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邰树文 著
图书标签:
  • 白描
  • 绘画
  • 技法
  • 素描
  • 入门
  • 精通
  • 艺术
  • 绘画技巧
  • 速写
  • 线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高邮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6254
商品编码:2692428011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 邰树文 开本:
YJ: 55
页数:
现价: 见1;CY =CY部 出版时间 2016-09
书号: 978711541625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灌木”一词源于《诗经·葛覃》中的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意为矮小的灌木,不追求白桦的参天耸立、松柏的曲高和寡,但求漫山遍野,覆盖广阔的大地。 灌木动漫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初,由mcoo动漫,coco动漫公社合并改组而成,创作有《零基础学画漫画1:素描技法综合篇》、《零基础学画漫画2:萌少女素描技法篇》、《零基础学画漫画03:Q版素描技法篇》、《CJ漫画素描技法WQ自学教程》等一些列动漫绘画畅销图书。 精彩导读 目录 D1 章白描基础

工具和材料8

勾线笔8

墨8

纸9

砚9

白描勾线的基本要求9

用线的基本技法10

基本行笔10

线条的表现力10

常用的线描技法11

曲线11

折线12

D2章 花卉篇

关于花卉14

花卉的各部分结构15

花瓣的常见类型15

花脉的常见类型16

花蕊的常见类型16

花蒂的常见类型17

花苞的常见类型18

花冠的常见类型19

花序的常见类型24

花叶的常见类型26

枝干的常见类型34

案例解析37

荷花38

荷花的结构38

花头的画法39

叶子的画法41

莲蓬的画法44

组合的画法46

梅花48

花头的画法48

枝干的画法50

组合的画法52

兰花56

兰花的结构56

花头的画法56

叶子的画法58

组合的画法59

菊花60

菊花的结构60

花头的画法61

叶子的画法64

组合的画法65

菊花与配景69

芍药72

芍药的结构72

花头的画法73

叶子的画法74

组合的画法75

牡丹78

牡丹的结构78

花头的画法79

叶子的画法81

枝干的画法82

组合的画法84

紫藤87

花头的画法87

叶子的画法89

藤的画法89

组合的画法90

玉兰93

花头的画法93

叶子的画法95

组合的画法96

水仙花101

花头的画法101

叶子的画法103

根的画法104

组合的画法105

桃花111

桃花的结构111

花头的画法112

叶子的画法113

组合的画法114

芭蕉叶117

叶子的画法117

D3 章禽鸟篇

关于禽鸟121

禽鸟的生长结构122

鸟主要部分的画法123

头部123

羽毛124

翅膀126

尾羽128

爪、腿129

禽鸟的造型方法130

禽鸟常见的动态131

麻雀134

麻雀的结构134

局部的画法135

基本的画法137

组合的画法138

翠鸟141

局部的画法141

基本的画法143

组合的画法144

燕子147

局部的画法147

基本的画法149

组合的画法150

太平鸟155

局部的画法155

基本的画法156

组合的画法158

鸳鸯159

局部的画法159

基本的画法160

组合的画法163

鹦鹉166

局部的画法166

基本的画法168

组合的画法169

黄鹂鸟170

局部的画法170

基本的画法171

组合的画法173

绶带鸟176

局部的画法176

基本的画法178

组合的画法179

喜鹊182

局部的画法182

基本的画法184

组合的画法185

仙鹤189

局部的画法189

基本的画法191

组合的画法192

鹰195

局部的画法195

基本的画法197

组合的画法198

D4 章水族篇

关于鱼203

鱼的形态结构204

鱼主要部分的画法205

头部205

鱼鳍206

常见的水族配景209

案例解析210

鲤鱼211

局部的画法211

基本的画法212

组合的画法215

金鱼221

局部的画法221

基本的画法222

组合的画法224

龙鱼229

局部的画法229

基本的画法230

组合的画法232

神仙鱼235

局部的画法235

基本的画法236

组合的画法238

鲶鱼241

局部的画法241

基本的画法242

组合的画法244

鳜鱼248

局部的画法248

基本的画法249

组合的画法251

虾的形态结构255

虾的主要部分画法256

虾的造型方法257

虾的常见动态258

虾的基本画法259

D5章 草虫篇

关于草虫262

