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新版)+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 全3册 |
| 作者: | |
| 市场价: | 74.70元 |
| ISBN号: | 9787550274938 9787550276727 9787550229938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6-03-01 | 版次:1 | 页数:350 |
| 印刷时间:2016-03-01 | 印次:1 | 字数:150千字 |
| 目录 | |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 孩子*不会抵触》 前 言 说了五六遍,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 》 前言 像孩子刚出生时那样对待他 第1章 孩子与家庭 1 怎样满足全家每个人的需求? 2 为什么孩子有逆反心理? 3 大人意见统一,孩子就能很听话 第2章 掌握科学、高效的育儿技巧,轻松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 表扬:夸奖要具体、可信,孩子才能牢记正确的做法 2 拒绝:用“可以”表示“不可以”,轻松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 3 安抚:想让孩子不发脾气,你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 4 规矩:事先定好规矩,大人省心孩子不哭闹 5 奖罚:要轻重恰当,孩子才能心服口服 6 纠错:你先承认错误,孩子就会跟着认错 7 平息孩子间的争吵:少一些干预,多一些“置身事外” 8 玩耍:玩游戏时,要让着孩子吗? 9 饮食:恰当的饮食、睡眠,孩子心情愉快、身体棒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
| 内容简介 | |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 孩子*不会抵触》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 本书含有大量生动、有趣的手绘插图,图文并茂地教你全面解读孩子的典型逆反行为,让你轻松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有理解就没有逆反。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一受到批评,孩子就乱发脾气、又哭又闹;再三纠正,他还是记不住,下次仍然犯同样的错误……孩子的所有行为问题,其实都与您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 1.“为什么要把脱下来的衣服到处乱扔呢?”“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啊?”,类似这样的问题,妈妈只应该自己在心里思考一下,而不应该直接去问孩子,因为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妈妈只不过是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发泄到了孩子身上而已。要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父母就需要明确告诉孩子具体该怎么做,才能代替孩子已经做出的不当行为。 2.孩子喜欢摸自己的小鸡鸡――孩子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就说明他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这时,不能敷衍了事地批评孩子一句“别摸了”就算了,若无其事地让孩子去做费劲的事才是有效的处理方式(比如,让孩子去洗手)。另外,还要适当丰富孩子的室内活动,或者允许孩子浑身沾满泥巴、跑来跑去地自由玩耍。 …… 很多时候,孩子的坏习惯正是在家长的“批评”中养成的。被批评时,孩子不会马上改正,还会产生抗拒情绪,反而更难达到教育目的。只有以“表扬”为基础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行为! |
| 作者简介 | |
[日]坂本七郎(家庭作业辅导专家、著名补习班老师) 针对全国中小学生以及家长们传授“家庭作业辅导法”及“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主要活动包括在日本各地举办讲座、发行电子报、家庭一对一指导等。成千上万的家长从他的方法中受益匪浅。 |
总的来说,这套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从“规范建立”(立规矩),到“情感理解”(逆反心理),再到“具体执行”(学习辅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育儿闭环。它不是那种读完让人激动但转头就忘的鸡汤文集,而是充满了实操指南和案例分析的工具书。我特别喜欢它在不同章节之间相互引证的逻辑性,比如,理解了逆反心理,自然就能更好地运用“不批评”的原则去定规矩。对于那些长期在亲子关系和学习辅导上感到力不从心的家长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种更温和、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它让我从“控制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更好的“引导者”和“盟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学习育儿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自我成长的修行,受益匪浅,强烈推荐给正在经历“管教拉锯战”的父母们。
评分关于“定规矩”的那部分内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它对于“一致性”和“后果承担”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自己都做不到言出必行,今天因为太累就放过了孩子弄乱玩具的后果,明天又因为心情好而轻描淡写地饶过了他没完成的阅读任务。这套书没有空泛地喊口号,而是提供了一套可执行的“协议制定”模板,比如如何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明确地写下什么行为可以接受,什么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自然后果。我尝试着运用书中提到的“预先沟通法”来处理周末的作息安排,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不再是感觉到自己是被动接受命令,而是参与到了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这种“被尊重感”极大地减少了抵抗情绪。而且,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弹性规则”,即认识到成长中的孩子,其需求和能力是变化的,规则也需要适时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铁律。这种成熟的视角,让我体会到“定规矩”的核心是培养责任感,而不是设立监狱的围墙。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深刻体会到,它真正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理解孩子的“底层逻辑”的框架,而不是一堆零散的“小窍门”。尤其是关于“不批评”那一块,它并非要求我们成为一个没有情绪的“圣人”,而是教我们如何进行“建设性的反馈”。很多时候,我们脱口而出的批评,比如“你怎么又忘记了!”或者“你怎么这么笨”,其实是对孩子人格的攻击,而非针对行为本身。书中教导如何将批评转化为描述性语言,例如,将“你真不爱干净”替换为“我看到桌子上散落着铅笔和橡皮,请你把它们放回笔筒里好吗?”这种细微的语言调整,竟然能产生巨大的情感差异。我的孩子明显感觉到了被理解,沟通的“阻力”减小了。这套书让我意识到,耐心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需要学习和练习的沟通技巧,它为我重塑了家庭沟通的基调。
评分最让我感到实用价值爆棚的是关于“学习辅导”的那一章,特别是针对“家庭作业”的部分。作为一名职场妈妈,辅导作业简直是我一天中最焦虑的时刻,往往从辅导作业变成了一场声泪俱下的“权力斗争”。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作业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内化知识,而不是让家长“监工”或“代劳”。它详细阐述了如何从“监督者”逐步转变为“资源提供者”和“问题引导者”。我特别欣赏它关于“错误分析”的技巧,不再是盯着分数扣分,而是引导孩子去思考:这个错误是粗心造成的,还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如果是后者,我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这种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导向”的转变,真的非常关键。我开始尝试在孩子卡壳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回忆相关的知识点或例题,虽然一开始比较慢,但明显感觉到孩子主动思考的频率在提高,那种“我做到了”的成就感是任何表扬都比不上的。
评分这套书的标题组合起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下子就抓住了为人父母最关心的几个痛点:如何立规矩、理解孩子“不听话”的深层原因,以及最让人头疼的学习效率问题。我抱着非常高的期望开始阅读,特别是对其中关于“逆反心理”的剖析部分,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法来化解家庭内部的摩擦。首先,书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描述得相当到位,让我这个自认为“还算了解”的家长都感到醍醐灌顶。比如,它没有将孩子的顶嘴或反抗简单归咎于“没教好”,而是深入探讨了自尊心萌芽、独立意识觉醒这些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这种细腻的笔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处理冲突时的急躁与简单粗暴。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一件小事跟我僵持了半个小时,我当时只想着“我说了算”,现在回想起来,书中提到的“给予选择权”的策略,或许能让我避免那场无谓的拉锯战。它强调的不是权威的压制,而是规则的建立和内在动力的激发,这一点与市面上很多“威权式管教”的书籍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耳目一新。整体阅读下来,感觉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家庭教育“体检”,发现了很多以往被忽视的盲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