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 书名: | 0-3岁宝宝辅食添加与营养配餐 |
| 作者: | 左小霞 | 开本: | |
| YJ: | 49.9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 =CY部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 书号: | 9787121229992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左小霞
***D309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十余年,对疾病的营养**、食疗养生和营养保健有较深的研究。
在《人民军医》《健康报》《健康时报》等报刊发表100余篇文章。主编了《养生豆浆大全》《自己是Z好的家庭营养师》《怀孕了怎么吃》等10余部著作。在全国多个电视频道、广播电台担任健康栏目嘉宾,做过营养节目百余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精彩导读 0~28 天——母乳是宝宝Z好的食物
哺喂小讲堂
珍惜宝贵的初乳
初乳是指新生儿出生后 7 天内所吃的母乳,虽然量不多但浓度很高,颜色类似黄油。与一般的母乳相比,初乳中富含抗体、蛋白质、较低的脂肪及宝宝所需要的各种酶类、碳水化合物等,这些是其他任何食品都无法提供的。
妈妈的初乳可以J大地增强宝宝的免疫力,越早吃到初乳,宝宝的免疫屏障建立得越早。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新生儿的抵抗力,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初乳中含有的保护肠道黏膜的抗体,能防止肠道疾病。初乳还能刺激肠胃蠕动,加速胎便排出,加快肝肠循环,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等。
所以,妈妈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初乳,尽可能不要错过给宝宝喂养初乳的机会。
提倡母乳喂养
?对妈妈的好处
母乳喂养可以增加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使身材更容易复原;喂养过程是妈妈与宝宝建立母婴关系的良好机会,能使妈妈有愉快感和满足感。
?对宝宝的好处
母乳含有牛奶等其他代乳品所不能替代的、丰富的、易消化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母乳中的必需氨基酸,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母乳中的矿物质是Z适合宝宝生理需要的,其中钙、磷的吸收率都较牛奶好。母乳喂养可以预防宝宝患上佝偻病。
母乳主要营养成分表
蛋白质
大部分是容易消化的乳清蛋白,且含有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酶以及能抵抗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素
脂肪 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并且脂肪球较小,容易吸收
必需不饱和脂肪酸 比例适合,不易引发脂肪性消化不良,能帮助宝宝大脑和智力的发育
乳糖 在消化道内变成乳酸,能促进消化,帮助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并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减少宝宝患消化道疾病的概率
钙、磷 比例恰D,容易消化吸收
新生儿Z好按需哺乳
按需哺乳J是只要宝宝想吃,妈妈J可以随时哺喂。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宝宝频繁的吸吮,刺激妈妈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奶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妈妈出现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乳汁的分泌)。
新生儿在出生后 1~2 周内,吃奶的次数会比较多,有的宝宝YT可能吃奶达十几次。即使是后半夜,吃得也比较频繁。到了 3~4 周,吃奶的次数会明显下降,每天也J 7~8 次,后半夜往往J一觉睡到自然醒,5~6 小时不吃奶。
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宝宝也是知道饱饿的,什么时候该吃奶,宝宝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妈妈。
让乳汁充足的方法
乳汁的充足和妈妈的营养有直接关系。哺乳期间,新妈妈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水,也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瘦肉类、鱼类、奶类、蛋类等。
要按时哺乳。婴儿吸吮乳头会使催乳素分泌增加,妈妈可以每三四个小时哺乳一次。哺乳后如果还有多余乳汁,可用吸奶器或用按摩的方法将其挤净。
充分的休息和乐观的情绪对维持乳汁正常分泌也有作用。
无母乳或母乳不足用配方奶粉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专为没有母乳及缺乏母乳哺喂的宝宝研制的食品,它根据不同时期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而设计,成为无母乳或母乳不足妈妈喂养宝宝的较为理想的替代食品。
