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看穿欺骗,我能识谎言
作 者:江承明
I S B N :9787547040829
出 版 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4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6年4月第1次印刷
字 数:200000
页 数:224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原 价:36.00元
编辑推荐
★ 职场打拼,社会闯荡,不懂识谎,就会吃亏上当!你无法阻止别人说谎,但可以让自己避开陷阱,远离圈套!揭示谎言特征,捕捉谎言迹象,掌握识谎技巧,拆穿各种谎言!
★ 生活中被善意的谎言蒙蔽或许影响不大,但如果掉进恶意欺骗的陷阱中,则很可能会让我们在精神和物质上深受其害。因此,学点识谎之术显得颇为重要。细读本书,能让你快速分辨出周围的人对你说的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为难言之隐,哪些又暗藏玄妙。
目录
上 篇 谎言,总是无处不在
第*章 人为什么会说谎——谎言的社会心理 ... 003
谎言是说谎者一种有意识的、刻意的行为,明知与事实不符却故意隐瞒,并采取编造或有所保留的形式来表达。在生活中,善意的掩饰、恶意的欺骗时有发生。谎言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本质与社会因素是脱不了干系的。那么,谎言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 人类具有欺骗的本能 / 003
◎ 期待被赞美,谎言也就相生相伴 / 007
◎ 不愿面对真相,谎言便成了心灵抚慰剂 / 010
◎ 在社会中生存,有些“谎言”不得不说 / 013
◎ 为了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说谎 / 016
第二章 无人不说谎,动机各不同 ... 020
每个人都有说谎的经历,如果有人说“我从来没有说过谎”,那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个谎言。那么,人们说谎都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从心理学上分析,撒谎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自我、维护自尊、抬高自己、迎合别人、谋取利益等。
◎ 保护自我,防止被伤害 / 020
◎ 维护自尊,保持好形象 / 023
◎ 抬高自己,满足虚荣心 / 025
◎ 迎合别人,消除距离感 / 028
◎ 谋取利益,以达成目的 / 031
◎ 逃避责任,以免受惩罚 / 035
◎ 留住隐私,不让自己的秘密曝光 / 037
◎ 出于圆谎,防止谎言被揭穿 / 040
中 篇 识谎,练就一双慧眼
第三章 不堪重负的说谎者——说谎者的表情变化 ... 045
在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中,主人公皮诺曹是一只被天使赋予了生命的木偶,皮诺曹有一个特点:只要一撒谎,他的鼻子就会自动变长,他的谎话也就昭然若揭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说谎者的鼻子不会自动变长,但是他们的表情却会产生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让谎言不攻自破。
◎ 笑容有不同,你了解背后的秘密吗 / 045
◎ 眉毛是美貌的装饰物,也是心情的窥视窗 / 050
◎ 眼球运动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一个指标 / 055
◎ 下巴若活动,内心有波动 / 059
◎ 嘴唇透露出的无声语言,你懂吗? / 063
◎ 观察瞳孔变化,有效识别谎话 / 067
◎ 频繁地眨眼,说明对方试图掩盖什么 / 070
◎ 目光转移,并非全是骗局 / 073
◎ 细微的鼻语,展现主人的内心世界 / 077
◎ 下意识地吞咽口水,是紧张心理的表现 / 081
第四章 身体不会撒谎——说谎者的肢体语言 ... 084
人的肢体动作往往会在无意间把某些压抑的情绪表现出来或是清晰地传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一个人若是言不由衷或是口不应心,从他的肢体动作中就可以找到破绽。那么,说谎者的肢体动作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章将告诉大家如何从肢体动作去侦破谎言。
◎ 说谎者常用捂嘴来掩饰谎言 / 084
◎ 内心焦虑的人常会抓挠耳朵 / 087
◎ 揉搓眼睛,说谎者为了隐藏内心的不安 / 090
◎ 触摸鼻子是鉴定对方是否撒谎的辅助手段 / 093
◎ 拉拽衣领,很可能是担心谎言被识破 / 095
◎ 藏起的手,表示对方正在隐瞒什么 / 098
◎ 摩擦手掌,是期待,还是内心犹疑? / 102
◎ 伸出的手臂,用来抢占或捍卫“地盘” / 105
◎ 交叉的双臂,否定或防御的心理反应 / 109
◎ 通过握拳姿势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 113
◎ 看腿脚动作,辨对方想法 / 117
◎ 交叠的双腿会泄露内心的秘密 / 121
◎ 躯干动作,清晰地传递着“内部信息” / 124
◎ 站姿也会透露一个人的真实情感 / 128
◎ 坐姿体现的信息不可小觑 / 132
第五章 交谈中的弦外之音——说谎者的语言变化 ... 139
曾经有一位名人这样说过:“人的表情有二,一是呈现在脸上的表情,二是表现在言谈中的表情。”的确,听一个人说话,即可大致了解其心理状态。固然,言谈的内容是表现的因素,但言谈的速度、语调、抑扬顿挫,以及润饰等,亦足以影响谈话内容的效果。也就是说,识别谎言也可从说话者的语言变化入手。
◎ 说谎者常不断强调谎话 / 139
◎ “无心之言”往往才是“真心实意” / 142
◎ 没有不存在破绽的谎言 / 145
◎ 过于描绘细节,是为了消除别人的疑虑 / 149
◎ 场面话别当真,客套话里有玄机 / 151
◎ 总说“老实说”,其实他并不老实 / 154
◎ 语速突然变化,是心虚的表现 / 157
◎ 从一个人的声音里判断他的内心世界 / 160
◎ 听起来滔滔不绝,并不一定就是真话 / 163
下 篇 拆谎,总会找到技巧
第六章 揭开谎言的外衣——全面剖析说谎技巧 ... 169
谎言是试图欺骗他人的语言或行动,所以说,谎言不单单是一句与事实不符的话,它还可能是一个假象、一个圈套。自古以来,谎言就以形形色色的方式不断上演,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受骗上当。
◎ 常演双簧戏,让他人真假难辨 / 169
◎ 善于虚实结合,让他人信以为真 / 172
◎ 善于以假乱真,让他人不得不信 / 175
◎ 假装以情动人,然后乘虚而入 / 178
◎ 声东击西引混乱,然后浑水摸鱼 / 180
◎ 利用他人爱贪便宜的心理,放长线钓大鱼 / 183
◎ 故作冷静、不动声色,让人觉得可靠 / 186
◎ 正话反说故意激将,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 188
◎ 利用数据的说服力,让人感觉煞有介事 / 191
◎ 偷换概念,让别人不知不觉进入圈套 / 192
◎ 善意的提醒,有时却是“不善”的陷阱 / 196
第七章 见招拆招,让谎言无地遁形 ... 199
在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作品中,顶的武林高手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招式,他们通常是见招拆招,往往随手一招便是好招、妙招。面对谎言,如果你也想做个顶的破谎专家,那么,见招拆招才是好的方法。
◎ 询问细节,让说谎者自己露出马脚 / 199
◎ 将计就计,揭穿说谎者的阴谋 / 202
◎ 利用说谎者心虚的心理,四两拨千斤 / 206
◎ 故意激怒对方,让其暴露真实面目 / 209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部分从谎言流行的本质说起,向读者揭露了谎言诞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人动机。第二部分讲述识破谎言的具体方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说话时是要受到心理和大脑支配的,特别是在说谎话的时候,其心理变化是很大的。而这些变化往往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方式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述方式就可以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判断。第三部分介绍了拆破谎言的一些招数,全面剖析了生活中各种谎言的技巧和破解之法,让谎言在你面前无所遁形
