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
作者:张星杰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印刷时间:2016-06-01
ISBN:9787115419095
字数:417000字
页码:180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编辑推荐
955幅超细致一线职业教练员指导技术动作步骤分解照片
· 连贯动作多步骤图分解 。
· 每一个动作都有多视角的立体讲解 。
· 正确、错误动作对比,让您一目了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改进才对。
· 关键的技术细节,不仅有教练的贴心提示,还有局部放大照片展示。
通过全方位的视听指导,您将学习到:
·27 种基础训练动作:握拍、引拍、挥拍、步法和球性训练
·53 种技术训练: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弧圈球
· 18 种对攻及双打战术要点,活用基础技巧于实战
·场下体能训练及场上比赛规则,提升球员身体素质及赛场智商
目录
第 1 章准备 训练前的准备
场地
Step 1 球台 13
Step 2 球网 15
02 器材
Step 1 球 16
击球路线 16
击球时间 17
击球部位 17
球的旋转和轨迹 18
球拍 Step 2 19
球拍的胶皮 21
球拍种类 19
03 人员
Step 1 准备姿势 22
Step 2 站位 23
横拍打法站位 23
直拍打法站位 23
双打站位 24
第 2 章基础训练
01 握拍方法
Step 1 直拍握拍法 26
中钳式握法 26
大钳式握法 27
弧圈球型握法 28
直拍削球握法 29
Step 2 横拍握拍法 29
02 引拍
Step 1 引拍姿势 31
典型的引拍方式 32 Step 2
正手引拍 32
反手引拍 32
削球引拍 33
03 挥拍
Step 1 反手挥拍 34
Step 2 正手挥拍 35
04 还原
05 步法
Step 1单步 39
Step 2 并步 41
Step 3 跨步 42
Step 4跳步 44
Step 5交叉步 45
正交叉步 45
反交叉步 46
06 球性训练
Step1 颠球练习 48
行走中颠球练习 48
借助桌台面颠球练习 50
原地颠球练习 49
双面交替变换颠球练习 51
对墙颠球练习 52
Step 2 互动练习 54
二人对颠练习 54
单人对墙练习 56
Step 3 托球练习 57
原地托球练习 57
行进中托球练习 57
Step 4 传球练习 58
第 3 章
技术 技术训练
01 发球
Step 1 平击发球 62
正手平击发球 62
反手平击发球 64
Step 2 发奔球 66
Step 3反手发急球 68
直板反手发急球 68
横板反手发急球 69
Step 4 发短球 70
Step 5 侧身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72
直板左侧上旋 72
横板左侧上旋 73
直板左侧下旋 74
横板左侧下旋 75
Step 6 侧身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76
右侧上旋 76
右侧下旋 77
Step 7 下蹲发球 79
Step 8 正手高抛发球 82
横板正手高抛发球 82
直板正手高抛发球 83
02 攻球
Step 1直板攻球 85
Step 2横板攻球 87
03 接发球
推接球 89 Step 1
Step 3 搓接球 92
拨接球 90 Step 2
正手搓接球 92
反手搓接球 93
拉接球 94 Step 4
横板拉接球 94
直板拉接球 96
Step 5摆短接球 97
横板摆短接球 97
直板摆短接球 98
Step 6 挑打接球 100
正手挑打 100
反手挑打 101
04 推挡球
Step 1 挡球 102
Step 2 快推 104
Step 3 加力推 105
Step 4 减力挡 106
05 削球
Step 1 近台削球 107
Step 2 中远台削球 108
正手中远台削球 108
反手中远台削球 109
Step 3 削加转球与不转球 110
削转球 110
削不转球 111
Step 4 削追身球 113
反手削追身球 113
正手削追身球 114
Step 5 削突击球 116
Step 6 削弧圈球 117
06 搓球
Step 1 慢搓 119
Step 2 快搓 120
Step 3 摆短 121
Step 4 劈长 123
07 拉球
08 抽球
Step 1 直板正手抽球 126
Step 2 横板正手抽球 127
09 杀球
10 弧圈球
Step 1 拉侧弧圈球 130
横板正手 130
直板反手 131
Step 2 前冲弧圈球 132
直板正手 132
横板反手 133
第 4 章
体能 体能训练
01 耐力训练
Step 1 长跑 135
跑前拉伸动作 135
跑步姿势 139
Step 2 蛙跳 141
02 力量训练
Step 1上肢 143
俯卧撑 143
引体向上 144
Step 2下肢 145
搁腿深蹲 145
踮脚跳跃法 145
Step 3腰腹力量训练 146
转体仰卧起坐 146
盘腿抱头仰卧起坐 147
元宝式仰卧起坐 147
03 平衡训练
Step 1 单脚平衡 148
Step 2 动态平衡 150
04 柔韧训练
Step 1 上肢柔韧训练 151
Step 2 腰腹柔韧训练 152
Step 3 下肢柔韧训练 153
竖叉压腿 153
横叉压腿 153
05 弹跳力训练
Step 1 蹲跳 155
Step 2 半蹲跳 156
Step 3 纵跳 156
第 5 章
比赛 投入比赛
01 赛前热身
Step 1 伸展运动 158
Step 2 转腰运动 159
Step 3 压腿运动 160
正压腿 160
仆步压腿 161
Step 4活动手腕脚腕 162
02 规则
Step 1 站位规则 164
基本站位 164
站位在实际中的运用 166
不同打法运动员的站位 167
Step 2常见犯规动作 168
发球时越过端线 168
遮挡发球 170
合力发球 172
球拍压端线 173
击球点偏低 174
按压台面击球 175
抛球过低 176
03 裁判常用手势
Step 1 裁判姿势 177
主裁 177
副裁 177
Step 2发球 178
Step 3报分 178
Step 4停 179
Step 5 擦边球 180
Step 6 阻挡 180
Step 7 交换方位 181
Step 8 出界 181
Step 9练习2分钟 182
04 对攻战
Step 1攻两角战术 183
攻两角的含义 183
攻两角的应对方法 184
Step 2 攻中路追身战术 185
攻中路杀两角 185
