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陶渊明

阅读陶渊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Wendy Swartz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章 引言
第二章 隐逸
早期史传中的陶渊明隐士形象
唐代对陶渊明隐逸的暗喻及其矛盾
宋代对陶渊明隐逸哲思及动机的探索
第三章 人格
早期诠释学理论中的人格解读
道德高尚还是超凡脱俗的隐士
从超脱的隐士到道德的楷模
插曲 陶渊明的自传项目
第四章 从六朝到宋代的文学接受
六朝时期对陶渊明的几种早期观点
唐代诗歌对陶渊明的运用
宋代对陶渊明的重新定义和经典化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文学接受
文学史中(外)的陶渊明
进一步细读陶渊明
陶渊明研究中的考证研究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探讨陶渊明诗歌和文化双重偶像地位确立过程的著作。作者主要着眼于陶渊明的身后声名是如何被建构起来以及他的作品被逐步接受所涉及的机制问题,是典型的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史、中国文学史的著作。本书的研究跨度从六朝直至清末民初,将陶渊的具体研究放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展示出将陶渊明建构成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偶像之一,是一个集体性的、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对陶渊明生活和作品的众多解读,源于变化的审美和道德的需求,以及新的诠释实践和评价体系的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值得一读!

评分

##不是很懂评分为嘛这么低。。挺好的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评分

##作者的思路很严谨,从接受史看陶渊明的建构,隐逸,人格章感觉作者的想法很有逻辑。接受史章尤其明清块有资料分析之感。

评分

##还是有颇多启发的,关键处在于能在纷繁的历史脉络中擘分出一条条线索,陶渊明的生活选择、道德人格、文学经典地位,在每个时代和阶段都在被以不同的面向接受着,还原它们各自的独特,启发我:所有对历史的建构,都是是对当下的回应,或者,是试图突破前人的批评范式。对作者超强的文本细读能力、宏观的理论抽绎和概括能力、精准的洞察力,佩服!值得学习!不光对研究接受史有指导意义,对文学理论研究亦颇多启示。

评分

##从“陶渊明”的建构到particular historical阐释的落实,对建构的内在机制的分析其实也是对特定历史观的审视,是熟悉的味道

评分

视角挺好,用姚斯的接受理论来研究陶渊明在历代的阅读和理解情况,但行文沉闷,没什么新意,读来乏味。另“唐代诗歌对陶渊明的运用”一章,王绩误为“王籍”,算是比较大的纰漏。

评分

##陶渊明的自传式写作和自我建构给人印象深刻。既然这么多人包括渊明自己都参与了对他的建构,真实的陶渊明如何可能?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是历史的困惑,也是历史的魅力。十八年四月十一日阅讫于长沙望岳楼寓次。

评分

##从人格、隐逸和诗作三个层面解构陶渊明,同时梳理陶渊明是如何在文学史中被建构起来的,感觉很新颖。

评分

##导师有传播学功底,研究诗经学也是走的传播学方向。 有传播就有接受,传播与接受之间的延迟与错位,很值得思考。这里甚至可以引入鲍德里亚的“诱惑”“拟真”等概念。 这本《阅读陶渊明》,切入的视角是好的,但既没有材料上的扎实与广泛,又不能在视野与思想上不断跳跃。所以读完后,启发不多。 可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