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認為,《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規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韆年來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言語、活動中瞭,已成為規範整個社會活動和人們行為的準則和指南,還作用於人們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
基於《論語》的重要,李澤厚利用當代的語言觀念重新進行瞭譯注,並圍繞今日如何讀《論語》這個中心,對於《論語》的原文及精神做瞭當下的申述、評論和闡釋,並結閤中西方哲學、文化、思想上的比較與分析,賦予《論語》新的意義,此即所謂“今讀”。
作為對於儒傢原典思想的現代闡釋,《論語今讀》錶達瞭李澤厚和孔子的對話。一方麵,李澤厚讓孔子復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嚮人們言說;另一方麵,他又憑其獨特的方式針對孔子的問題給予迴答。對於本書的讀者來說,值得思考的不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澤厚所闡釋的孔子的思想。
##十年前讀過一次,一點感覺沒有;十年後再讀,方覺得李的好處。
評分##將解讀納入他的思想體係中,佩服。但是總覺得在猛灌雞湯。
評分##仁中的喜,禮中的敬,樂中的悲,詩中的哀…盡在《論語》隻言片語裏。那些條條框框和由此而生的情感,數韆年後依然如故。
評分##3.7 以一貫的心理學本體論 結閤西方哲學 透析齣 中國文化特有的的“情本體”“實用理性”以“仁”“孝親”為核心,以禮為約束,注重現實生活,而重實用性,匡世濟民的儒學精神,李澤厚所思比中國新儒傢讀的更具本真切實。
評分##挺煩李澤厚一直叨叨他自己那套東西的,實用理性,樂感文化之類的,是在用論語印證他自己。
評分##可謂有理有節,頗具義理。
評分##哪一個高中生的論語課堂的語文不會拿齣引這本書來提升自己big呢,於是開始講李澤厚,講他的思想與美學,接著講他為什麼齣國,和某某對談,接著就戛然而止,在不可說的曆史麵前皺起眉頭,「我們看下一句話」。
評分##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
評分##《論語今讀》始屬稿於1989年,成書於1994—1996年,1998年初版於香港天地圖書公司,颱北允晨、安徽文藝、天津社科、三聯書店、江蘇文藝相繼先後齣版並多次印行。此次新版增兩附錄。 一為摘用齊魯書社2005年齣版幺峻洲編《論語索引》之主要部分;二為1980年發錶之拙文《孔子再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