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学下象棋(全彩图解版)

看图学下象棋(全彩图解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超然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象棋
  • 对弈
  • 益智
  • 棋谱
  • 入门
  • 教学
  • 图解
  • 全彩
  • 儿童
  • 休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教育考试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5253
商品编码:27076420469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葛超然 编著 定  价:49.8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页  数:200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455253 第1章初识象棋
1.1象棋的基本构成8
1.1.1棋盘8
河界9
九宫9
1.1.2棋子10
将(帅)11
士(仕)12
象(相)13
马15
车17
炮18
卒(兵)20
1.2象棋的记录和读谱21
1.2.1象棋的记录21
1.2.2象棋的读谱24
具体解析24
示例演示25
1.3象棋术语解释26
1.3.1局面术语26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象棋作为一项集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竞技性为一体的益智类运动项目,寓有进退存亡之理,深受人们喜爱。本书作者——职业象棋选手葛超然,结合自身丰富的比赛经验,从象棋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详细介绍了象棋的专业术语、棋谱记录方式及比赛规则等。并利用案例演示的方法全面解读了11种制胜杀法、重要的开局要领、引人入胜的中局战术以及5种经典的残局决胜方法,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象棋的奥秘。同时,《看图学下象棋(全彩图解版)》利用实战式棋盘细致解读了不同对弈阶段中的杀法、战术及布局要点,可以有效提高象棋爱好者的技术水平,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指导用书。 葛超然 编著 葛超然,6岁开始学象棋,是中国象棋一代宗师胡荣华的关门弟子。2007年、2010年、2012年均荣获象棋少年锦标赛优选。2011年荣获象棋青年锦标赛季军。2012年象棋个人锦标赛第十九名。2013年等级分位列第十一位。目前是上海财经大学学生。
《弈棋问道:从入门到精通的象棋智慧》 一部为你揭示中国象棋深邃魅力的启蒙之作,让你在方寸棋盘上领略运筹帷幄、攻防转换的无穷乐趣。 象棋,作为中华民族一项古老而富有智慧的文化瑰宝,早已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它不仅仅是一项棋类游戏,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策略的博弈,一种人生哲学的映射。从孩童时期的懵懂尝试,到成年后的沉醉其中,象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好者。然而,对于许多初学者而言,象棋的规则虽然看似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其精髓,掌握其中的奥秘,却往往需要一位引路人。 《弈棋问道:从入门到精通的象棋智慧》正是这样一部为你量身打造的象棋启蒙之作。它摒弃了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没有冰冷的术语和令人望而却步的公式。取而代之的,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以及大量经过精心挑选、直观易懂的图例,让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象棋的探索之旅。 第一章:棋盘上的初遇——认识你的新伙伴 万事开头难,对于象棋而言,第一步便是熟悉它的“成员”和“战场”。本章将带领你走进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棋盘世界。你将认识那些形态各异、身负重任的棋子:威严的“帅(将)”,守护家园的“仕(士)”,能进能退的“相(象)”,奔腾千里却有“蹩脚”之忧的“马”,来去如风的“车”,以及如同“炮灰”却能决定战局的“炮”,当然还有那些最基层的战士——“兵(卒)”。 我们不会简单地罗列它们的名称和走法,而是会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场景化的描述,让你深刻理解每一颗棋子的性格和能力。你将学会如何区分红黑双方的棋子,理解它们的初始位置,以及它们在棋盘上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同时,本章也会为你解析棋盘的构造,那些纵横交错的线条,那些标示着将军与帅(将)安全的“宫”,以及限制相(象)和仕(士)活动的“河界”,都会在你的眼中变得清晰明了。 第二章:落子如飞——基本规则的掌握 规则是任何游戏的基础,象棋也不例外。但我们深知,死记硬背规则是枯燥且效率低下的。因此,本章将以“实战”为导向,为你详细讲解每一类棋子的具体走法。 “帅(将)”的进退: 它是棋局的核心,虽然行动不便,却承载着整个棋局的命运。你将了解它在“宫”内的行走范围,以及如何保护它免受攻击。 “仕(士)”的守护: 它们是“帅(将)”最忠诚的保镖,虽然只能在“宫”内斜行,但其作用不容小觑。 “相(象)”的远眺: 它们如同战略家,能够在“田”字格内飞行,但必须注意“塞象眼”的限制。 “马”的奔腾: 它们是棋盘上最灵活的棋子之一,能够跳跃前行,但要注意“蹩马腿”的陷阱。 “车”的横冲直撞: 它们是棋盘上的“坦克”,直线行走,威力无穷,是攻防兼备的利器。 “炮”的威力: 它们有着独特的“隔山打牛”的攻击方式,威力巨大,但也需要“炮架”的配合。 “兵(卒)”的进击: 它们是最普通却也最能体现“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棋子。你将了解它们如何在过河后获得更大的威力,以及它们最终的“升变”之路。 