攻两角杀中路 185
05 双打战术
Step 1双打的站位 186
平行站位 186
前后站位 187
Step 2双打的规则 188
Step 3双打的移动 190
“八”字形移动 190
“T”字形移动 190
环形移动 191
“∞”形移动 191
Step 4双打的策略 192
控强攻弱 192
打开角度 192
逆向思维 192
连压一角 193
连续追身 193
Step 5 双打的基本战术 194
以强打弱 194
以强打强 194
球路相克 194
力拼全局 194
06 提高击球质量
Step 1 旋转球的受力 195
Step 2 旋转球的种类 196
左右轴(横轴) 196
上下轴(竖轴) 196
前后轴(纵轴) 197
Step 2 不同旋转球的性质 197
飞行弧线 197
落台后的反弹 199
平挡触拍后的反弹 200
内容简介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是专门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所设计的入门级图书。《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通过955幅超细致连拍步骤照片、多角度拍摄的技术动作照片、局部细节特写照片、正确错误动作对比照片等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图解了一线职业乒乓球教练员及其所带领队员的标准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从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等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基础动作及其训练方法,如握拍、引拍、挥拍、步法等;基本技术及其训练方法,如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和弧圈球等;体能训练方法,如耐力和力量训练;到比赛规则、裁判手势和对攻、双打战术等实战知识,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乒乓球、学习动作技巧,以及更好地应对比赛。
作者简介
张星杰
出生于中国武术之乡——山东菏泽,自幼习武,黄山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跆拳道四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六段,跆拳道、武术套路、散打项目国家*裁判,黄山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获得过安徽省运动会、省锦标赛*裁判员、*教练员称号,并发表论文多篇。于黄山学院的武术、跆拳道协会担任总指导至今。其学生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比赛、省运动会、省大学生表演赛等比赛中获得过冠、亚、季军等成绩。
副主编
蒋国强
体操项目***裁判,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校级“*教师”。长期以来主要承担体育系体操、乒乓球课程以及大学体育乒乓球、网球等选修课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曾获2008年院第二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
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校级课题。在***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体操》《体操学习指导》《*操*运动》等*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曾多次担任*及省内的各种体操比赛的裁判工作。
编委
钱煜文、汤思怡、杨康、张大卫
这本《体坛秘籍:从入门到精通的篮球训练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对篮球一窍不通的新手量身定做的宝典!我一直想学打篮球,但总觉得动作太复杂,规则看不懂,买了好多所谓的“新手教程”,结果都是一堆理论,看得我云里雾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真的做到了“手把手”。一开始,作者就非常细致地讲解了最基础的运球姿势,手掌应该怎么放,手腕要用多大力,甚至连运球的高度都有详细的图解和文字描述,告诉你初学者应该保持在腰部高度。接着,是传球,从胸前传球到击地传球,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分解动作照片,让我仿佛教练就站在我身边指导一样。我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练习了几天,那些以前觉得很别扭的动作,比如三步上篮的节奏感,现在居然能找到一点感觉了。特别是关于投篮姿势的部分,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投篮的连贯性”,强调了肘部、手腕和手指的发力顺序,这点非常关键,以前我投篮总是‘死’在手腕上,看了这本书后,我开始注重整体的发力协调,虽然命中率还没到惊人地步,但至少球路稳定多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性极强,从体能储备到基本功,再到战术配合,循序渐进,完全没有那种“跳跃式”教学带来的挫败感。对于想真正把篮球这项运动打好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珍藏的实战手册,它给我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坚持下去的信心和明确的努力方向。