草虫各部分的结构263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写意寻真: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意趣与表现》 引言: 在浩瀚的中国画海洋中,写意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勾勒出自然万物的神韵与生命力。它不仅仅是对物象的描摹,更是艺术家内心情感与哲学思考的投射。本书《写意寻真》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阻隔,深入探寻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的精髓,从基本笔墨的运用,到意境的营造,再到个人风格的形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者走上写意之路,最终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高度。本书不侧重于具体的技法分解,而是强调写意精神的传递与内在逻辑的梳理,力求让读者在理解其神韵的同时,掌握表现物象的内在生命力的方法。 第一篇:写意精神的溯源与认知 第一章:笔墨的魂魄——写意中国画的基因 1.1 笔墨的哲学意蕴: 深入剖析笔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从“道”的层面理解笔墨的构成与发展。探讨笔墨不仅是工具,更是承载艺术家精神与情感的载体。介绍“笔”与“墨”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人生的体验。 1.2 “意”在笔先: 阐释写意画的核心在于“意”。“意”是中国画中“气韵生动”的灵魂,是艺术家在观察物象时,通过主观感受捕捉到的生命特征和内在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艺术表现的先决条件。探讨“胸有成竹”的含义,以及“意”如何指导笔墨的走向,形成画面的生命力。 1.3 “写”的艺术: 区别于“工笔”的“描”,写意的“写”更强调过程的自由、情感的挥洒与精神的写照。解读“写”字背后所蕴含的“速写”、“抒写”和“写实”的多元含义,以及它如何通过笔墨的简练与概括,传达出物象的本质。 1.4 写意花鸟画的文脉: 回溯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史,从唐代的萌芽,宋代的成熟,元代的转折,明清的繁荣,直至近现代的演变。重点梳理历代大家如徐熙、黄筌、赵昌、林椿、黄庭坚、文同、苏轼、米芾、元四家、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在写意花鸟画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他们各自的艺术贡献与风格特点,理解写意精神如何在不同时代得以传承与发展。 第二章:花鸟世界的神韵——自然与人文的对话 2.1 物象的情感化: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何将花鸟草木赋予人的情感与品格。例如,梅的傲骨、兰的幽香、竹的君子、菊的隐逸,以及松的坚韧、鹤的仙姿、鱼的逍遥、鸟的灵动。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对物象的观察与提炼,赋予它们超越自然本身的生命意义。 2.2 天人合一的境界: 阐述写意花鸟画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联系。画面中的花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探讨如何在画面中营造出这种天人感应的宏大意境。 2.3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析写意花鸟画在表现物象的同时,如何寄托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人生感悟与价值追求。画面中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可能成为艺术家表达喜怒哀乐、忧愁欣慰的载体,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第二篇:写意笔墨的语言系统 第三章:笔的万象——线条的生命力 3.1 线的形态与性格: 深入解析不同用笔方式所产生的线条形态,如“圆”、“方”、“曲”、“直”、“方折”、“圆转”等,并探讨这些线条所蕴含的视觉情感与性格特征。例如,刚劲的线条可能象征力量,流畅的线条可能象征柔美,顿挫的线条可能象征坚毅。 3.2 用笔的十八法(意解): 并非机械地罗列技法,而是侧重于理解“十八法”背后所代表的不同用笔理念与效果。如“中锋”的厚重,“侧锋”的灵动,“逆锋”的苍劲,“顺锋”的流畅,“枯笔”的质感,“涨墨”的浑厚等。重点在于如何根据物象的形态、质感和所要表达的情感,灵活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3.3 线条的节奏与韵律: 强调线条的运动感和生命力,通过笔触的提按、转折、快慢、缓急,形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画面。分析成功的写意作品中,线条如何如同音乐般流淌,引导观者的视线,激发观者的情感。 3.4 结构中的线条: 探讨线条在构建物象骨骼、肌肉、纹理等结构关系中的作用。理解如何在描绘花瓣、叶脉、枝干、羽毛时,用线传达其内在的结构与生长趋势。 第四章:墨的千变——色彩的深度 4.1 墨色的层次与变化: 详述“浓、淡、干、湿、焦”五墨法在写意画中的应用。强调墨色的变化并非简单地由浓到淡,而是要通过水分与墨的巧妙结合,产生丰富的笔墨趣味,营造出空间的纵深感和物象的立体感。 4.2 墨韵的形成: 探讨如何通过墨色的晕染、叠加、渗透,形成自然而富有生命力的“墨韵”。分析“飞白”、“破墨”、“积墨”等技法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以及它们如何赋予画面独特的质感与意境。 4.3 色墨的相融: 介绍如何在写意画中巧妙运用色彩,使之与墨色和谐统一,相得益彰。重点在于理解“墨分五色”,以及如何在墨色基础上“辅以色彩”,而非“以色助墨”。探讨“没骨法”、“渲染法”等设色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轻重来烘托主题,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4.4 画面中的墨趣: 强调墨的趣味性,它不仅是色彩,更是情感的载体。