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商品名称: | 伊索寓言 大语文丛书 吉林出版 |
作者: | 伊索 |
市场价: | 12.8元 |
ISBN号: | 9787546308463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 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 2011.3 | 版次:1 | 页数: |
印刷时间: 2011.3 | 印次:3 | 字数: |
主编 | |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经典之作,它广泛使用拟人化手法,借助动物的典型形象,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古代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习俗。在这里,每一个寓言都蕴含着人生哲理。像《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
内容简介 | |
《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曾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约公元前8至6世纪之间,早的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在希腊建立起来。古希腊文学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奴隶的理想和愿望、生活和斗争,一般只能间接曲折地通过奴隶主的文学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希腊民间流传着许多以动物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寓言。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及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企图通过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社会关系,主要反映压迫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宣传了一种民主思想。 |
作者简介 | |
目 录 | |
导论 知识链接 伊索寓言 费德鲁斯寓言 巴布里乌斯寓言 名师点评 阅读延伸 |
精彩内容 | |
1 鹰和狐狸 鹰和狐狸约定友好相处,毗邻而居,以为这样可以密切交往,巩固友谊。 于是,鹰飞上一棵大树,在那里孵化小鸟,狐狸则在树下的灌木丛里生育儿女。 ,狐狸出去觅食,鹰也在仔细观察,寻找食物,就飞进灌木丛,把小狐狸抓走,同自己的小鹰一起,饱餐了一顿。 狐狸回来后,知道了发生的事情。他不仅为自己的儿女之死而悲痛,也为自己无法报复而伤心,因为他是走兽,无法追逐飞禽。于是,他只好站在远处诅咒敌人,这是缺乏能力的弱者尚可以做到的事情。 鹰背叛友谊的行为终究没有能躲过严厉的惩罚。 一些人在地里用山羊献祭,鹰从树上飞下去,从祭台上抓起燃烧着的肠子。在他把那肠子带进巢里后,突然刮起了大风,使干枯的树枝被肠子的火星燃着。那些小鹰还没有长好羽毛,都被烧着了,落到地上。 这时狐狸迅速跑过来,当着鹰的面把所有的小鹰都给吃掉。 这则故事说明,那些背弃友谊的人即使能躲过受害者的报复,也逃不过神祗的惩罚。 2 鹰、穴鸟和牧人 鹰从一处高高的悬崖上飞下来,抓走了一只羊羔。 穴鸟见了那情景,惊羡不已,也想仿效一下。于是,他啪啦啪啦地从空中飞下,落到一只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进羊毛后,爪子便被羊毛缠住了,任凭他扑动翅膀,怎么也飞不起来。 牧人看见了,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赶紧跑过来,把穴鸟捉住,截去了穴鸟翅膀上那些强劲的羽毛。 傍晚时,牧人把穴鸟带了回去,给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询问那是一只什么鸟,牧人回答说:“我明明知道他是一只穴鸟,可他自己却想成为鹰。” 这则故事是说,与强者竞争毫无意义,失利时还会招来耻笑。 3 鹰和屎壳郎 鹰追逐兔子。 兔子正无处可以求救,出现了机遇。他看见一只屎壳郎,便向屎壳郎求助。那屎壳郎一面鼓励他,一面注视着鹰,要求不要抓走向他求援的兔子。鹰瞧不起小小的屎壳郎,当着屎壳郎的面把兔子吃了。 屎壳郎记住了这件事情,从此总是注视着鹰巢,只要鹰一产卵,他便飞上去,推滚那些卵,使它们掉下来砸碎。 鹰不得不到处躲避屎壳郎,后逃到宙斯那里,恳求给他一个安全的地方孵育小鹰。 宙斯让鹰在他自己胸前的衣褶里产卵,屎壳郎见了,就滚了一个粪球,飞上天空,从那里把粪球扔进宙斯的衣褶里。宙斯站起来,想抖掉那粪球,无意中把那些鹰卵也抖掉了。 据说从此以后,凡是在屎壳郎出现的季节,鹰是不孵卵的。 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对任何人都不要藐视,因为不可能有人如此懦弱,以至于受了侮辱也不会为自己进行报复。 |
内容提要
本书是古希腊经典之作,它广泛使用拟人化手法,借助动物的典型形象,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古代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习俗。在这里,每一个寓言都蕴含着人生哲理。像《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伊索
约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多次转卖,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后获得自由。此后,他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寓言故事,深受人们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在古希腊已尽人皆知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后来陆续发现的其他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
◎译者简介◎
王焕生
193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人,1959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次年进入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学习,1965年毕业。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古罗马文学史》、《古罗马文艺批评史纲》等。主要译作(括与他人合作)有《伊索寓言》、《希腊罗马散文选》、《古罗马戏剧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普罗佩提乌斯的《哀歌集》、西塞罗的《论共和国》、《论法律》、《论老年》、《论友谊》、《论义务》、《论演说家》等。其中《伊利亚特》(与罗念生合译)和《奥德赛》于1999年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奥德赛》于2001年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