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打开你的脑洞
:52.00元
作者:涂手 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ISBN:9787505736023
字数:全三册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3799608
目录
灵魂涂鸦
脑洞接涂
怪人笔记
内容提要
涂手APP首次推出的超好玩创意套装书,共三本:
《灵魂涂鸦》:涂手app在线征集的网友创填色线稿,扫码重现绘制过程。体验屏幕创作和纸本填色的双重乐趣。本部分共有18幅大神线稿插页,插页形式为保留页及上色页,上色页可剪裁,涂手后续会回收作品。在平台展示,读者亦可选择保留,继续在集子里收藏。(读者可以在选一幅自己满意的上色作品寄回给涂手作为参选作品)
《脑洞接涂》:十个精选主题,命题涂鸦,展示大神级赛手是如何完成半命题涂鸦,给0等级读者以参考,让人人都爱上涂鸦,学会涂鸦,脑洞大开的享受涂鸦乐趣。每个“画题”展示页后紧跟的是该“画题”的半命题“画板”,提供给读者创作
《怪人笔记》:属于你的涂鸦笔记本,随身携带,抓住一闪即过的灵感。这本是功能性笔记本,有11位达人专题做插页。笔记本中的11张插图配合二维码,扫码便可观看图画绘制全过程。
这里是脑洞大开的涂鸦世界,如果你想要跟这群有趣的人一起挥洒灵感,这本书是。
作者介绍
涂手 TOSHOW
涂手是宇宙以涂鸦为语言的灵感交流社区。
涂手以趣味性的话题为切入点,鼓励大家开启右半脑交流模式。
人类诞生时并不会写字、说话、拍照,唯有乱涂乱画是我们始、真诚的表达,它是一种区别于文字、声音、照片的情感表达。你可以通过涂鸦这一几乎零门槛的方式, 跨越语言和地域障碍,自由地抒发发个人情感,并在这个过程中结识有趣有爱的人。
赶快加入,打开你的脑洞!
2015年4月4日“涂手:十万喵星人计划”展览在北京798艺术区“圣之空间”开幕。展览周期4天,来展总人数超过3万人,展厅涂鸦区现场收集喵星人涂鸦超过15000只。这次展览开始于2014年10月15日,短短两个月内“线上画喵活动”访问量超过400万次,共收集“喵星人”画作近30万幅。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活动初期宣传仅仅依靠用户的自传播。你想知道TA的脑洞有多大吗?
编辑推荐
涂鸦不等同于绘画,它是一种区别于文字、声音、照片的大众交流方式。用*始的表达方式,跨越语言的障碍。
你是脑洞开到银河系的巨蟹还是脑洞从未关上的摩羯?让TA做你的见证。
空白封面,黑金烫印图标,全面满足你的创作欲望和的专属感
每张作品都附带二维码,扫码可观看涂鸦达人的绘制过程,有难度、有趣味
脑洞接涂了涂色的框架,既是零基础的涂涂画画,也是*有想象空间、可以任意挥洒的创作过程
随身携带的轻巧笔记本,留住一闪即过的灵感
所有的美都将回归自然,特制裸书脊装订,绿色环保,平摊绘画毫无压力,你还以为这是一种残缺吗?
