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字经·家姓·弟子规:国学启蒙经典《少儿必读金典》
定价:55.00元
作者:侯海博 编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533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
目录
1三字经
人之初 / 2
曹操的四个儿子 / 3
昔 孟母 / 4
孟母三迁 / 5
养 不教 / 6
马光改过 / 7
玉不琢 / 8
孔子教徒有方 / 9
香九龄 / 10
孔融让梨 / 11
首孝弟 / 12
薛孝后母 / 13
三才 者 / 14
抗金名将岳飞 / 15
曰 春夏 / 16
赤壁之战 / 17
曰水火 / 18
守义的良朋 / 19
稻粱 菽 / 20
神农氏发现六谷 / 21
曰喜怒 / 22
俞伯牙遇知音 / 23
高 曾 祖 / 24
愚公移山 / 25
父子恩 / 26
魏徵的名言 / 27
凡训 蒙 / 28
半部《论语》治天下 / 29
论语 者 / 30
孔子与《论语》 / 31
作中庸 / 32
曾子杀猪 / 33
孝经 通 / 34
儒家六经 / 35
有连山 / 36
《周易》的起源 / 37
我周公 / 38
周公制礼 / 39
曰国风 / 40
“国风”的内涵 / 41
三传 者 / 42
董仲舒与《春秋繁露》 / 43
五子者 / 44
马光砸缸 / 45
自羲 农 / 46
三皇的传说 / 47
唐 有虞 / 48
夏有禹 / 49
大禹治水 / 50
夏传子 / 51
夏商的灭亡 / 52
周武王 / 53
周文王与姜子牙 / 54
始 春秋 / 55
目录
卧薪尝胆 / 56
高祖 兴 / 57
王莽篡汉 / 58
魏蜀吴 / 60
北元魏 / 61
孝文帝迁都 / 62
唐高祖 / 63
唐太宗与魏徵 / 64
梁唐 晋 / 66
炎宋 兴 / 67
杯酒释兵权 / 68
至元 兴 / 70
成吉思汗 / 71
明太祖 / 73
刘基劝谏朱元璋 / 74
清世祖 / 75
机智的纪晓岚 / 76
道 咸 间 / 77
鸦片祸国 / 78
古今史 / 79
纂修史书 / 80
史虽繁 / 81
李陵与马迁 / 82
读史者 / 83
昔 仲尼 / 84
孔子师项橐 / 85
火烧赤壁 / 125
吴 / 127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 127
郑 / 129
郑成功收复 / 129
王 / 131
书圣 王羲之 / 131
冯 / 134
冯 谖要债 / 134
陈 / 136
陈 胜、吴广揭竿而起 / 136
蒋 / 138
大度容下 / 138
韩 / 140
淮阴侯韩信 / 140
杨 / 143
将军杨业 / 143
朱 / 145
严明的朱元 璋 / 145
秦 / 147
名医扁鹊 / 147
许 / 149
坚持道义 / 149
何 / 151
挂笏引舟 / 151
吕 / 153
奇货可居 / 153
张 / 155
张 良学道 / 155
如囊萤 / 87
买臣负薪 / 88
苏老泉 / 89
苏洵苦读 / 90
若梁灏 / 91
梁灏夺魁 / 92
莹 八岁 / 93
祖莹 咏诗 / 94
蔡文姬 / 96
咏絮才女 / 97
唐刘晏 / 98
刘晏正字 / 99
犬守夜 / 100
闻鸡起舞 / 101
幼而学 / 102
宗悫少年立志 / 103
人遗 子 / 104
铁杵成针 / 105
《三字经》全文诵读 / 107
家姓
赵 / 116
陈桥兵变 / 116
钱 / 118
吴越王钱 / 118
孙 / 120
孙膑智胜 庞涓 / 120
李 / 123
贞 观之治 / 123
周 / 125
孔 / 158
机警聪 明的孔 融 / 158
曹 / 160
曹冲 称 象 / 160
严 / 162
隐士严光 / 162
魏 / 164
腹内孕乾坤 / 164
陶 / 166
“田园诗”的开创者陶
渊 明 / 166
谢 / 168
淝水之战 / 168
苏 / 170
苏秦刺股 / 170
潘 / 172
转柏枝的传 说 / 172
葛 / 174
以身殉国的葛云飞 / 174
鲁 / 176
巧匠鲁班 / 176
马 / 178
马革裹尸 / 178
袁 / 180
为豆腐折腰 / 180
薛 / 182
三箭定天山 / 182
贺 / 184
金龟换酒 / 184
罗 / 187
罗贯 中与《三国演义》 / 187
郝 / 189
郝隆晒书 / 189
安 / 191
安禄山 / 191
于 / 193
于谦其人 / 193
顾 / 196
思想家顾炎武 / 196
孟 / 198
断机教子 / 198
黄 / 200
苦肉计 / 200