评分翻开这本《深度解析:现代足球战术演变与克制策略》,我立刻被它那宏大的视野和严谨的分析所震撼。这绝对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踢球的入门书,它更像是一本足球界的“兵法”。作者显然是一位对足球战术有着深刻理解的专家,他从最经典的4-4-2阵型讲起,用大量历史战例和高阶数据模型,剖析了不同时代战术流派的兴衰。比如,书中对“全攻全守”理念在不同国家队中的实践差异进行了对比,论述了克鲁伊夫的理念如何影响了后来的Tiki-Taka,但同时也指出了后者在面对高位逼抢时的脆弱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防守体系的章节,作者详细阐述了区域防守与人盯人防守的结合点,以及如何通过“就地反抢”来破坏对手的进攻组织。他甚至引入了现代足球中常见的“半转身跑位”和“非对称边后卫”的概念,并用图表清晰地展示了这些跑位对中场控制权的影响。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它要求读者不仅要了解足球的基本规则,最好还能对欧洲主流联赛的球队打法有所涉猎。对于我这种热衷于在赛后复盘、喜欢钻研教练思路的球迷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拓宽了我对足球这项运动的认知边界,让我明白,场上的22个人不仅仅是在跑动,而是在执行一套精密复杂的战术体系。读完后,再去看任何一场高水平的比赛,都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和精彩之处完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那种“洞悉一切”的感觉非常过瘾。
评分我最近刚看完《优雅的力量:网球的正手与反手精修之路》,这本书的风格和市面上那些只关注发球力量的书籍截然不同,它充满了对网球运动“美学”的追求。作者的文字极具画面感,读起来简直像是在欣赏一场艺术表演。他将正手击球分解为“准备姿势的沉稳”、“挥拍轨迹的弧线”和“触球瞬间的爆发力”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配有不同角度的慢动作解析图。特别是在描述反手时,作者强调了对核心力量的调动,而不是单纯依靠手臂力量,他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讨论如何用身体的旋转带动球拍,从而打出兼具深度和角度的底线球。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顶级选手(如费德勒、纳达尔)击球时“非惯用侧”动作的细节分析,这些细节往往是业余爱好者忽略的。我个人最受益的是关于“击球点的选择”,书中明确指出,过早或过晚触球对球的旋转和落点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提供了一套自我检测的方法。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抒情,但技术指导却异常精准,它没有堆砌复杂的物理学公式,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让你在脑海中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模型。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网球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把球打过去”的层面,而是开始追求那种击球时力量与控制的完美平衡,每一次挥拍都多了一份思考和对“优雅”的向往。
评分《户外生存手册:荒野求生与自然探险必备技能》这本书,我只能说,它成功地将我从一个都市“宅男”拉回到了对野外环境的现实认知中。我原本以为,现代社会,野外生存不就是带上手机和指南针嘛。这本书彻底纠正了我的这种天真想法。它对“紧急避难所”的搭建部分写得极其详尽,不仅有不同气候条件下材料的选择(比如如何利用松针保暖,如何用树枝搭建A字型框架),更有对“热量管理”的强调——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说明,保暖的关键不在于穿多少件衣服,而在于如何隔绝身体与地面的热量交换。在取火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摩擦生火的多种方法,并且非常务实地指出了每种方法的成功率和所需条件,甚至包括了如何识别干燥的引火物和点燃火种的最佳时机。阅读过程中,那种紧张感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作者没有回避野外环境的残酷性。关于水源净化,书里讲解了不同净水药片的使用方法,也详细说明了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煮沸和自然过滤(利用沙土、木炭、布料)来获取相对安全的饮用水。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无与伦比的,它不是让你去冒险,而是让你在万一发生意外时,能够冷静、有条理地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来保证生存。对于任何热爱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这本书与其说是“读物”,不如说是“救生指南”。
评分这本《艺术大师的色彩哲学: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的视觉语言》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色彩的全新洗礼。我以前对绘画的理解非常浅薄,总觉得画家画得好看,无非就是颜色搭配得漂亮。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将色彩不再视为简单的颜料,而是视为一种表达情感、构建空间和传递思想的“语言”。作者从文艺复兴时期对光影和透视的数学化处理讲起,分析了文艺复兴大师如何运用“明暗对比法”来营造神圣感和立体感,特别是对提香在色彩饱和度上的大胆运用进行了细致的笔触分析。随后,书籍的焦点迅速转向了印象派,这里的内容对我来说最具冲击力。作者详细阐述了莫奈和雷诺阿如何抛弃传统工作室的固定光线,转而去捕捉自然光下色彩的瞬间变化,如何利用“补色并置”来让画面产生视觉上的振动感和空气感。书中对于不同颜料的化学特性和历史发展也有涉猎,这使得我们能理解为什么某些时代的画家在色彩运用上会有特定的倾向。最精妙的部分在于,作者将色彩理论与心理学相结合,探讨了蓝色代表的忧郁、红色象征的激情是如何被艺术家潜意识地运用到作品中的。读这本书,我学会了“看”画,不再只是欣赏表面的美,而是开始理解色彩背后蕴含的深层意图和时代背景。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审美层次,让我意识到,色彩的运用是一门既科学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深度学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