“互联网+时代的涂鸦革命”——这个书名就仿佛在召唤着我,让我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和图像的时代,而“涂鸦”正是这种视觉化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尤其认同“涂鸦不等同于绘画”的说法,它似乎代表了一种更自由、更具草根性的创作方式,一种不被传统艺术框架所束缚的表达。想想看,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是不是经常会看到各种简笔画、表情包,它们虽然简单,却能准确传达我们的情绪和意思。这不正是一种广义上的“涂鸦”吗?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涂鸦这种形式如何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一种区别于文字、声音、照片的、更加大众化的交流语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涂鸦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和演变,比如它如何与新技术结合,如何在线上和线下形成互动,如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会分析涂鸦的创意生成机制吗?它会探讨涂鸦的传播规律和影响范围吗?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获得关于涂鸦在现代社会全新定位的深刻见解。
评分《打开你的脑洞 互联网+时代的涂鸦革命》这个名字,光是听就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仿佛有无数奇思妙想在脑海中迸发。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的沟通方式,虽然丰富多样,但总在某些方面显得不够直接和有力量。文字有它的逻辑性和叙述性,声音和照片则强调真实感和即时性,但总觉得缺少一种能够瞬间抓住人眼球,并且能直接传递情感和态度的表达形式。而“涂鸦”,在我看来,恰恰具备了这种特质。它不拘泥于传统绘画的规矩,更像是心灵最直接的流露。书中提到“涂鸦不等同于绘画,是区别于文字、声音、照片的大众交流”,这句话更是点燃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涂鸦如何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突破了以往的界限,成为一种全新的、更加接地气、更具活力的大众交流方式。它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涂鸦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传播和影响吗?它会探讨涂鸦如何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如何成为一种打破常规、解放思想的工具吗?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涂鸦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以及它如何成为连接人心的独特桥梁。
评分读到《打开你的脑洞 互联网+时代的涂鸦革命》这个书名,我立刻就被它所吸引。当下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人们渴望更直接、更形象、更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我一直觉得,传统的文字、声音、照片,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完全捕捉到那种稍纵即逝的情绪,或者表达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涂鸦”,恰恰是我心中那种最原始、最纯粹的表达形式。它不被学院派的理论所束缚,更像是内心的直接宣泄。我特别认同书中“涂鸦不等同于绘画,是区别于文字、声音、照片的大众交流”的观点。我很好奇,这本书将如何详细阐述涂鸦与绘画的界限?它又会如何描绘涂鸦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如何蜕变成一种全新的、被大众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沟通工具?它会不会深入挖掘涂鸦在网络世界中的各种形态,比如表情包、梗图、或者带有涂鸦元素的网络文化?它是否会探讨涂鸦如何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一种普适性的视觉语言?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开启一扇新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涂鸦的力量,以及它在这个数字时代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打开你的脑洞 互联网+时代的涂鸦革命》这个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海量的信息,更需要的是能够快速、鲜明地表达观点和情感的工具。文字有它的局限性,声音和照片虽然生动,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官方”或“标准化”。“涂鸦”这个词,对我来说,一直带有某种原始的、未经雕琢的生命力。我一直觉得,它更像是一种直觉式的表达,是一种情绪的释放,是一种个性的彰显。书中提到的“涂鸦不等同于绘画”,这一点尤其引起我的共鸣。绘画通常有其严谨的构图、色彩和技法要求,而涂鸦似乎更强调的是即时性、随意性和原创性。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深入剖析这种区别?它会举出哪些例子,说明涂鸦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成为一种区别于文字、声音、照片的、更加大众化的沟通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涂鸦背后蕴含的巨大潜能,以及它如何在数字时代重塑我们的沟通模式。它会不会探讨涂鸦的传播速度和病毒式传播的潜力?是否会分析涂鸦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力?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打开你的脑洞 互联网+时代的涂鸦革命》。我对“涂鸦”这个词一直有一种模糊的认知,总觉得它跟街头艺术、有点叛逆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但又觉得它似乎更接地气,不像学院派绘画那样高高在上。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信息爆炸,各种内容扑面而来,但很多时候,用传统的文字、声音、图片去表达,总觉得有点不够味儿,不够直接,不够有个性。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追求更快速、更直观的沟通方式,而“涂鸦”似乎恰恰捕捉到了这种情绪。我很好奇,这本书会怎么阐述涂鸦和绘画的区别?它会不会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涂鸦如何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成为一种全新的、不输于文字、声音、照片的大众交流形式?我期待看到书中对涂鸦的定义和边界的探讨,以及它如何摆脱“不入流”的标签,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表达方式。它会不会讲到涂鸦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如何反映人们的情绪、观点,甚至参与社会讨论?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涂鸦”有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刻板印象,而是看到它在现代社会所焕发出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