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独裁者手册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5-01 |
| 作者:梅斯奎塔 | 译者:骆伟阳 | 开本: 32开 |
| 定价: 56.00 | 页数: | 印次: 10 |
| ISBN号:9787539973470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从管理一家公司、领导一个社会组织,到操控一台政治机器,获得并保持权力的三个维度、五个法则。 独裁者生存的秘密是什么呢? 为什么改革总是如此困难? 为什么民主的美国会去推翻别国的民选政府?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越丰富,它就越不可能民主化? 为什么民主党欢迎非法移民却反对给高技术移民提供特别渠道? 为什么有些极权主义政权垮台了,而有些却仍在台上? 为什么独裁者国家的警察工资都比较低? 为什么某些穷国的税率比富国还高;或者为什么一个领袖花了大把军费却得到一支在国防上孱弱不堪、基本没用的军队。 主要观点:不管你是独裁者还是民主国家领导人,或者公司的CEO,哪怕你对如何治理国家和管理公司一无所知,只要能不折不扣地执行以下规则,你的权力就可保无虞:一、要让你赖以维持权力的联盟人数越少越好。这样,收买他们要花的钱就越少。 二、要让名义选民越多越好。名义选民多,一旦联盟中有人对你不满,你就可以轻易替换掉他。 三、控制收入。领导人必须知道钱在哪,而且必须能控制钱的流动。 四、好好回报联盟对你的支持。一定要给够,但也不要过多。 五、绝对不要从联盟口袋里往外拿钱给人民(员工)。这意味着任何改革如果伤害到联盟的利益就很难进行。 也就是说,领导人要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通过税收、卖资源或者援助拿到钱,用一部分钱把联盟喂饱,剩下的大可自己享受——或者,如果是好的领导人的话,也可以拿来为人民(员工)谋点福利。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国家推行善政却在另一个国家施行*残暴的独裁?在这里,与其说制度是答案还不如说是问题本身。为什么比利时的制度越来越民主,而同一时期,同一领导人的刚果,却越来越独裁?难道是因为利奥波德二世只爱本国人或者有种族歧视?但后来刚果自己“选”出来的领导人并没有做得更好,仍然是一个糟糕的独裁者。 在《独裁者手册》这本书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个能够相当完美地解释这一政治现象的理论,即:不管是国家、公司还是国际组织,其政治格局不能简单地以“民主”和“独裁”来划分,而必须用民意选民、实际选民、胜利联盟的数字多少来描写。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很多,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国家。反过来,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非常少,那么不管这个国家有没有选举,都是事实上的非民主国家。据此,很容易明白:在刚果,利奥波德二世只需要让少数人高兴就足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在比利时,他必须让很多人满意才行。 不得不提,对任何想理解政治的真正运作方式的人来说,《独裁者手册》都是一本必读的书,无论是政治领域的政治还是商业界的政治,无论是在独裁国家还是在民主国家。
《独裁者手册》这本书,乍一看书名,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政治阴谋、权力斗争之类的宏大叙事。然而,当我翻开它,却被作者那近乎冷酷的现实主义视角所深深吸引。它并没有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试图给读者灌输一套高大上的“成功学”或者“统治术”。相反,它更像是一面冰冷的镜子,照出了人性中那些最隐秘、最不为人知的角落。书里对权力的运作机制有着极其细致入微的描绘,不是那种悬浮于空的理论分析,而是充满了具体到令人咋舌的案例和场景。你会发现,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政治舞台,背后其实是由无数凡夫俗子在蝇营狗苟、各怀鬼胎。作者对于人性的弱点有着近乎病态的洞察力,他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自私、贪婪、恐惧如何被巧妙地利用,成为操纵人心的利器。读这本书,你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审视自己身边的人,甚至审视自己,那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是否也隐藏着某些相似的动机?它提供了一种非常规的视角,让你从一个从未想过的角度去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这种“冷”的叙事方式,反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热”的冲击力,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既感到一丝不安,又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它不是一本让你读完后拍案叫绝的书,而是一本让你在掩卷沉思后,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更复杂认知的书。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独裁者手册》这本书,我内心是有些抵触的。毕竟“独裁者”这个词本身就带着负面色彩,总觉得这本书会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令人作呕的内容。然而,怀着一种近乎“看热闹”的心态,我还是翻开了它。结果,它带来的震撼远超我的想象。作者的笔触,与其说是在“教导”如何成为一个独裁者,不如说是在系统性地解构“独裁”这一现象。他没有回避权力带来的腐蚀性,也没有美化任何不光彩的手段。相反,他以一种近乎解剖学的精准,将权力体系的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螺丝钉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惊讶于书中对信息控制和舆论引导的深刻剖析。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却能成为维持统治的关键。他描绘了如何通过制造敌人、煽动恐惧,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巩固自身的权威。这种手法,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似乎都具有惊人的普遍性。读完这本书,你不会觉得“独裁”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反而会觉得它就隐藏在日常的传播和互动之中。它教会的不是如何去“做”一个独裁者,而是如何去“识别”和“理解”独裁的运作逻辑。这种反向的启示,比任何直接的教导都来得更加有力。它让你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思考者。