通过对墨色不同肌理、质感、飞白、浓淡的把握,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画面效果,让观者从中感受到物象的生命活力和艺术家的情感投入。 第五章:章法的玄妙——布局与经营 5.1 虚实相生: 阐释中国画“虚实相生”的构图原则。虚非空无,而是通过留白、墨色晕染等手法,营造出意境深远的画面空间。实则点画,而非堆砌,要做到“画中有画,意中有意”。 5.2 疏密有致: 分析如何在画面中安排疏与密的关系,以形成视觉的动感和节奏。密处求活,疏处求神,使得画面既饱满又不失空灵,既有聚焦点又不失整体的协调。 5.3 宾主分明,呼应顾盼: 强调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主次分明,使得画面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同时,各元素之间又要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画面充满生气。 5.4 气韵的流动: 探讨如何通过构图,引导画面的“气韵”流动。无论是“S”形、“C”形还是其他构图形式,都应服务于画面的整体气韵,使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感受到一种流动的生命力。 5.5 动与静的和谐: 在写意花鸟画中,动与静的结合尤为重要。静止的枝干与灵动的鸟儿,静态的墨韵与动态的笔触,如何巧妙地融合,形成画面的张力与美感。 第三篇:写意花鸟的实践与升华 第六章:花卉的姿态与表现 6.1 梅、兰、竹、菊的品格与画法: 重点解析“四君子”各自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在写意笔墨中表现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例如,梅的“瘦硬”、“遒劲”,兰的“清秀”、“飘逸”,竹的“挺拔”、“潇洒”,菊的“傲霜”、“高洁”。 6.2 牡丹、荷花、荷叶的富丽与高雅: 探讨牡丹的“雍容华贵”,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以及它们的构图表现要点。如何用浓墨重彩表现牡丹的华丽,如何用淡墨渲染荷花的清新。 6.3 其他花卉的写意处理: 介绍如桃花、李花、杏花、水仙、月季等花卉的写意表现方法,强调抓住不同花卉的典型特征,并赋予其生命活力。 6.4 花的结构与神韵: 强调观察花的生长规律,从花瓣的层叠、花蕊的动态、花蒂的承接等方面入手,用写意笔法勾勒出花的生命形态,而非僵硬的描绘。 第七章:鸟类的神韵与意趣 7.1 禽鸟的种类与特点: 介绍如鹰、鹤、燕、雀、鹦鹉、喜鹊等常见禽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7.2 动态中的鸟: 强调写意鸟的“神”而非“形”。如何通过简练的笔墨,捕捉鸟儿飞、停、啄、梳理羽毛等瞬间的动态,以及它们在画面中的眼神、姿态所传达的情感。 7.3 鸟的羽毛与神态: 讲解如何运用飞白、破墨等技法表现鸟儿羽毛的蓬松、柔软与光泽,以及如何通过鸟儿的眼神、姿态来传达其灵动、机警或悠闲的神态。 7.4 鸟与环境的融合: 探讨鸟儿在枝头、水边、空中的不同姿态,以及如何通过构图,将鸟儿与枝干、山石、水流等元素有机结合,营造出生动的生活场景。 第八章:草虫与水族的生命律动 8.1 草虫的精微与灵动: 介绍如蜻蜓、蝴蝶、蝈蝈、蝉、蚂蚁等草虫的写意表现。强调其微小而顽强的生命力,如何用细致的笔触与墨色,表现其精巧的结构与灵动的姿态。 8.2 水族的逍遥与趣味: 讲解鱼、虾、蟹等水族的写意画法,注重表现其在水中的动态感、透明感和生命趣味。如何运用墨色的晕染,表现水流的动感与透明度。 第九章:写意花鸟画的意境营造 9.1 墨色与色彩的情感化运用: 再次强调墨色与色彩在烘托意境中的作用,如何通过冷暖、浓淡、干湿的对比与和谐,营造出喜悦、宁静、忧郁、激昂等不同情感氛围。 9.2 留白之妙: 深入探讨留白在写意花鸟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空白,而是“虚境”,是观者想象力的延伸,是意境的拓展。讲解如何通过构图,使留白与画面内容形成有机整体,产生“弦外之音”。 9.3 题跋的诗意: 分析题跋在中国画中的作用,它不仅是作者的签名,更是画面的点睛之笔,是作者情感的补充,是意境的升华。如何选择恰当的诗句或文字,与画面内容相呼应,共同营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 9.4 气韵生动与观者的共鸣: 最终回归到“气韵生动”的核心。探讨如何通过前面所学的一切元素,创作出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画面中的生命不仅仅是笔墨的组合,更是情感与精神的传递。 第十章:个性化风格的探索与形成 10.1 借鉴与创新: 鼓励学习者在临摹学习大师作品的同时,要不断探索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分析不同风格的形成因素,如对笔墨的理解、对物象的选择、对情感的表达方式等。 10.2 观察与体悟: 强调写生与生活体验的重要性。只有深入观察自然,体悟生活,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个性的作品。 10.3 笔墨的自由挥洒: 鼓励学习者在掌握基本功后,大胆尝试,在笔墨上追求自由与个性。勇于打破陈规,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 10.4 艺术的生命力: 强调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是开放的,它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的气息,展现出属于当代中国人的独特艺术风貌。 