无论哪种牌子的配方奶粉只要宝宝食用后体重增加的速度和大便都很正常,J是适合宝宝的。宝宝食用的奶粉不宜频繁更换牌子,否则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紊乱。
那么如何配制配方奶粉的浓度呢?刚出生的新生儿,消化功能弱,不能消化浓度较高的奶粉,应先喂浓度低一些的配方奶。Z好是先喂 1/3 奶,3天后可喂 1/2 奶,一周后才能喂食全奶。
喂养达人分享
宝宝安全奶瓶——破碎后玻璃碴不伤人
现在有一款FC适合宝宝使用的安全奶瓶,这种奶瓶抗破碎性FC好,强度能达到普通玻璃的 4 倍。即使破碎时,也会分裂成均匀、无锋利口、不易伤人的小颗粒,是一款FC适合宝宝使用的安全玻璃奶瓶。
目录 摄取均衡营养,聪明宝宝健康D一步
选择Z合适的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
配方奶的正确冲泡
人工喂养宝宝时如何掌握奶汁温度
1~3岁宝宝的饮食原则
牛奶每天不能少
食物品种的选择
少量多餐
食物口味清淡
食物要新鲜
烹调宜少油
D一章 0~3岁宝宝同步喂养按月查
0~28 天——母乳是宝宝Z好的食物
哺喂小讲堂
喂养达人分享
妈妈下厨房DIY 妈妈餐
奶汤鲫鱼/ 花生炖猪蹄/ 清炖乌鸡/ 油菜炒豆腐
2~3 个月——快速生长期,营养要跟上
哺喂小讲堂
喂养达人分享
妈妈下厨房DIY 妈妈餐
桑寄生煲鸡蛋/ 月母鸡/ 猪骨炖莲藕/ 白萝卜蛏子汤
4~6 个月——味蕾萌发,辅食尝试期
哺喂小讲堂
适合4~6 个月宝宝的食物硬度
喂养达人分享
妈妈下厨房DIY 宝贝餐
大米汤/ 小油菜汁/ 圆白菜米糊/ 蛋黄泥
7~9 个月——循序渐进添加辅食,尝试更多食物
哺喂小讲堂
适合7~9 个月宝宝的食物硬度
喂养达人分享
妈妈下厨房DIY 宝贝餐
豆腐羹/ 菜花米糊/ 玉米豌豆粥
10~12 个月——向成人饮食靠近,可断母乳了
哺喂小讲堂
适合10~12 个月宝宝的食物硬度
D二章 0~3岁宝宝Z需要的营养素
D三章 0~3岁宝宝成长ZJ食材
D四章 0~3岁宝宝TX功能食谱
D五章 0~3岁宝宝四季营养餐
D六章 0~3岁宝宝常见病调养食谱
附录 宝宝体质营养法则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0-3岁宝宝辅食添加与营养配餐》是一本专为新手父母精心打造的育儿指南,旨在帮助家长们科学、安全、高效地为0-3岁的宝宝添加辅食,并根据宝宝成长发育的需求,制定出营养均衡、种类多样的配餐方案。本书内容严谨、条理清晰,从宝宝辅食添加的原则、时机、方法,到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需求、食谱推荐,再到常见的辅食添加问题解答,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第一部分:辅食添加的科学与艺术 本书首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宝宝辅食添加的重要性。0-6个月的宝宝主要依靠母乳或配方奶来获取营养,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奶的营养密度已经不足以满足宝宝快速发育的需求。辅食的添加,不仅是补充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更是帮助宝宝学习咀嚼、吞咽,为日后自主进食打下基础。 1. 辅食添加的时机与信号: 本书强调,辅食添加并非一成不变的年龄规定,而是要关注宝宝自身的发展信号。家长们需要学会观察宝宝是否出现以下迹象: 对食物表现出兴趣: 宝宝看到大人吃饭时会跟着动,甚至试图抢夺食物。 抬头和颈部控制能力: 宝宝能够稳定地抬头,坐着时颈部和背部能够挺直,能够支撑自己坐着。 舌头推出反射减弱: 宝宝不再将放入嘴里的东西本能地用舌头推出,而是能够将食物送入喉咙。 抓握和口腔动作: 宝宝能够用手抓握物品并放入口中,并能模仿大人的咀嚼动作。 本书详细解读了这些信号的意义,指导家长们在恰当的时机开始引入辅食,避免过早或过晚添加带来的潜在风险。 2. 辅食添加的六大原则: 为了确保辅食添加的安全与营养,本书提炼了六大核心原则: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循序渐进是关键。从少量、流质/半流质、泥糊状的食物开始,逐步增加量、稠度和颗粒感,让宝宝的消化系统逐步适应。 由一种到多种,由单一到混合: 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材,观察宝宝的反应(如过敏),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逐渐增加新食材种类,并过渡到多种食材的混合搭配。 确保营养,种类多样: 关注六大类食物(谷物、蔬菜、水果、肉禽鱼蛋、豆类、奶类)的合理搭配,确保宝宝摄入全面的营养素。 安全卫生,循序渐进: 食材要新鲜、干净,制作过程要卫生,烹饪方式要适合宝宝,避免生冷、辛辣、过咸、过甜的食物。 尊重个体,顺应喂养: 关注宝宝的饥饱信号,不强迫喂食,不把辅食当作“任务”,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 观察反应,及时调整: 密切观察宝宝在添加辅食后的消化情况、过敏反应以及对食物的接受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辅食的种类、质地和喂食量。 3. 辅食添加的实际操作技巧: 本书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导,包括: 首次辅食的选择: 推荐了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易于消化、过敏几率低的食物作为宝宝的“第一口辅食”。 