汪 / 202
汪价藏书 / 202
毛 / 204
毛遂自荐 / 204
/ 207
“狂人”芾 / 207
宋 / 209
名 相 宋 / 209
董 / 211
三年不窥园 / 211
郭 / 213
侠客郭解 / 213
《家姓》全文诵读 / 216
弟子规
弟子规 / 220
孔子讲学 / 221
父母呼 / 222
冬则温 / 223
黄香温席 / 224
事虽小 / 226
刘备托孤 / 227
所好 / 228
爱我 / 229
王 祥卧冰 / 230
谏不入 / 231
尝汤 / 232
丧 三年 / 233
卖身 葬父 / 234
兄道 友 / 235
孔 融的美德 / 236
或 饮食 / 237
称尊 长 / 238
骑 下马 / 239
刘庄敬师 / 240
尊长 前 / 241
颜回煮粥 / 242
事 诸父 / 243
海神妈祖 / 244
晨必盥 / 245
结缨而死 / 246
置 冠服 / 247
王维的故事 / 248
对饮食 / 249
生活俭朴的尧 / 250
步从容 / 251
三顾茅庐 / 252
缓 揭帘 / 255
苏嘉折辕 / 256
事勿忙 / 257
管宁割席 / 258
将 入门 / 259
孔子求知 / 260
用人 物 / 262
凡出言 / 263
商 鞅变法 / 264
话说多 / 265
口蜜腹剑 / 266
见未 真 / 268
道听途说 / 269
凡道 字 / 270
见人善 / 271
见贤思齐 / 272
惟 德学 / 273
闻过 怒 / 274
将相和 / 275
无心 / 277
割发代首 / 278
凡是人 / 279
孙叔敖埋蛇 / 280
行 高者 / 281
说大话的王昭远 / 282
己有能 / 283
荀巨伯探友 / 284
人不闲 / 285
孔子和守 庙人 / 286
道 人善 / 287
倒屣相迎 / 288
善相劝 / 289
狱中学习 / 290
将 加人 / 291
陈尧咨退马 / 292
待婢 仆 / 293
七擒孟获 / 294
同 是人 / 295
朱冲还牛 / 296
能仁 / 297
不力行 / 298
纸上谈兵 / 299
读书法 / 300
“读书三到”书签 / 301
宽为限 / 302
刨根问底 / 303
房室清 / 304
陈蕃扫屋 / 305
列 典籍 / 306
马光教子 / 307
《弟子规》全文诵读 / 308
内容提要
阅读本书,能让更多的孩子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
生生不息而感到自豪,希望他们能够从这些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的国
学经典中学习到先贤的思想,把的文化传承下来并发展壮大,用
智慧的明灯照亮他们未来之路。
文摘
作者介绍
这套书的“必读”定位,让我看到了一种教育上的前瞻性。现在的孩子们接触的外部信息太多太杂,反而需要更坚实、更基础的文化底色来支撑他们的认知大厦。这本厚实的精装书,就是那种“打地基”的关键材料。我喜欢它那种毫不妥协的厚重感,它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有些知识,是需要你付出努力去尊重的,它们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快感。而这种厚度,也意味着它拥有极高的耐用性,即便是在小学、初中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周期中,它都能保持原貌,成为一个可靠的参考工具,而不是一季度的“网红”产品。在我看来,购买它,就是在为孩子建立一个长期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库,一个可以随时翻开,与历史进行对话的载体。它的价值是复合型的,既是学习工具,也是家庭文化符号,是那种可以代代相传的“正版”载体。
评分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关于国学启蒙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粗制滥造,内容上东拼西凑,让人真假难辨。我这次选择这本,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学生新课标必读”这个定位,这让我感觉它的内容是经过严格筛选和校对的,是符合当前教育体系要求的“正版”和“经典”的。我仔细对比了一下几页的内容,那文字的准确性,以及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所做的适度点缀(如果有的话,虽然我不会具体描述那些点缀),都显示出编者对传统的敬畏心。这种对“标准”的坚持,对于家长来说是定心丸。我最怕的就是孩子学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将来在学校里反而成了困扰。这本精装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个可靠的向导,能带着孩子稳稳当当地走在正确的学习轨道上,不会在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流中迷失方向。它承诺的“金典”,在我看来,确实是兑现了这种学术上的严谨性。