结语: 《写意寻真: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意趣与表现》不仅仅是一本技法指导书,更是一本带领读者走进中国写意花鸟画精神世界的向导。它相信,真正的写意,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愿本书能为热爱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您,点燃艺术的火种,开启一段属于您自己的写意寻真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将看似复杂的空间关系,通过最基础的排线和墨色的浓淡,讲得清晰明了。我过去总是在处理远近物体时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用二维的平面表现三维的空间感,但这本书里关于空气透视和明暗交界线的处理方法,简直是醍醐灌顶。作者似乎深谙读者的痛点,在讲解每一个步骤时,都会预设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并给出解决方案。我特别喜欢它穿插的那些关于“观察力训练”的小章节,引导我们不只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感受物体表面的材质和受光面与背阴面的微妙差异,这种训练方法实用性极强,很快我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可以入画的细节。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对“写意”的阐释简直是一绝。它不是教你怎么把一个东西画得像照片一样,而是教你如何抓住事物的“神韵”。我试着模仿书中关于表现植物脉络和动物皮毛纹理的那些简练的几笔,发现线条一旦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画面立刻就活了。书中对中国传统绘画中“气韵生动”的理解,融入到了每一个技法讲解中,这让我对传统艺术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虽然有些章节的理论性稍强,对于纯粹追求速成的读者可能会觉得略显绕口,但如果能静下心来研读,你会发现它为你打下的基础是多么的扎实和全面,这绝对是一本可以长期放在案头、常读常新的宝典。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启发性,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先生,手把手地领着你走进绘画的世界。开篇对笔触力量的探讨,就让我这个长期以来只敢下重笔的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轻盈的线条也能蕴含无穷的力量。书中对于不同媒介特性的区分讲解得极其到位,比如炭笔的朦胧感与墨线的锐利感,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运笔速度和角度来体现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示范过程中,多次留下了“过程中的失误与修正”,这对于我们这些害怕犯错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让人明白绘画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的完美。

评分

这本画册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感觉像是专门为专业人士准备的。内页的色彩过渡处理得细腻入微,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尤其欣赏它在构图讲解上的独到之处,不仅仅是生硬地告诉你“应该把A放在B的左边”,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视角下光影对形体结构的影响,配上的范例作品也都是上乘之作,那些线条的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书中的所有技巧,但光是每天翻阅这些精美的图例,就已经让我对线条的“情绪”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死记硬背的口诀来得有效得多。看得出来,作者在排版和选图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形成了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视觉语言,让人在学习技法的同时,也是一场视觉上的享受。

评分

这本画集展现出一种极高的专业素养,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工具的品牌或型号,而是聚焦于如何通过工具本身去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书中对“留白”的运用简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多复杂的场景,仅仅通过大面积的空白和几处精准的提炼,就营造出开阔而富有张力的画面。我尝试着模仿书中的人物动态速写部分,发现作者在捕捉人体结构时,那种对骨骼和肌肉走向的精准把握,简直是神乎其技。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把这些技巧包装得高不可攀,而是用非常平易近近的语言鼓励读者去实践,去大胆尝试,去打破原有的固有思维模式,让每一条线都充满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