作者简介
出生于1982年,2003年大学毕业后创办多家企业,至今行走过中国所有省及各大城市,游历过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喜欢旅游和阅读。工作之余潜水、跳伞、赛车、无线电、急救都有涉猎并持有合法证件。常在欧洲自驾,持中国籍游艇和私人飞机驾照。通过十多年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在行为心理和情感语言方面总结出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理论体系。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启发,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比较迟钝,常常被一些虚情假意蒙蔽,直到读了这本书,才猛然醒悟,原来有很多我们以为的“正常”沟通,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操纵和误导。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描述,将那些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玄机一点点揭示出来,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微表情”的分析,那些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竟然能透露出如此丰富的信息,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交流时的观察角度。以前,我总是过于关注对方说了什么,而这本书则教会我,更重要的是关注对方“怎么说”以及“不说”什么。这种从“内容”到“过程”的视角转变,对我来说是革命性的。我开始注意到那些说话时眼神闪烁、身体坐立不安的人,也开始分辨出那些看似真诚的笑容背后可能隐藏的敷衍。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回想自己过往的经历,那些被我忽略的细节,原来都可能是我被欺骗的信号。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识谎”,更是一种关于“理解”的深度训练,它让我更加警觉,也更加能够保护自己,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识谎”二字,它更像是一次对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的深度挖掘。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精准,他没有回避人性的复杂和黑暗面,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态度,揭示了欺骗的各种形式和内在逻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非语言沟通”的论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身体语言,竟然能传递出如此强大而真实的信息,有时甚至比语言本身更具说服力。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沟通方式,也开始更有意识地去解读他人的信息。这本书让我明白,识别谎言并非是一种消极的防御,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赋权,能够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加清醒地做出判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而复杂的世界。我不再容易被表面的和谐所欺骗,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动机,从而在人际关系中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人际关系防御指南”。我以前常常因为相信别人而吃亏,有时候即使觉得不对劲,也找不到确切的证据来反驳。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辨别那些欺骗性的语言和行为。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来判断真伪,如何识别那些带有操纵意味的陈述。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那些具体的场景和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立刻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获得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更容易地看到别人言语背后的真实意图。我开始更加自信地与人交流,不再轻易被别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避免被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识谎”,它更是一种关于“自我保护”的实用工具,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复杂的人际环境。
评分这是一本绝对颠覆我认知的好书!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能够看穿一些小小的谎言,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涉足的全新领域。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心理学原理和行为模式解释得清晰易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潜意识”的阐述印象深刻,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的行为和反应,都源于潜意识的驱动。这本书就像一个透视镜,让我能够看到语言和行为表象下的真实动机。它教我如何通过分析对方的语言模式、语速、语调,以及那些细微的肢体语言变化,来判断对方是否在撒谎,或者是否有意隐瞒。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玩一场高智商的游戏,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敏锐,能够捕捉到那些以前我完全忽视的细节。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识别谎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如何与人打交道有了全新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我一直以来在人际关系中的迷茫。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比较容易相信别人的人,也很难察觉到别人话语中的漏洞。这本书就像一本秘籍,把我从“小白”变成了“侦探”。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能够立刻理解并运用。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肢体语言”的讲解,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比如交叉双臂、频繁触摸鼻子,原来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信息。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刻意观察,发现这些信号确实普遍存在,而且非常准确。比如,当一个人在谈论一件并不愉快的事情时,如果他的身体不自觉地远离你,或者眼神回避,这往往不是巧合。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的身体比我们的嘴巴更诚实。它让我学会了从整体上去感知一个人,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听取对方的言辞。这种能力让我觉得非常强大,仿佛拥有了“读心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