评分从一个资深阅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审美倾向。它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那种花里胡哨的卡通插画来“取悦”孩子,而是选择了更为沉稳内敛的方式来展现主题。这让我联想到那些被图书馆尘封已久的老版本古籍,那种朴素的力量感。精装的厚重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舱石。当我的手触碰到坚实的封面时,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历史的谦卑,我们是在接过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而不是在消费一套快餐式的读物。16开的尺寸,使得每一页的视觉体验都非常舒展,无论是大人批注还是孩子记忆,都有足够的发挥空间。这种设计,似乎在潜意识里告诉使用者:请放慢你的节奏,这本书值得你投入时间去细细品味,去感受文字本身的力量,而不是急于求成地看完。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考量,是那些简单印刷品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厚实的书,装帧精美得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摸上去就知道是用心挑选过的纸张和装订工艺。我特地选了个安静的下午,捧着它坐在窗边,阳光洒在封面上,那种复古又带着一丝庄重的气息,简直能让人瞬间沉浸到一种求知的氛围里。光是看着这封面设计,那排版布局,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经典传承的敬意。我记得我小时候看的那些启蒙读物,大多都是那种轻飘飘的纸张,翻几次可能就边角卷曲了,但这本完全不同,它给人的感觉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材实料。而且这16开的尺寸,拿在手里阅读起来视野开阔,字迹清晰,即便是需要长时间专注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处理的考究,比如内页的留白设计,既保证了足够的阅读空间,又不会让版面显得过于拥挤,这种平衡感,对于一套承载了千年智慧的经典读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毫不夸张地说,光是放在书架上,它都能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格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评分我孩子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那种兴奋劲儿是藏不住的,他平时对那些厚厚的书本总有点畏惧,但这本书的开本和装帧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他愿意主动去翻阅。我们家里的阅读角,现在又多了一个新的焦点,我观察他,他不再是敷衍地扫一眼就放下,而是真的坐下来,用手指跟着字迹慢慢移动,那种专注的神态,让我觉得这笔投资太值了。我记得他之前接触的一些类似内容,要么是字太小,要么是配图幼稚,完全提不起兴趣,但这本书的排版显然是针对现代小读者的习惯做过优化的,既保留了古籍的庄重,又注入了现代阅读的舒适感。尤其是那个精装的硬壳,即便是孩子偶尔有点“粗暴”地对待,也能保证书本的主体结构纹丝不动,这对于需要反复翻阅和学习的书籍来说,简直是刚需。我常常和他一起,尝试着去理解那些字背后的含义,这本书的质地和厚度,无形中也教会了他对知识的尊重,让他明白,好的东西是需要用心呵护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