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将穿插大量实战演示,通过“假如……那么……”的设问方式,让你在模拟的棋局中亲身体验棋子的走法,加深记忆。 第三章:妙手连珠——棋子的配合与价值 象棋的精妙之处,不在于单个棋子的强大,而在于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制衡。本章将带你深入理解棋子的“价值”和“协同作战”。 你将学会评估不同棋子在不同阶段的价值,理解为什么“车”在开局阶段的威力不如“马”,而在残局阶段却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还将重点讲解“子力配合”的概念。例如,如何让“车”和“炮”形成威力巨大的“车炮协同”,如何让“马”和“兵”互相策应,共同推进。 通过对不同棋子组合的分析,你将逐渐领悟到,一场精彩的棋局,是所有棋子共同努力、默契配合的结果。你也将开始理解,在交换棋子时,需要考量其长远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得失。 第四章:兵不厌诈——基础战术的运用 一旦掌握了棋子的基本走法和价值,便可以开始探索象棋的奥秘——战术。本章将为你揭示象棋中最常用、最基础也最实用的战术。 “捉”与“杀”: 这是最直接的战术,你将学会如何利用自己的棋子去威胁对方的棋子,迫使对方做出不利的防守,甚至直接将其“吃掉”。 “牵制”与“牵制”: 如何让一个棋子限制住对方几个棋子的行动?如何利用一个棋子的威胁,为其他棋子创造机会?这些都是“牵制”的精髓。 “闪击”与“声东击西”: 为什么有时候看似不经意的落子,却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你将学习如何调虎离师,如何利用看似无关的棋子,为真正的攻击打开通道。 “守”与“攻”的转换: 象棋的魅力在于攻守之间的灵活转换。你将学会如何在被动防守中寻找反击的机会,如何在主动进攻中避免露出破绽。 本章将通过大量精选的战例,演示这些基础战术是如何在实战中发挥作用的,让你在欣赏精彩棋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这些制胜的法宝。 第五章:攻城略地——中局的博弈 中局是棋局中最复杂、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双方智慧与谋略充分较量的舞台。本章将重点讲解中局的战略布局和攻防要点。 你将了解如何在中局阶段,将开局时分散的棋子重新组合,形成有力的攻击阵型。我们将深入探讨“占位”的重要性,比如如何控制棋盘的关键位置,如何让自己的棋子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同时,你也将学习如何在中局阶段,通过精妙的战术组合,瓦解对方的防线,制造杀机。我们会分析一些经典的中局残局,让你看到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找到突破口,最终走向胜利。 第六章:残局的智慧——决胜千里 残局是棋局的最后阶段,也是最考验棋手计算力和对棋局的深刻理解的阶段。本章将专注于残局的技巧与策略。 你将学习如何在棋子数量大大减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发挥棋子的最大威力。我们将讲解一些经典的残局定式,比如“单车斗士”、“单马胜单兵”等,让你了解在特定局面下,获胜的关键。 你还将学会如何通过“弃子”来换取胜利,如何利用“通路兵”的威慑力,以及如何在仅剩几枚棋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抓住胜利的尾巴。残局的智慧,往往能决定一场棋局的最终胜负,本章将为你揭示其中的奥秘。 第七章:知己知彼——开局定乾坤 开局虽然只是棋局的开始,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一个良好的开局,能够为你奠定胜利的基础,让你在接下来的棋局中占据主动。本章将为你系统介绍象棋的几种经典开局。 我们将从棋子的调动、占位以及对对方意图的揣摩等方面,为你详细解析各种开局的特点和变化。你将了解到“中炮”的威力与应对,“五七炮”的犀利与破解,“仙人指路”的灵活与变化,以及“士角炮”的奇特与妙用。 我们不会强迫你记忆所有的开局套路,而是会让你理解不同开局的战略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对方的走法,灵活调整自己的开局策略。最终的目标是让你能够在中局阶段,拥有更加充裕的战略空间。 第八章:棋如人生——品味象棋的文化与哲学 象棋不仅仅是一项游戏,它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哲学。《弈棋问道:从入门到精通的象棋智慧》的最后一章,将带你超越棋盘,去品味象棋的真正内涵。 你将了解到象棋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它如何在古代文人墨客的手中传承,又如何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我们将探讨象棋中的“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它教会我们在竞争中也要保持克制与和谐;象棋中的“攻守平衡”,它反映了生活中的辩证统一;象棋中的“耐心与坚持”,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持之以恒。 通过对象棋文化的解读,你将更深刻地理解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并从中汲取智慧,将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书特色: 循序渐进: 从零基础开始,逐步深入,让你轻松掌握象棋精髓。 图文并茂: 大量精美的插图和实战图例,让抽象的棋局变得直观易懂。 语言生动: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枯燥的专业术语,阅读体验极佳。 实战导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让你学以致用。 文化底蕴: 不仅教授棋艺,更深入解读象棋背后的文化与哲学,拓展你的思维。 《弈棋问道:从入门到精通的象棋智慧》是一本送给所有对中国象棋感兴趣的朋友的礼物。无论你是完全的初学者,还是已经略有基础但希望更上一层楼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成为你探索象棋世界的最佳伙伴。