”中的“衣”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它远不止保暖御寒,更是人类文明的缩影,是历史的无声叙述者。

评分

读完《服装·服饰史话》,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每天穿着的衣服,竟然承载了如此丰富的人类智慧和情感!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不同时代的服装样式,而是将服装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去解读。书中对于服装材质的选择、工艺的演变,以及这些选择和演变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都有着非常细致的分析。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不同民族服装独特性的探讨,比如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非洲部落服饰,以及融合了自然元素和宗教象征的亚洲传统服装,它们各自诉说着不同的生命哲学和宇宙观。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复杂的服饰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我常常会在阅读中,脑海里浮现出书中描述的那些场景:祭司穿着神圣的袍子进行仪式,战士披着坚固的铠甲驰骋沙场,贵妇人穿着层层叠叠的华服参加宴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服装如何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表达了个人的身份、职业、信仰,甚至是情感状态。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衣橱,也更加尊重每一件衣服背后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