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翻过。很平。往后可读读日版的,兼作练习日文了。
评分##日本学者儒雅又严谨,学术风范令人向往。印象深刻的是开头几个标题起得也忒好了:“风与云——中国感伤文学的起源”,“大自然对人 类怀好意吗——宋诗的拟人法”,“诗的比喻——工拙与雅俗”,都很有意思,提供了些读诗新视角。 应该是一本论文集成,感觉不用专门买书来读,但是翻翻还是很有益的。
评分##触觉敏锐,视野开阔,举重若轻,一流高手
评分正朝向着尾张国的一方,尾津崎的一棵松树啊。一棵松树,要是你是个人的话,就让你佩上大刀,穿上衣服。一棵松树啊。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在广阔而深蓝的天空中流动着的浮云,一面来来往往,一面在相互谈论着需要阴下去,还是要放晴的问题。 中国诗和世界所有的诗一样,很多都是用某种形式的比喻构成的。比喻的巧妙与否,往往决定全诗的价值。 尽可能避用露骨、粗暴的表达方法,而用间接形式诉说自己的感情,是中国文学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这种传统可以上溯到儒家对《诗经》的解释:温柔敦厚诗教也。倘若偶然见到诗中一二平凡的字句,也可能细细地反复吟味之后,会发现深奥曲折的表现,那么,更其尊敬有加。这一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然而,价值最高的莫如出于漫不经意之中,实则蕴藏深厚情感的诗句。
评分##监高考期间用空闲看完的,虽说20万字,实则非常易读。觉得比较好看的有《苏东坡古诗用韵考》《风景的意义》《风与云——中国感伤文学的起源》。用韵考有趣,小川眼光敏锐。风景篇仅仅从一个词入手,却能让人切实体察到六朝人与唐人面对世界相异的感官(语言就是感官的外化),好像突然有了另一双眼,也破除了古诗的铁板一块错觉。《唐宋诗人杂谈》每篇太短,不够尽兴。《风流词义的演变》对教学有帮助,以前也讲风流的多种意思,这篇从历史和观念入手更清晰可感。不太理解小川为什么对拟人法那么有兴趣。
评分正朝向着尾张国的一方,尾津崎的一棵松树啊。一棵松树,要是你是个人的话,就让你佩上大刀,穿上衣服。一棵松树啊。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在广阔而深蓝的天空中流动着的浮云,一面来来往往,一面在相互谈论着需要阴下去,还是要放晴的问题。 中国诗和世界所有的诗一样,很多都是用某种形式的比喻构成的。比喻的巧妙与否,往往决定全诗的价值。 尽可能避用露骨、粗暴的表达方法,而用间接形式诉说自己的感情,是中国文学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这种传统可以上溯到儒家对《诗经》的解释:温柔敦厚诗教也。倘若偶然见到诗中一二平凡的字句,也可能细细地反复吟味之后,会发现深奥曲折的表现,那么,更其尊敬有加。这一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然而,价值最高的莫如出于漫不经意之中,实则蕴藏深厚情感的诗句。
评分##宋诗如杨万里颇有“在白话里面想”(浦江清语)而用文言写出来的意趣。
评分正朝向着尾张国的一方,尾津崎的一棵松树啊。一棵松树,要是你是个人的话,就让你佩上大刀,穿上衣服。一棵松树啊。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在广阔而深蓝的天空中流动着的浮云,一面来来往往,一面在相互谈论着需要阴下去,还是要放晴的问题。 中国诗和世界所有的诗一样,很多都是用某种形式的比喻构成的。比喻的巧妙与否,往往决定全诗的价值。 尽可能避用露骨、粗暴的表达方法,而用间接形式诉说自己的感情,是中国文学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这种传统可以上溯到儒家对《诗经》的解释:温柔敦厚诗教也。倘若偶然见到诗中一二平凡的字句,也可能细细地反复吟味之后,会发现深奥曲折的表现,那么,更其尊敬有加。这一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然而,价值最高的莫如出于漫不经意之中,实则蕴藏深厚情感的诗句。
评分##【当当】之前读的另一版本。收了这本后补标。日本汉学家读中国诗,角度新颖,考证功夫足。最喜欢风与云一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