制作辅食的工具与卫生: 详细介绍了适合辅食制作的工具(如辅食机、研磨器、蒸锅等),并强调了清洁消毒的重要性。 喂食的姿势与技巧: 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抱姿、如何使用勺子、如何鼓励宝宝自主进食等。 如何应对挑食和偏食: 提供了多种策略,如变换烹饪方式、将蔬菜“藏”在食物中、鼓励家庭共同进餐等。 第二部分:0-3岁宝宝的营养需求与配餐方案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其营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本书根据不同月龄段的宝宝,详细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营养素需求,并给出了具体的配餐建议。 1. 不同月龄段宝宝的营养特点与需求: 4-6个月: 铁是此阶段宝宝最易缺乏的营养素,辅食主要以补充铁为主,可选择强化铁的婴儿米粉、高铁的红肉泥等。同时,开始尝试少量蔬菜泥、水果泥,让宝宝体验不同口感。 6-8个月: 辅食种类逐渐丰富,可以开始尝试多种蔬菜、水果、谷物,并引入少量鱼泥、蛋黄泥。注意增加食物的稠度和颗粒感,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8-10个月: 宝宝的咀嚼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逐渐引入肉末、鱼末、碎菜等,并开始尝试手指食物(Finger Food),鼓励宝宝自主抓取食物。 10-12个月: 宝宝的饮食结构应接近成人,但仍需低盐、低糖。可以尝试多种肉类、豆制品,并逐渐过渡到段状、块状食物。 1-3岁: 这个阶段是宝宝食量增长的关键时期,要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注意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的摄入。鼓励宝宝尝试更多成人食物,但仍需注意烹饪方式的健康。 2. 丰富多样的食谱推荐: 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提供了大量针对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食谱。这些食谱设计兼顾了营养、口味和制作的简便性,例如: “第一口”系列: 如“菠菜婴儿米粉”、“苹果香蕉泥”、“南瓜红薯泥”等,简单易消化,营养丰富。 “餐点升级”系列: 如“牛肉蔬菜粥”、“鸡肝鱼泥面片”、“三文鱼豆腐羹”等,在保证基础营养的同时,增加了食材的多样性和口感的层次。 “手指食物”系列: 如“蒸蛋羹条”、“蔬菜手指饼干”、“软米饭团”等,方便宝宝抓取,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营养加餐”系列: 如“酸奶水果杯”、“牛奶燕麦粥”、“蒸红枣糕”等,作为正餐的补充,提供额外的营养和能量。 每道食谱都附有详细的食材准备、制作步骤、烹饪时间以及营养小贴士,力求让家长们轻松上手。 3. 常见辅食添加问题的解答与误区剖析: 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家长们难免会遇到各种疑问和困惑。本书专门辟出章节,详细解答了以下常见问题: 宝宝不爱吃某种食物怎么办?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过敏? 辅食中能否加盐、糖? 如何给宝宝补钙、补铁? 宝宝吐奶、便秘、腹泻与辅食的关系? 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戒奶嘴? 如何区分“挑食”和“厌食”? 本书还深入剖析了关于辅食添加的一些常见误区,例如“宝宝越大越要多吃肉”、“辅食太稀影响咀嚼”等,用科学的理论和实例进行纠正,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第三部分:健康成长,从“吃”开始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家长们建立科学的喂养观念,让宝宝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获得健康全面的营养,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强调在辅食添加过程中,不仅仅是喂养,更是对宝宝饮食习惯的早期培养。鼓励宝宝规律进食,享受进餐过程,避免零食过多。 关注宝宝的成长指标: 指导家长如何通过观察宝宝的体重、身高、精神状态等,来评估辅食添加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家长的心理支持: 理解新手父母在辅食添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和不安,提供鼓励和支持,让育儿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0-3岁宝宝辅食添加与营养配餐》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陪伴书。它用严谨的科学知识,温暖的育儿态度,为家长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健康喂养的道路,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