评分《独裁者手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真实。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煽情的段落,就是用一种极其冷静、甚至可以说是麻木的语调,将一些非常残酷的社会现象摆在你面前。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于“合法性”的探讨,它并非从道德层面去评判,而是从工具性的角度去分析,如何通过制造某种“合法性”的假象,来掩盖其背后的权力本质。这种分析,颠覆了我过去很多对政治和权力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合法性”是建立在民意基础上的,但这本书告诉我,它也可以是通过一套精巧的叙事和制度设计来“制造”出来的。书里还大量运用了历史案例,但它并非是为了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而是为了从中提炼出适用于“独裁”模式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案例,有些是我曾经了解过的,但通过作者的解读,我才发现它们背后隐藏着如此相似的权力逻辑。它让你看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人性中的某些部分,却似乎永远停留在原地,被反复地利用和操纵。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突然被一束强光照亮,你看到了许多之前从未注意到的阴影和角落。它并非提供什么解决方案,而是让你清晰地看到问题本身,并且这种清晰,有时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独裁者手册》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并不是轻松愉快的。它更像是一次对自身认知结构的“大扫除”,将许多我习以为常的观念,一一拆解,然后展示其背后冰冷的结构。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不像一个谆谆教导的老师,更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记录者。他不会对任何行为进行道德审判,而是以一种极其客观的、甚至有些冷漠的态度,去分析权力的获取、维持和扩张的机制。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控制信息”的部分印象深刻。它没有停留在宏观的媒体控制层面,而是深入到微观的心理暗示、信息碎片化以及叙事建构等多个维度。你会发现,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网络段子、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都可能成为权力操纵的潜在工具。这本书让我开始警惕那些过于简化和煽动性的信息,开始尝试去探究信息背后的真正意图。它不是一本提供“秘籍”的书,而是一本帮助你建立“免疫力”的书。它让你在接触到各种信息的时候,能够多一份审慎,多一份怀疑,少一份盲从。这种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像是一份“反操作指南”,让你在看清“被操作”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评分《独裁者手册》这本书,读起来有一种“解谜”的快感,但这个谜题并非是关于谁是谁非,而是关于“为什么”。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的严谨,挖掘出了权力运作的深层逻辑,以及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驱动力。他并没有试图去美化或者妖魔化任何权力模式,而是以一种纯粹的“技术性”视角,去剖析其运作的内在规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预期管理”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承诺或者欺骗,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策略,去塑造人们的期望,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这种“预期管理”,贯穿于权力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最初的吸引支持,到维持稳定,再到应对危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看起来难以置信的事件,却能如此顺利地发生。那背后,往往是一套精密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设计。这本书并非一本“教你怎么做”的指南,而是一本“教你怎么看”的书。它让你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那些隐藏在权力斗争背后的真实机制。它提供了一种“战略性”的思维方式,让你在理解社会现象时,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看得更透彻。它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但绝对是一本值得你反复品味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