翻开本书,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智慧与乐趣的弈棋问道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学习如何更好地防守,因为我是一个容易被对手牵着鼻子走的棋手。这本书关于防守策略的章节处理得极为精妙。它没有教你如何“龟缩”,而是强调“积极防守”。例如,在介绍如何化解对手的中心压力时,书中用一系列对比图展示了:如果被动防守,局面会如何被压缩;而如果采取小范围的反击和调动,则能有效地将对手的优势瓦解。特别是针对“车马炮”三子配合的进攻体系,书中专门辟出了一章,用动画式的分解图,展示了每一步棋是如何为最终的杀局服务的,非常直观。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被“将军”之后才想着解救,而现在我能提前预判到对手的攻击意图,并在危机来临前就进行布局调整。这套书的排版风格也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没有那种老式棋谱特有的压抑感,拿在手上阅读体验极佳,色彩既鲜艳又不刺眼,即使晚上在灯下看也不会觉得累。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和谐,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对初学者的友好。我本来对象棋一窍不通,看到这个书名和封面,就忍不住买了一本。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全彩插图,这对我这种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里的排版也很清晰,每一个棋子的走法都有详细的图示,不像有些老旧的棋谱,黑白文字看着就头疼。作者在讲解开局的时候,不是一股脑地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介绍几种最基础、最稳妥的布局。比如“炮二平五”这样的常用招法,不仅仅告诉你怎么走,还会配上图例说明这一步的意图是什么,是防守还是进攻,为什么要这么走,而不是机械地记忆招式。我特别喜欢它对基础战术的解析,比如“捉双”、“塞象眼”这些概念,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种注重图文结合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我感觉学下棋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更像是在玩一个有趣的益智游戏。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希望增加一些关于残局简化技巧的篇幅,不过对于入门书籍来说,它的内容已经非常扎实了。

评分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系统提升我“大局观”的书籍。很多入门书只教你“如何走”,但很少教你“如何思考”。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个惊喜。它在介绍一些经典对局时,没有直接给出胜负结果,而是留出思考空间,让读者先尝试预测接下来的几步棋的走势,然后再翻页对照解析。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法极大地锻炼了我的预判能力。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先手”和“后手”的理解非常透彻。例如,它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即使多吃一个兵,但如果因此失去了主动权,反而是不利的。这种对“效率”和“节奏”的把握,是通过大量的图解对比展现出来的,而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推导。我发现,自从用了这本书的方法来复盘自己的棋局后,我开始不再只盯着眼前的得失,而是会更关注棋子的位置和未来几步的潜力。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教程”范畴。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实战应用的深度考量。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将知识点与实战场景相结合。我非常喜欢它在每一课的末尾设置的“实战检验”环节,这些小小的挑战题都是从实战中提炼出来的经典陷阱或反击点。这些题目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残局,而是需要理解走棋意图的活棋。我尝试着在下棋前先快速浏览一遍这些检验题的解法,等到实战中遇到类似局面时,大脑中立刻能提取出正确的应对思路。此外,书中对不同阶段棋子的价值变化也有独到的见解。比如,边上的“士象”在开局和中局的重要性差异,以及残局中“兵”的威力被放大等,这些关键点的讲解都配有图形化的案例,让这些看似玄奥的“棋理”变得无比具体化。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了我如何独立分析棋局,而不是仅仅记住棋谱,对于想要从新手过渡到中级水平的棋友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看过几本象棋入门的书籍,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要么就是大段的文字描述,看得我云里雾里,要么就是只给棋谱,根本不解释背后的逻辑。这本《看图学下象棋》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教练,手把手地教你。我尤其欣赏它对中局复杂性的处理。书中没有试图把所有变化都覆盖到,而是精选了一些高频出现的战术场景进行深入剖析。比如,在介绍“马后炮”的配合时,它不仅仅展示了成功的攻击路径,还用小框标注了对手可能采取的防守应对,并提供了破解思路。这种前瞻性的讲解,让我在实战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迅速做出反应,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束手无策。作者在讲解一些禁手或者规则细节时,也处理得非常到位,用醒目的颜色和图标来提示,避免了初学者容易犯的低级错误。这本书的用纸质量也很好,色彩还原度高,即使用久了也不容易褪色,看得出是用心制作的。总体来说,它成功地将抽象的棋局概念转化成了易于理解的视觉信息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